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日本庭院的诗句

1.关于庭院的诗句有哪些

1.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欧阳修

释义: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2.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李清照

释义: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3.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 晏几道

释义: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

4.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明 夏言

释义:太阳渐渐落下,庭院也显得阴暗了些,散落满地的树荫和飘零的花朵。

5.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清 纳兰性德

释义:夜过残更,两人偎依庭院。燕子已在梁上栖息。

6.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清 谭献

释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

7.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清 纳兰性德

释义: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

8.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宋 柳永

释义:那是从前的一个春天,我在一处庭院里小酌,这里有歌相随,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可是,我现在悔恨当初轻易放手让她离我而去。

9.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念奴娇·春情》 宋 李清照

释义: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10.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宋 陈亮

释义: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2.关于庭院的诗句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朝归书寄元八

【唐】白居易

进入阁前拜,退就廊下餐。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

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

独眠仍独坐,开衿当风前。禅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要语连夜语,须眠终日眠。除非奉朝谒,此外无别牵。

年长身且健,官贫心甚安。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

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

台中元侍御,早晚作郎官。未作郎官际,无人相伴闲。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3.含有“庭院”的诗句有哪些

1、《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满江红 暮春》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4、《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5、《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

年代: 宋 作者: 赵令畤

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4.关于庭院的诗词

念奴娇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5.求一些描写日本风格的庭院和樱花的文字,要唯美一点

诗句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近代】**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唐】白居易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唐】李商隐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近代】苏曼殊 赠歌者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唐】薛能漫天的樱花纷纷扬扬地洒落,飘舞到地上,留下一地的粉色。

阳光为樱花镀上温柔的金色。好一地的绚烂,在那零落的绝美的舞步中,我看到她们在笑。

我的心在那一刻被揪起,才发现微扬的嘴角在颤抖。我想到吸血鬼骑士中的绯樱娴,那个被称为狂笑姬的女子,她的一生也如樱花般绝美。

当玖兰杀死她的那一刻,她风华绝代,一脸平静,告别痛苦了,她笑,光束将她环绕,是那样的美。

6.关于“院子”的诗句有哪些

1、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天净沙·秋》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释义: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2、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代: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释义:

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兄长你却不知道。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3、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秋日酬王昭仪》宋代: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释义: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4、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五代:毛文锡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官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

释义:

粉红色的鸳鸯枕上雕刻缕金,华美的衣带束住华美的宫锦。夕阳似是有意,在我幽暗的小窗前光临。南园里的绿树上,一对黄莺柔情蜜语,唉,我再也难以入梦见你。玉炉香暖,我还是频频添香,窗外柳絮轻扬飘荡。屋里尘烟弥漫,我却仍是不卷起珠帘。秋千在庭前闲立如画,唉,真是辜负了这一片艳阳天。

5、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更衣曲》唐代:刘禹锡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释义: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秉红烛引武帝至尚衣轩。长夜漫漫,天还未明,寒雁已过。庭前雪花纷纷,松桂冒雪,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

7.帮我写一段介绍日本大庭院豪宅的描写,本人对日本的建筑不熟悉,

大庭院~豪宅~,哪个时代的?弥生?平安?战国?还是江户?每个时代特征都不同~国守、云上人、天皇家、将军家、安倍晴明家形制是大不相同的~~但实用精巧是共通的。

几乎所有的住宅建筑都是底下架空的,有利于避湿气。拉门应该很熟悉吧,所有拉门、隔扇都可以拆解,整间房可以完全连通起来,也是为了透气。

跪坐、身高原因,屋顶一般较矮,战国时期的天守阁里尤其明显,江户时代垂腿坐兴起,屋顶也开始变高~幛子纸很特殊,强韧且吸水,糊门窗用,也用来做御币~~屋外环绕有廊,不像红楼梦里那么复杂,单单围成一圈罢了。窗是拿小棍撑开的小号隔板,房间内光线不太好,所以平安时代女人都涂白脸摸黑齿,让容貌更加鲜明(样子挺吓人~)左右不完全对称,与中国的左右对称建筑相比,日本人要求不那么严格~~房间布置以简约生机为美,可能会给人以空旷感~但在领土狭小的岛国,空旷是难能可贵的~具体内容推荐查《枕草子》、《今昔物语》、彩图版《日本古代建筑》、樋口老头写的《日本人与日本文化》中建筑一节。

粘一些平安时代的建筑风格在此:上级贵族的邸宅建筑式样,是在将平安京变为适合居住的规划城市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形成的——这是日本最初的都市型宅。 寝殿造的形成时间,大约应在平安中期(西元10世纪~11世纪初)。

但是由於史料的稀缺和大量古迹尚未挖掘,因此很难判断当时建筑式样的具体发展情况。另外,“寝殿造”是对平安时期上级贵族邸宅建筑样式的总称;但实际上,随著时间的推移,平安中期(即寝殿造形成时期)和平安后期•镰仓初期的“寝殿造”在建筑式样和庭院布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寝殿造”的建筑特点: ①寝殿、对屋和中门廊以コ的形状包裹著南庭,整体上是一种二重构造; ②寝殿和对屋等主要殿舍由廊和渡殿等相连接; ③以寝殿为中心,左右采用对称的建筑模式——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④在中门廊和庭院的东西两侧设有门户; ⑤以二栋廊连接寝殿和对殿(通常指侍廊或台盘所廊); ⑥南庭中建有假山和自然名胜的微缩景观。 以上六点,是有关建筑布局的规定,另外,按照用途的不同,一间大型的宫室又可以分隔成数间小室;日常用具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规定,甚至还有专门的「室礼(しつらい)」。

