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平常心的古诗 古句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杂诗》 [ 魏晋 ]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饮酒(其五)》 [ 魏晋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归园田居(其一)》 [ 魏晋 ]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5、《归园田居·其三》 [ 魏晋 ]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关于心平气和的诗句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孔子积极入世、济世,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有一颗平常心。有一次,孔子让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钱穆分析说,孔子骤闻曾皙之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而叹也”[22]。孔子“喟然”之叹,值得细细玩味。 孔子在世之时,许多人对其所作所为深为不解,甚至以为孔子是不合时宜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但他的弟子却认为自己的老师是个德行高尚的人。据《论语·子张》载,叔孙武叔曾经诋毁仲尼,子贡遂为老师辩白。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仲尼不可毁”虽然出自子贡之口,但却颇得孔子思想的“个中三昧”。孔子向来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对于世人的误解与曲解,孔子不以为忤,心平气和地泰然处之。 孔子积极奔走于世,但却屡屡受挫——仕鲁碰壁,弃官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于楚(《史记·孔子世家》)。对于这种种艰难困厄,孔子有着清醒的理性的认识,乐观视之、泰然处之。孔子认为,这是“时”(时势)使然。他说:“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孔子家语·在厄》)因此,孔子说他“不怨天,不尤人”,并感叹说:“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对于外事外物(相对于“己”而言),孔子强调自我调整——随机应变、能屈能伸。孔子说:“君子之行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孔子家语·屈节解》)但是,这种灵活的能屈能伸有着鲜明而严格的原则,那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关键之处在于因“时”得其“中”。金景芳说,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仁”(仁义),一个核心是“时”(时、中)[23],深得孔子“个中三昧”。 甚至在栖栖惶惶的流浪中,孔子仍然保持着高度的乐观精神,有时还会来自我解嘲式的“冷幽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随后,孔子适郑而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城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困厄之中的孔子,其乐观坚毅的心态和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欣然笑”三字,甚为传神,颇可玩味! 3.有关"平常心"的诗平常心在写诗的过程中我开始逐渐地远离你们远离使我变得清醒使我感到一阵从湖水中起身的轻松我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习惯你们只是我偶尔经过的一扇窗口里面的人和事都与我无关我从这扇窗口把自己送出去很远我是个散漫的人又是一个内心很结实的人和你们看见和听见的不一样在没有预料到结局之前我只把死亡当作一场儿戏现在 请把我忘掉让我安静地在一些人面前显示出我的平常之心我不能累及你们的野心就让你们和这个世界高高在上我愿意和更多挤奶的人围坐在一起 他们说诗人你就像我们家的奶牛越长越胖了我在他们的笑声和晕话中不停地往外挤诗我很兴奋 像是把所有的草和地球的内心吃掉了一样。 4.关于心态的诗句有哪些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形容一种淡定的心态的诗句。――苏轼的 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首佛语偈子,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年四季各中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一概笑而纳之。 5.与静心相关的诗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2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6.关于平常心态感悟的句子有哪些1、凡事若都能懂得舍去,便能有所收获。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我并不索求什么虽然有时回报比付出更具诱惑力。 2、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3、幸福就是只要牵对了手,就算失去了方向感,也不会害怕。 4、得与失不是敌人,而是兄弟,如影随形;得与失不是对立,而是统一,彼此依存。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在得失中度过,所以不必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而沾沾自喜,更不必为自己失去的东西而黯然神伤。 5、生活需要爱,没有爱,那些受灾的人们生活将永远悲惨;生活需要爱,爱就像调味料,使生活这道菜充满滋味;生活需要爱,爱让生活永远充满光明。 6、生活,每个人一生下在就有的一份礼物。它能使我们在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它能使我们在生活中意识到什么。 7、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8、人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其中的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通向幸福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停止担忧你无力改变的事情。放下一段关系并不总是意味着你不再关心对方;而是意味着你意识到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7.有关冷静的诗句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意思: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8.关于知足的诗句1、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陶渊明 2、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 3、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训次儿》 4、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5、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6、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7、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8、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9、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10、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11、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12、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13、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满意请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