1.苏东坡突围中成熟的句子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2.苏轼最有名的二十首诗词【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石鼻城】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谁烧厨灶香。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従宦无功谩去乡。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近従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章子,敦也。)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 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 (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 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 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 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 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欲为后日赏,恐被游尘涴。 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有客独苦吟,清夜默自课。 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何当暴雪霜,庶以蹑郊贺。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寄子由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具,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倡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和子由踏青】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瞋。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行香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蝶恋花①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醉翁操 苏 轼 琅琊幽谷 ,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 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 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 》,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 者以为绝伦 。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 合 。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 3.苏轼的经典诗词苏东坡最出名的是他的两首江城子 和 赤壁怀古。江城子中其一缠绵悱恻 其二志存高远 而赤壁怀古 又是那么的大气磅礴。一次呈示: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还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脍炙人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诗词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这三首相信是经典中的经典。 4.关于苏轼的诗句有那些 急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今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文学作品大多是词和散文。 5.苏东坡的诗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词·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词·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词·洞仙歌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词·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词·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词·江城子之三凤凰山下雨出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满江红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词·南乡子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词·念奴娇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念奴骄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谴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会湿西湖雨。词·哨遍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6.求苏轼最著名的诗词和他的人生经历苏轼作品四首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丙辰:宋神宗熙宁9年(1076年)。 达旦:直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 天上宫阙:指传说 中月中宫殿。不胜寒:冷的使人受不住。 转朱阁:月光照射入红色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 照无眠:照着有心事不能入睡的人。婵娟:美人;这里指月亮。 【简析】这是一首中秋词。 抒发诗人对千里之外的兄弟子由的怀念。 词的上片,因问月而展开幻想,在幻想 中他回到仙境,但最终还是眷念人间,但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下片因月而引出离别的思绪,把人 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说明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最后以“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的祝愿结 束。 全篇笔法曲折多变,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说理通达,情意深厚。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注释】乙卯:宋神宗熙宁8年(1075年)。千里孤坟:苏轼之妻王氏埋葬于四川,当时苏轼在密州,相隔 几千里。 鬓如霜:两鬓全白。言自己饱经沧桑,衰老得很快。 小轩窗:小室的窗前。轩:只有窗槛的小 室。 短松岗:种植小松树的山岗,指王氏墓地。 【简析】这是一首悼亡祠。 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极其深沉,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 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头了。 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 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岗”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 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流露诗人 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东坡:原是黄州的一片荒地,苏轼曾在此开垦耕种,并仿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垦地事迹,取名 为东坡。 鼻息已雷鸣:已经熟睡。 鼻息:鼾声。营营:来往不停,这里指为名利奔忙。 縠纹:形容水中 的微波。江海寄余生:把今后的岁月寄托于漫游、归隐的生活中。 【简析】这首词写于永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后,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东坡建一小屋,取名雪堂。 这首 词是写他从东坡雪学堂夜饮后回归雪堂的情景。抒书写他内心的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 要求精神的解脱。 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诗人“倚仗听江声”,从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 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江海寄余生”一语,读来似是消极情调,实际是表现了诗 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顾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身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大江:指长江。 风流人物:为人所仰慕的杰出人物。 故垒:旧时的营垒。 周郎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周瑜二十四岁时为吴国中郎将,人称周郎。 乱石穿空 :陡峭不平的石壁直插 天空。公瑾:周瑜的字。 小乔:周瑜的妻子。纶巾:有青丝带的头巾。 故国:指赤壁古战场。华发:花白 的头发。 樽:酒杯。酹:祭奠时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上。 【简析】这首歌词时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 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诗人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词的开头,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豪情洋溢。 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描绘,把赤壁景象写的雄奇险峻,有声有色。 在“江山如画”的壮阔背景中,又突出了 “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了”两句车,写周瑜的风流英俊,“羽扇纶巾”两句, 写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 而“故国神游”之后,则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7.苏轼的生平及经典诗句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苏轼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 8.苏轼的诗(30首以上)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七绝·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七绝·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五绝·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七律·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七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従海外归。 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卢山五咏 圣灯岩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小儿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馀。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従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山茶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百步洪二首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君看岩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墨花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9.苏轼“感慨时间流逝”的诗句有哪些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译文: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译文: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3、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译文: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 4、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译文: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 5、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译文: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7、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译文: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译文: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9、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