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同志的诗句《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看刘向《说苑》中的记载和春秋战国社会情况,很有可能。 阮籍《咏怀诗》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有人说是借讴歌他们对同**情的忠贞讽刺司马氏集团作为曹魏臣子的不忠,但和同性恋有关确定无疑。 梁简文帝萧纲《娈童》诗:娈童娇丽质,践童复超瑕。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揽裤轻红尘,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首诗细腻绮靡,很大程度就因为这首诗萧纲的名声变得一塌糊涂。 刘孝绰《咏小儿采菱诗》:采菱非采菉。日暮且盈舠。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 有一年高考《咏素蝶》就是他写的。“残桃”都出现了,再说他也是萧梁时期的,也是萧氏文学集团的学士,和萧纲关系不浅,基本确定无疑。 刘遵的《繁华应令》: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金屏障翠帔,蓝帊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迎入宫。 此人和萧纲有交集,此诗也被人非议。 吴均《咏少年》: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语文书上的《与朱元思书》〔其实是《与宋元思书》)就是他写的。此诗先写少年美貌和轻狂,再写不要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只愿和像越人一样的人同眠,同性倾向明显,表达之意大胆。此诗也可作为《越人歌》的佐证。 张翰《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刑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猗靡,顾盻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此诗虽只写男色,但结合西晋社会现实,恐怕也脱不了干系。 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当时栀子是爱情信物,还是“同心”栀子,所以此诗可能和女同有关。抱歉,对女同的诗了解不多。 另外,有人说《郑风·子衿》是说男同的,不过我没看出来。我知道的暂时只能想起这些了,明清小说中可能还有不少,我在那方面涉猎的少,就不多说了。 这些是大都属于宫体诗盛行的萧梁时期,主流评价一般不高。其实和它们的同性内容可能有很大的关系,唉!其实我个人认为它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2.有关壮志难酬的诗句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宋 陆游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宋 苏轼 《江神子》/《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 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李白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类诗歌太多了,每每读到,令人嗟叹阿。 3.关于同志的诗句《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看刘向《说苑》中的记载和春秋战国社会情况,很有可能。阮籍《咏怀诗》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有人说是借讴歌他们对同**情的忠贞讽刺司马氏集团作为曹魏臣子的不忠,但和同性恋有关确定无疑。梁简文帝萧纲《娈童》诗:娈童娇丽质,践童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尘,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首诗细腻绮靡,很大程度就因为这首诗萧纲的名声变得一塌糊涂。刘孝绰《咏小儿采菱诗》:采菱非采菉。 日暮且盈舠。踟蹰未敢进。 畏欲比残桃。有一年高考《咏素蝶》就是他写的。 “残桃”都出现了,再说他也是萧梁时期的,也是萧氏文学集团的学士,和萧纲关系不浅,基本确定无疑。刘遵的《繁华应令》: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月曼>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 金屏障翠帔,蓝帊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迎入宫。 此人和萧纲有交集,此诗也被人非议。吴均《咏少年》: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语文书上的《与朱元思书》〔其实是《与宋元思书》)就是他写的。 此诗先写少年美貌和轻狂,再写不要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只愿和像越人一样的人同眠,同性倾向明显,表达之意大胆。此诗也可作为《越人歌》的佐证。 张翰《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刑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猗靡,顾盻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此诗虽只写男色,但结合西晋社会现实,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两叶虽为赠。 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 栀子最关人。当时栀子是爱情信物,还是“同心”栀子,所以此诗可能和女同有关。 抱歉,对女同的诗了解不多。另外,有人说《郑风·子衿》是说男同的,不过我没看出来。 我知道的暂时只能想起这些了,明清小说中可能还有不少,我在那方面涉猎的少,就不多说了。这些是大都属于宫体诗盛行的萧梁时期,主流评价一般不高。 其实和它们的同性内容可能有很大的关系,唉!其实我个人认为它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4.有关朋友难得的古诗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汉·李陵〉 ●士为知已者死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 ●一人知已足平生(清·赵翼) ●壮心剖出酬知已 ●同志为友〈说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5.有哪些关于同性恋的诗词古文《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看刘向《说苑》中的记载和春秋战国社会情况,很有可能。阮籍《咏怀诗》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有人说是借讴歌他们对同**情的忠贞讽刺司马氏集团作为曹魏臣子的不忠,但和同性恋有关确定无疑。 6.情有关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饶宗颐先生《黄牛山》: 昔我读水经,知有黄牛峡。掩卷辄神往,肺腑若与狎。 岂知后十年,其境果身及。地仄异西陵,径险逾西狭。 重岩远际天,壁立如骈协。 属稠林,弥望疑马鬣。 澄潭余尺水,甘苦堪一歃。下窥万鸦沉,烟雨可吐?B。 不用悬身登,已觉筋力乏。弧矢暗江海,罔象浮岌?J。 兹焉结茅茨,弥想古耒臿。吾生百炼钢,万险那能劫。 政可追冥搜,山卉即象法。易堂隐翠微,守志乃鸿业。 嗟哉二三子,临履莫云怯。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7.关于形容“志同道合”的诗句有哪些1、结交无虑三十年,道同志合难其全 [宋] 马先觉 《送昆山丞谢子潚解官还朝》 2、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宋] 赵汝腾 《寄六湖陈如晦》 3、由来道同志易合,顾人谓我此可交。 [宋] 王令 《寄王正叔》 4、道同气合志相感,虽旷百世如同僚。 [明] 高得旸 《钱舜举寒林七贤图》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 刘禹锡《陋室铭》 扩展资料: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