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中秋节的月亮很美诗句要描写中秋节的月亮很美的诗句一定要诗句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2.关于月亮和中秋的古诗词《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中秋关于月亮的诗句夜光(月亮)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楚辞天问》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月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 ——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赤壁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4.【求关于描写中秋月亮的词句.不是古文是现代优美的词句.】中秋的月亮在夕阳西下的地方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跨过古老的传说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一颗祈祷的心在游子的心中升起大地的梦境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将漂泊的心圆在中秋之夜中秋的月放纵千万里的长线将远方憧憬的心拉回到亲人身边藏在父母的泪痕里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印在爱人的心窝里★----------------------------------------★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宁静的月宫张果老砍伐梭椤陪伴美丽的嫦娥漫游仙宫田园美景天国牧歌令人神往天宫殷勤的玉兔捣制良药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年年岁岁如水月光春风满面幸福安祥迢迢银河遥远天堂绚丽彩虹金桥飞架牛郎织女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天上宫阙莺歌燕舞金壁辉煌神仙美景人心欢畅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但愿人们好运长久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银色的月光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明净的月亮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晶莹美丽的月亮飘荡在九天之上悠闲的轻舟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在茫茫的天际远航★----------------------------------------★皓 月皓月闪烁在树林,枝干上 树叶下发出一种声音啊,心上的人.池塘像深邃的明镜,倒映着黑色的柳影,风在柳梢啜泣嘤嘤……梦幻吧,是时候了.辽阔,温馨的宁静似乎走下星光闪烁的苍穹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5.中秋节的古诗的思想感情及月亮的代表什么我来回答;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关于 中秋的诗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全唐诗》)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2031。 6.关于月亮的诗句,各写出诗的题目,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诗词似乎总与月亮有关的,而月亮情结应该也是中国古文化中对中秋的一个直接体现了.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的那一轮思乡之月,就是那首《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实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但是千百年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吟这首诗,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它阐述了人们在中秋时节最原始的思乡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让人喜欢.据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中国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诗,这一首《静夜思》便在其中,可见其魅力. 李白还有好几首关于明月的诗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另一首《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两首诗都在孤独中写就,正因为孤独,所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这种孤独也让许多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有着很大的共鸣,所以也一向受人喜欢. 除了李白,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也是很不错的一首中秋诗,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千载之下的人读来心为之动,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觉来其水平也是蛮高的,绝不在李白之下,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唐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诗中有关中秋明月的诗中,真正是佳作不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的,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人都是一出来就看见了好端端的一轮圆月,陆龟蒙却要《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是东坡怀念弟****由时写的,这在序中有说.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其他有关中秋的诗词实在是很多的,因为中秋与明月是属于天下人所共有,不拘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每个时代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共同拥有这轮明月与思念的.正所谓“千里共婵娟”嘛.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找些出来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