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谒金门 冯延巳 这首宋词的赏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清新明丽的词句,令人心神摇荡,让人仿佛置身春风绿水之间,这词句就出自宰相词人冯延巳手笔。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南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宰相。工诗,尤喜乐府词,其词思深辞丽,韵逸调新,风格衰美。在他之前,“花间派”统治着词坛。他们的词,大都写男欢女爱、妇女容貌,题材狭窄,词风香艳,充满浓重的脂粉气。冯延巳的词逐渐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妇女容貌、服饰的描绘,而转向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也不象花间词人那样雕琢堆砌,比较清新流畅。他和李煜为首的南唐词人群,被后人称为“婉约派”。以区别于温庭筠为首的“花间派”。 冯延巳《阳春集》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谒金门]这首词。它一问世,就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赏识。请看他的[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suī)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是一首女子怀春词。首二句写景。一个“皱”字形象地再现一池春水因微风拂过而在瞬间泛起层层涟漪的生动景象,可称为“词眼”。景中又寓有人情。唐诗中有“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的妙喻,此则大异其趣,以池水被春风吹皱的自然景象,写出独处深闺的女子春心萌动的微妙情态。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季节,焉能不心生波澜、春情荡漾?这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起调两句景中见情,以下便推出了景中之人。一位怀春的女子漫步池畔溪边。她在芳香四溢的幽僻小径里,手中揉搓着红艳的杏花,逗引那双双对对的鸳鸯。一个“闲”字透露出她面对春光、百无聊赖的心理情状。逗引鸳鸯之后,她又来到养鸭的栏杆边,却无心观看鸭斗之戏,而低头沉思默想。心却不知飞向何处。以至连插发的碧玉簪歪斜着将要坠地也毫无知觉。这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把人物心有所思、神情迷离的状况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看似平静,实则躁动不安。 那么她的心病究竟是什么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上述的一切活动,都是假象,词到此才揭出真情,布局立意十分巧妙。更妙的是结句“举头闻鹊喜”,失望中又陡然生出新的希望,而它来得又似乎过于突然和虚渺,笔意一波三折,有如神助。 全词以人物的动作、细节揭示内心世界,这是冯延巳词的特色,也是这首闺情词历久传诵不衰的原因。 冯延巳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北宋词作的大家晏殊、欧阳修等都学过他的词。 2.冯延巳经典诗词有哪些1、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2、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五代:冯延巳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饷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译文: 窗外,天还没亮,夜半寒鸡叫,天也将亮,香印烧了整晚,已成灰烬.起身坐起却没有任何心情,庭外的梧桐树凝结了整晚的雾气,卷起帘子的时候却惊飞了一对喜鹊。 罗衣搭在屏风上,懒得去拈针线,片刻的功夫却已动了情,从画屏上忆遍了江南的路.每晚做梦说梦话可休要乱说,因为早已经知道以前的事根本没有了踪影。 3、醉花阴·晴雪小园春未到 五代: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译文: 雪后天晴,春天的脚步尚未踏进小园,池水清澈,池畔的梅花感受到春的气息,提前开放。高高的树木之巅,乌鹊含枝而至,精心建筑小巢,一轮斜月映照着园子里新生的芽草。 风景秀丽的山峦河川,就在自古闻名的金陵道。看起来,年轻人也已经不再年轻。 大家相逢,开怀痛饮莫辞醉,要知道,人生在世,离别时多,欢聚时少。 4、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译文: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 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 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5、清平乐·雨晴烟晚 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译文: 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 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 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3.谒金门 冯延巳 这首宋词的赏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清新明丽的词句,令人心神摇荡,让人仿佛置身春风绿水之间,这词句就出自宰相词人冯延巳手笔。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南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官至宰相。工诗,尤喜乐府词,其词思深辞丽,韵逸调新,风格衰美。 在他之前,“花间派”统治着词坛。他们的词,大都写男欢女爱、妇女容貌,题材狭窄,词风香艳,充满浓重的脂粉气。 冯延巳的词逐渐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妇女容貌、服饰的描绘,而转向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也不象花间词人那样雕琢堆砌,比较清新流畅。 他和李煜为首的南唐词人群,被后人称为“婉约派”。以区别于温庭筠为首的“花间派”。 冯延巳《阳春集》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谒金门]这首词。它一问世,就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赏识。 请看他的[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suī)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这是一首女子怀春词。 首二句写景。一个“皱”字形象地再现一池春水因微风拂过而在瞬间泛起层层涟漪的生动景象,可称为“词眼”。 景中又寓有人情。唐诗中有“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的妙喻,此则大异其趣,以池水被春风吹皱的自然景象,写出独处深闺的女子春心萌动的微妙情态。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季节,焉能不心生波澜、春情荡漾?这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起调两句景中见情,以下便推出了景中之人。 一位怀春的女子漫步池畔溪边。她在芳香四溢的幽僻小径里,手中揉搓着红艳的杏花,逗引那双双对对的鸳鸯。 一个“闲”字透露出她面对春光、百无聊赖的心理情状。逗引鸳鸯之后,她又来到养鸭的栏杆边,却无心观看鸭斗之戏,而低头沉思默想。 