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荒凉”的诗句有哪些[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杳无人烟] 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颓垣废井] 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颓垣废址]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颓垣断堑]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颓垣败井]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颓垣败壁]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枯枝败叶]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兔葵燕麦] 形容景象荒凉。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荒无人烟] 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杳无人迹] 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偏乡僻壤]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人迹罕至] 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投山窜海]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荆榛满目]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蛮烟瘴雾] 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十室九空]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瘴雨蛮烟] 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蛮烟瘴雨] 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足音跫然]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跫然足音]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2.荒开头的诗句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拟挽歌辞 其三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阮公啸台 包融 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 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 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间,久之若有悟。 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3.带云和荒的诗句如下,望采纳: 《东郎山》唐·曹邺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入塞》宋·王安石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诗句—— 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南极》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秋雨叹》唐·杜甫 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从军行》唐·崔融 人云松菊荒,不信桃李好。-《古别离》宋·张玉娘 乱山流冻雨,荒树接孤云。-《独坐》元·王冕 醉倒石上遗其簪,云荒石老岁月侵。-《赠沈博士歌》宋·欧阳修 雨荒三径云迷路。总是离人堪恨处。-《玉楼春》宋·郭应祥 4.有关隐居的诗句关于“隐居”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唐代王维《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5、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归园田居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中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