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诗歌概况唐代的诗歌风格的对诗歌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孕育了唐代文学。唐诗也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其鲜明独特的风格标志着诗歌创作的成熟。不同的创作风格的诗人们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唐代及以后历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的诗歌风格鲜明独特。“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衰真,王昌龄之爽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昌建之超凡。”足以说明唐代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和各派不同的鲜明的特色。造成唐代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诗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气质,他们或如李白那样清高、狂傲不羁,或如杜甫忧国忧民,或如杜牧早年肆意放荡,他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创作的作品的风格。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大转变,也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诗人的个人境遇及生活仕途的多变。张九龄由位极人臣到被贬流放,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王勃等人的怀才不遇,等等,这也决定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的多样性。而唐代诗人又生活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受同一种社会教育、文化的熏陶,风格相似的诗人就形成了流派。繁荣发展的唐代诗歌也无疑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宋代诗歌而言,宋代初期的诗歌,难以摆脱唐代诗歌的风格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只能算是唐诗的延续。乃至后期许多流派的形成,也都是以师承唐人为名的。 初唐四杰的诗歌已逐渐开始摆脱六朝词藻华靡的陋习,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他们的诗歌以宏放浑厚见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描绘风景,远近结合,视野开阔,抒发离情,感情细腻,而又意境深远。卢照邻的诗,意境清迥,内容广阔,一篇《长安古意》更是“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他们为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树立了自己个性鲜明的诗歌风格 初唐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做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反对齐梁以来偏重形式的倾向和绮靡颓废的诗风。他的诗虽文采略显不足,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陈子昂三十八首《感遇》多为托物寓言的诗,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不平的郁闷之情。他不仅提出诗**新的口号,还在创作中亲自实践。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正指出了陈子昂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启蒙作用。 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位代表的边塞诗人的诗作,全面的描写了边塞的特有的环境、气候,反映了诗人对边塞所见所闻的评论。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适)岑(参)。 2.唐代诗歌概况唐代的诗歌风格的对诗歌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孕育了唐代文学。 唐诗也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其鲜明独特的风格标志着诗歌创作的成熟。不同的创作风格的诗人们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唐代及以后历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的诗歌风格鲜明独特。“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衰真,王昌龄之爽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昌建之超凡。” 足以说明唐代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和各派不同的鲜明的特色。造成唐代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诗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气质,他们或如李白那样清高、狂傲不羁,或如杜甫忧国忧民,或如杜牧早年肆意放荡,他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创作的作品的风格。 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大转变,也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诗人的个人境遇及生活仕途的多变。张九龄由位极人臣到被贬流放,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王勃等人的怀才不遇,等等,这也决定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的多样性。 而唐代诗人又生活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受同一种社会教育、文化的熏陶,风格相似的诗人就形成了流派。繁荣发展的唐代诗歌也无疑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宋代诗歌而言,宋代初期的诗歌,难以摆脱唐代诗歌的风格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只能算是唐诗的延续。乃至后期许多流派的形成,也都是以师承唐人为名的。 初唐四杰的诗歌已逐渐开始摆脱六朝词藻华靡的陋习,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他们的诗歌以宏放浑厚见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描绘风景,远近结合,视野开阔,抒发离情,感情细腻,而又意境深远。 卢照邻的诗,意境清迥,内容广阔,一篇《长安古意》更是“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他们为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树立了自己个性鲜明的诗歌风格 初唐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做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反对齐梁以来偏重形式的倾向和绮靡颓废的诗风。 他的诗虽文采略显不足,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陈子昂三十八首《感遇》多为托物寓言的诗,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不平的郁闷之情。 他不仅提出诗**新的口号,还在创作中亲自实践。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正指出了陈子昂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启蒙作用。 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位代表的边塞诗人的诗作,全面的描写了边塞的特有的环境、气候,反映了诗人对边塞所见所闻的评论。 3.唐宋诗人简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诗圣)读书尝闭户, 客至不举头。《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 作诗题其壁》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苏轼(诗神)观书散遗帙, 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 掩卷忽而笑。《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李白(诗仙)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诗鬼)东坡居士是苏轼唐代诗人档案介绍 ——————————————————————————————————————————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 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等友善,活到95岁,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开元十四年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左拾遗,终著作郎,后归隐江东。 诗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丽。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 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天宝十二年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 诗多讽喻时政,反映人民疾苦。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 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 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 4.唐代诗人的简介1.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3.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5.