寝殿造的变迁: 平安初期的上级贵族通常都将宅邸分为内、外两部分。 首先,要在庭院四周建起土墙——这一点一直到后世也没有改变。

南面的正门称为「八脚门」,这也是寝殿造初期的代表性建筑模式。 其次,内院的北侧也要竖起一道篱笆墙,南面也设一道门。

之后,就可以在内院建筑起主要宫室了。穿过正门,中央位置建有「正殿」,其后为「后殿」、「后后殿」。

正殿和后殿之间则建起东西向的「胁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殿、后殿和胁殿本身都是独立的宫室,其间没有相连的侧廊。

到了西元九世纪中期,分割内、外院的篱笆墙渐渐与胁殿一体化;另外,正殿与胁殿之间也开始出现侧廊——因此,也有“这个时期尚处於寝殿造的准备阶段”的说法。 进入平安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寝殿、东西向的对殿以及用侧廊连接寝殿和对殿——这样建筑模式的贵族宅邸,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见的寝殿造式样。

这个时期,取消了南门的设计,改在东或西侧开设出入口。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禁止开设南门;但除了宫城以外,这已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

而取消南门与在南庭开辟大面积园林以及当时的婚姻形态(入赘婚•招婿婚)都有著密切的关系。平安中期较为著名的贵族宅邸有源融的流条河原院,藤原道长的土御门京极殿,其子赖道的高阳院,以及藤原实资的小野宫邸等。

到了平安后期以及进入镰仓初期后,寝殿造就变得更加“实在化”了。 首先,对代和对代廊出现并取代了对殿;也有使用「缺失」建筑法(即只建东、西对殿中的一个)建筑对殿的情况。

这种建筑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藤原北家的东三条殿。 此外,宅邸规模的缩小和建筑形式的朴素化也反映了对现实使用性的重视。

对殿的缩小和简省伴随著「小寝殿」的出现,左右非对称的建筑模式也快速地普及开来。 「小寝殿」集中出现于平安后期(11世纪末~12世纪初),为了体现主人的个性,寝殿渐渐与主要殿舍群分离并改建他处。

由於小寝殿充分提供了私人空间,因而后来大内禁中也出现了「小御所」。 再有,随著对殿的消失,代替其机能、位於寝殿北侧东西走向的二栋廊(渡廊)便显得重要起来。

另外,渡廊本是女房们的住所,后来渐渐成为公卿们的御所及举行各类礼仪的场所。原来,为了安置新出生的子孙,贵族们经常扩大渡廊的面积;后来,二栋廊和中门廊则渐渐成为举行各种礼仪祭祀活动的场所。

第四,侍廊是仆从及身份较低者的出入口和休息室,此外也是家政机关的中枢办公地点。 最后,原先连接寝殿和对殿的透渡殿则渐渐被简省。

如此,这样的寝殿造便一直延续到室町时代。 寝殿造的构造: 1 面积: 在平安时代,按照官位的不同,所得到的职分田面积也有所差异。

按当时的官制,三位以上的官员,给予1町(约14400㎡)的土地;四、五位官员则授予1。

8.问一个 有关日本庭院里的装饰品 的名字

“惊鹿 ”竹子满后下垂发出“哆”的一声敲击声。

惊鹿 惊鹿,也叫‘添水(そうみず)。竹木制,功能为水器,

园林术语。

原本是通过杠杆原理运动,利用储存一定量的流水使竹筒两端的平衡转移,然后竹筒的一段敲击石头发出声音,用来惊扰落入庭院的鸟雀。

现在指一种经常被用于日式园林与庭院的观赏小品,主要用来展现日式园林体系中存在的一种含蓄的禅意,经常与日式“之字桥”搭配出现,成为一处雅致的景观。

9.描写庭院的诗句

朝归书寄元八 【唐】白居易 进入阁前拜,退就廊下餐。

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独眠仍独坐,开衿当风前。

禅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要语连夜语,须眠终日眠。

除非奉朝谒,此外无别牵。年长身且健,官贫心甚安。

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台中元侍御,早晚作郎官。

未作郎官际,无人相伴闲。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春六十韵 【唐】元稹 。

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醉圆双媚靥,波溢两明瞳。

但赏欢无极,那知恨亦充。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虞美人 【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念奴娇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水龙吟 【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花落月明庭院。

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昭君怨 【宋】陆游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

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官黄,炷熏香。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踏莎行慢 【宋】欧阳修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

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

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强来就枕,灯残漏永,合相思眼。

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

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临江仙 【宋】柳永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鹊桥仙 【宋】戴复古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

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

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宋】潘汾 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对浓绿阴中庭院,燕语莺啼。数点新荷翠钿,轻泛水平池。

一帘风絮,才晴又雨,梅子黄时。忍记那回,玉人娇困,初试单衣。

共携手、红窗描绣,画扇题诗。怎有如今,半床明月两天涯。

章台何处,应是为我,蹙损双眉。 八归 【宋】姜夔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10.关于日本的古诗

1.《送僧归日本》

朝代:唐代|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2.《送僧归日本》

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3.《杨主簿日本扇》

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4.《赠日本歌人》

朝代:近代|作者:鲁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5.《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

朝代:唐代|作者:刘长卿

怜君异域朝周远,积水连天何处通。

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