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描写泰山的诗句杜甫描写泰山的诗句: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当人登上山的绝顶,就会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2.描写泰山的诗句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唐]李 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t,水急松声哀。 北眺?制妫阊孪蚨´荨6疵疟帐龋氐仔巳ダ住?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 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独把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日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摇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去飞。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刺云天。 ?????t,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 3.孟子 李白 杜甫 写的有关于泰山的诗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李白 《游泰山 》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4.关于泰山的诗句有哪些★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