谁能告诉唐朝诗歌的概况唐诗 唐诗是一种发展于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行文工整,重韵律,单句字数上分五言,七言,篇幅上则分为绝句、律诗、乐府。 唐诗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 初唐早期诗人承袭南朝宫体诗,用词多华藻绮丽空洞,以上官体为代表,主要诗人有李世民、虞世南、禇亮、李百药、上官仪、上官婉儿等等。 初唐中期诗人代表为文章四友和沈宋体,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人。沈宋体代表为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一方面沾染了宫体诗的习气,一方面也写了些描写真情实感的好诗。 初唐晚期诗人主要有王绩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一扫萎靡的宫廷诗风,描写了真实生活。 陈子昂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他大胆从事诗歌革新,热情洋溢、气势流畅,他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的承前启后的伟大诗人。 2.盛唐 盛唐诗人流派众多。 盛唐前期诗人张九龄、王翰、王湾以及吴中四友贺知章、包融、张旭、刘昚虚。 田园诗派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丘为等。 边塞诗派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等。 伟大诗人李白号称诗仙,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伟大诗人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3.中唐 承继杜甫乐府诗的精神,中唐早期的乐府诗人元结、顾况之、戎昱和戴叔伦写诗指责朝廷宫吏,陈述民生疾苦。 继盛唐的王孟之后,中唐的山水诗也有发展,主要诗人有刘长卿、韦应物等。 边塞诗此时仍在延续,代表诗人为李益、卢纶等。 大历十才子包括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翊、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疾苦,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在伟大诗人白居易的率领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如火如荼。除了白居易,主要诗人还有元稹、张籍、王建等,新乐府运动的主旨为批判现实。 韩愈、孟郊、贾岛、卢仝、马异等人别为一派,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从而扩大了诗的领域,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在元白派和韩孟派之外,刘禹锡、柳宗元也是中唐时代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代也有不小的影响。 李贺是中唐时期一个很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诗歌史上,他都可以说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4.晚唐 晚唐前段诗分两大派,杜牧、张祜、许浑、赵嘏、马戴、刘沧等人风格清俊豪迈,健爽悲凉,往往在历史的凭吊中寄寓着衰世的感慨。 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多绮丽浓艳之作,开艳丽诗风,以救孟郊、贾岛以来的清苦枯槁之病。 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为晚唐诗坛雄长。杜牧俊爽悲慨、风骨豪迈,李商隐归缛丽于沉郁、寓深意于绮思,自成一体。 晚唐后段诗也分两大派,一群是罗隐、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陆龟蒙等刺时愤世的尚俗诗人。一群是韦庄、司空图、郑谷、韩偓等伤时忧生的清丽诗人。他们都擅长近体,一般多纤巧而少浑朴,多直露而少含蓄,多佳句而少完篇,多雕琢而少圆融。 参考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8%AF%97 6.晚唐诗词的主要作家的创作概况根据贾晋华 钱彦译《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827-860)》主要内容简介:在以“学术散文”的方式串联中唐文学文化史的尝试之后,《晚唐诗》貌似又回到了传统的文学史架构,以对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的新颖而精审的解读,来勾勒处于中唐余韵中的晚唐诗歌,如何在“回瞻”与“迷恋”中既实践着独立的诗歌“写作”,又恰如其分地记录了大唐王朝逐渐解体过程中文人们的体验、情感和他们视野中的世界影像。而对当时诗歌语境和手抄本文化的揭示和强调,又使《晚唐诗》的文学史视野别具怀抱,从而对重新理解晚唐的文学文化乃至社会和历史转型饶富启示。 中唐盛世时,诗歌已经到了一个颠峰,很难被超越了。 到中唐后期和晚唐时,大家就想着要突破,但是很难,非常难。盛唐的风格、趣味、技巧,都是面面俱到而且面面都是颠峰。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 找来找去,最后韩、孟、贾、李等人,还是决定剑走偏锋,发现奇趣,搞点奇崛的东西。“悬崖架屋”,郊寒岛瘦,都是这种趣味的反映。 总体感觉,韩、孟、贾、李等人的意义,在文学史上非常重要,最主要的贡献是趣味上的,奇趣成为后世人做诗歌也好写文章也好,一个很难得、很上档次的美学追求,机器重要。这是从意义上看。 从美学境界、文学造诣、艺术成就上来看,这些人比不过晚唐诸公,晚唐诗歌在美学境界上堪称绝品,丝毫不逊色于盛唐,甚至有过之。晚唐诗是完全可以与盛唐诗并肩的另一个极顶颠峰。 个人感觉,晚唐诗的特点,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 1、老趣。内容历练中有苍凉。 2、感伤。凄迷,朦胧,空朦。 3、工整、历练。典雅而规范。 4、多重、复调。万千滋味集于一体。 5、意境。 6、其他。 晚唐诗的和中晚唐的那些追求奇趣的人一样,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诗歌的美学意境,极大地扩张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力。 以上供参考。 7.所有唐代诗人的介绍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 《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 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 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 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 (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 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 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8.唐朝诗人简介唐朝诗人辈出,成就卓越,人们给他们具有概括性、赞美性的雅称。 诗祖——陈子昂。元·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诗星——孟浩然。清·陆风藻《小知录》“诗星,孟浩然也。” 诗佛——王维。由于其虔诚信佛,在部分诗歌中宣扬佛教,赞美佛教的无声寂火而得名。 诗天子——王昌龄。他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 诗仙——李白。因其诗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诗豪——刘禹锡。唐·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其作《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诗囚——孟郊、贾岛。元好问《放言》称“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诗鬼——李贺。因其诗歌设想奇绝,瑰丽凄恻而得名。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9.谁能简述唐朝诗歌的发展史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的影响下,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一直到后来的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后来的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开元、天宝年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 、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山 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与前朝相比,山水田园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以丰富的内容、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盛唐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杜甫的诗则是反映社会真实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河。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由于国家的衰落也变得不景气。此时期最为杰出的应数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 。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各有特色,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除此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荡。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晚唐诗歌 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被称为“小李杜”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其诗声情流美,但伤时忧国 ,哀怨深沉,有种没落之感。温庭筠才思清绮,但格调不高。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 、陆龟蒙、罗隐、韩偓等人。 唐代诗歌的发展纷繁复杂,此篇只是浅显谈谈。辉煌的唐代诗歌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地方。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将会永远在历史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