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竹影的诗句《见墙间竹影拟而画之终不近也》 年代: 宋 作者: 郭印 东墙才过午,写此此君真。 日翳倏无迹,云开俄有神。 因缘咸自尔,形似竟谁亲。 笔墨有非伪,天公恐笑人。 《馆中竹影》 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绿竹带斜晖,猗猗有余态。 微风到帘栊,舞影入图绘。 更无余声杂,直与妙意会。 掩卷罢吟哦,谁同此三昧。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年代: 宋 作者: 朱翌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二、关于“朦胧”的诗句寒食夜 韩偓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西宫春怨 王昌龄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储光羲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题贾山人园林 卢纶 竹影朦胧松影长,素琴清簟好风凉。商於驿楼东望有感 罗隐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元夜 朱淑真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蝶恋花 欧阳修 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蝶恋花 贺铸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少年游 张先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沙沟 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三、描写竹影的诗句有哪些①《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②《生查子》 年代:宋 作者: 王质 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③《南歌子·竹影窥灯暗》 年代:宋 作者: 邓肃 竹影窥灯暗,泉声语夜长。小窗无梦到高唐。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④《蓦山溪·小山苍翠》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山苍翠,竹影横窗畔。青缕断薰炉,觉身居、风台月观。清香招近,谁为植幽丛,金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浅。汉宫半额,未许人间见。不比岭前梅,问无因、天高水远。宜烟宜雨,淡淡一枝春,乘好兴,缀新诗,只恐冰生砚。 ⑤《晨起》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初日破苍烟,零乱松竹影。 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平生水云身,不堕车马境。 愿言学庞公,全家事幽屏。 四、关于“竹影”的诗句有哪些1、元·王庭筠 《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2、清·纳兰性德 《点绛唇·一种蛾眉》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3、唐·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清·项鸿祚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5、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如何赏析《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句意思为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五、描写“竹影”的诗句有哪些1.《见墙间竹影拟而画之终不近也》 宋 -郭印 东墙才过午,写此此君真。 日翳倏无迹,云开俄有神。 因缘咸自尔,形似竟谁亲。 笔墨有非伪,天公恐笑人。 2.《馆中竹影》 宋 - 孔武仲 绿竹带斜晖,猗猗有余态。 微风到帘栊,舞影入图绘。 更无余声杂,直与妙意会。 掩卷罢吟哦,谁同此三昧。 3.《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宋 -朱翌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4.《竞秀亭联》 现代-佚名 竹影扫街尘不动 , 月穿潭底水无痕。 5.《扶疏亭》 未知朝代-无名 一架寒香娑罗树,小栏干花影扶疏。 雨才过山色模糊,月初升桂影扶疏。 六、描写竹影的诗句有哪些①《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 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 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 散落佳人白玉肌。 ②《生查子》 年代:宋 作者: 王质 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 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 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③《南歌子·竹影窥灯暗》 年代:宋 作者: 邓肃 竹影窥灯暗,泉声语夜长。 小窗无梦到高唐。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 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阑干西角下银潢。 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④《蓦山溪·小山苍翠》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山苍翠,竹影横窗畔。 青缕断薰炉,觉身居、风台月观。清香招近,谁为植幽丛,金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浅。 汉宫半额,未许人间见。不比岭前梅,问无因、天高水远。 宜烟宜雨,淡淡一枝春,乘好兴,缀新诗,只恐冰生砚。 ⑤《晨起》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初日破苍烟,零乱松竹影。 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平生水云身,不堕车马境。 愿言学庞公,全家事幽屏。 七、竹影表现童真的句子都有哪些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 1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2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 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3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充满童趣。 4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跳将过来。 5。 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6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 7。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天真可爱。 八、关于竹子的诗句,越多越好初二学习竹影,老师要找竹子的诗句,一是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 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 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 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 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唐 韦式 竹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宋 陆游 东湖新竹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宋 陆游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