心却不知飞向何处。以至连插发的碧玉簪歪斜着将要坠地也毫无知觉。 这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把人物心有所思、神情迷离的状况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看似平静,实则躁动不安。 那么她的心病究竟是什么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上述的一切活动,都是假象,词到此才揭出真情,布局立意十分巧妙。 更妙的是结句“举头闻鹊喜”,失望中又陡然生出新的希望,而它来得又似乎过于突然和虚渺,笔意一波三折,有如神助。 全词以人物的动作、细节揭示内心世界,这是冯延巳词的特色,也是这首闺情词历久传诵不衰的原因。 冯延巳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北宋词作的大家晏殊、欧阳修等都学过他的词。 4.求舞春风 冯延巳的诗词赏析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 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 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 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5.温庭筠词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是三位著名的词人,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词人的典型代表,虽然有相近之处,表现的情感都是非常真挚的,但是两人的词风不同,而冯延巳是一位介于花间派的词人。 温庭筠的词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设色艳丽,组织绵密,其风格多为客观,虽有抒情但是比较含蓄,韦庄的词疏朗清淡,感情率真,风格多为主观,直抒胸臆,冯延巳的词风温婉含蓄,清新流畅。 温庭筠是晚唐文人词的开山祖,词之大家,其词作较好地吸收和借鉴了民间俗曲的创作枝巧和民间语言,其词在构思上包括联章、比兴、绘画、时空跳跃等手法;语言上浓艳纤细,又由于受到民间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影响而清新可感。 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他的词多写思妇、青楼女子的感情,从其日常的梳妆打扮,容貌等进行肖像描写,将其内心的情感非常细腻非常流畅的表达出来,其词妩媚香艳。 例如作品《菩萨蛮》,“鬓运欲度香腮雪”一句从女子的日常打扮以及容貌将其的相思之情表达出来,表现很细腻,是追求一种细节的描写,细节的表现,将女子的香艳的打扮融入到词的风格来,表现得很香艳,华贵。 再如他的词《更漏子》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一句,也是采用细节的描写,很美地将妇人的相思情感刻画出来,虽然很香艳,妩媚,秾丽,但是并不让人感觉到腻,而是觉得非常纯美,干净,流畅。 他的词风客观,多采用细节描写以及侧面描写,将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心感受含蓄地表现出来,也有着丰富的联想。 yishujia。findart。 com。cn 温庭筠的含蓄委婉,到了韦庄的直抒胸臆,是从客观到主观表现,从无情到有情的转变,是一种时代的转变,也有着自身的不同,韦庄的仕途坎坷,其自身的遭遇与其以后的词风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他的坎坷使他的词大多为主观之作,感情表现直白率真,非常独有个性。 例如《女冠子》中“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一句,将女子对男子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的非常真挚率真,词很自然,清淡,但是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很直白,不那么含蓄,使读者很容易理解。再如其词《菩萨蛮》的表现,每句都很简单,但是都能将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没有太过于直白,不失内涵,描写了一幅夜阑泣别的图画,将其内心的伤感和愁思表现出来。 韦庄的词风就是这样的率真自然,直抒胸臆。yishujia。 findart。com。 cn 从韦庄的直抒胸臆,到冯延巳的深婉含蓄,他的词与温庭筠和韦庄的风格不同,他的词有着温庭筠词的想象空间,也有着韦庄词的强烈的抒情表达,但是其词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也使自己的词有着不同的风格。 例如《鹊踏枝》以不同方式,反复描写抒发,将他无尽的愁思表现得非常充分,非常完足,非常饱满,读后使我们不能不被他所创造的艺术气氛和感情所包围、所感染,从中迷离恍惚而又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那斩割不断的绵远而沉重的愁思。 冯延巳是为非常擅于抒情的词人,他表达的感情没有韦庄的那么直白,但是并不隐讳自己的情感,其情感的流露是真挚的,缠绵的,意境深远。 。 6.求李煜,冯延巳的简介,诗词冯延巳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主要词作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清平乐(雨晴烟晚) 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词全集三台令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 日斜柳暗花蔫,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台令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三台令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 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上行杯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等等!两很多,百度就有~李煜(937-978) 【概述】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浣溪沙】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菩萨蛮】李煜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 等等,百度很多哦望采纳,非常感谢~。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清平乐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试题答案:小题1: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 (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 (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 (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边的景致。 (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小题2:下片着一“独”字,揭示词人孤独凄冷苦闷难解的心情。 (1分)傍晚时分,独自登楼远眺,一弯新月遥挂天边。(1分)月缺人难全。 春风吹起台阶下的落花,吹皱身上的罗衣。春寒心更寒。 (1分)(本题可以答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艺术手法不是得分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