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宋词的描述

1.宋词的主要描写内容是什么

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

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词源》卷下)就是对这方面特征的一个总结。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

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

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淫靡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

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

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

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

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2.【描写花的宋词和诗句】

写花的诗句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早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红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水仙操 (唐)李咸用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关于宋词的知识

百科上就有啊.

起源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发展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