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集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集唐诗句:归乡 落魄江湖载酒行,碧天如水夜云轻。一声已动物皆静,万里归心对月明。 ——集杜牧、温庭筠、李颀、卢纶诗句。 2、集唐诗句:闺怨 (新韵) 泪湿罗巾梦不成,月斜楼上五更钟。 小庭雨过春将尽,一醉寒宵谁与同。 ——集白居易、李商隐、冯延巳、戴叔伦诗句。 3、集唐诗句:相思 忆得前年君寄诗,词中有誓两心知。相思不见又经岁,万里遥知掩泪时。 ——集崔道融、白居易、刘沧、吕温诗句 4、集唐诗句:春到了 源水丛花无数开,浅黄轻绿映楼台。千条弱柳垂青琐,亦道春风为我来。 ——集徐彦伯、刘禹锡、贾至、白居易诗句 5、集唐诗句: 雨天小亭中饮酒 清明时节雨纷纷,柳岸花堤几处新。我为伤春心自醉,世间杯酒属闲人。 ——集杜牧、施肩吾、李商隐、姚合诗句。 6、集唐诗句:对月弹琴 一曲徘徊星汉稀,锦书谁道泪沾衣。 江南海北长相忆,入骨相思知不知? ——集羊士谔、彭伉、刘长卿、温庭筠诗句。 7、集唐诗句:劝友“好自为之”。 近来人事半销磨,细念因缘尽是魔。长恐舞时残拍尽,病成方悟欲如何。 ——集贺知章、白居易、张祜、元稹诗句 8、集唐诗句:夜读不将真性染埃尘,绣户纱窗北里深。春夜酒醒长起坐,新诗改罢自长吟。 ——集高骈、杨巨源、王建、杜甫诗句9、集唐诗句:往事莫提空院鸟啼风竹前,回看北斗欲潸然。一生几许伤心事,唯有寒吟到曙天。 ——集王建、贾至、王维、李建勋诗句10、集唐诗句:薄醉举世谁能与事期,只凭魂梦接亲知。等闲相别三千岁,泪落风前忆醉时。 ——集李昌符、刘象、曹唐、元稹诗句。11、集唐诗句:乡间踱步少小离乡老大回,杏花争忍扫成堆。 黄莺不语东风起,向晚饮溪三两杯。——集贺知章、郑谷、温庭筠、孟郊诗句。 12、集唐诗句:中秋望月皎皎秋空八月圆,相逢又隔几多年?金风万里思何尽,绮陌高楼竞醉眠。——集徐凝、张籍、杜牧、元稹诗句13、集唐诗句:五律 与友小聚相逢今不醉,帘外欲黄昏。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 月照参差影,满衫乡泪痕。——其中:1联:王勃、薛奇童、2联:周朴、3联:裴延、4联:姚合、白居易14、集唐诗句:文友送别一醉春风送尔还,玉仙瑶瑟夜珊珊。 那堪别后长相忆,乞取新诗合掌看。——集司空曙、杜牧、刘长卿、刘禹锡诗句。 15、集唐诗句:独酌花前独酌花前醉忆君,自怜清格笑尘心。闲搜好句题红叶,坐见新池落旧痕。 ——集白居易、司空图、齐己、薛能诗句。16、集唐诗句: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赐酒盈杯谁共持,故人遥枉醉中诗。等闲缉缀闲言语, 惟有清风明月知。 ——集白居易、杜牧、张祜、吕岩诗句。17、集句:南乡子 闺中怨绿水满池塘。 点水蜻蜓避燕忙。(李之仪)画楝珠帘成昨梦,(黎廷瑞)凄凉。 懒对菱花晕晓妆。(赵长卿)佳节共持觞。 无限杯供有限狂。(刘将孙)吟思更添清绝处,(张炎)难忘。 始觉壶中日月长。(萧廷之)18、集句:南歌子 悔寄泪痕笺春思浓如酒,离心乱似绵。 (赵长卿)清风凉处卷疏帘。(谢逸)照我白苹红蓼 一杯残。 (向子諲)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朱敦儒)夜来和月起凭阑。 (贺铸)移得浅颦深恨 上眉间。(仇远)19、集唐宋诗句:今天的帖子太少了!(12帖纪念)。 不向秋风怨别时,泪痕点点寄相思。故人问讯缘同病,一曲高歌和者谁?——集戴叔伦、刘禹锡、韦应物、许浑诗句20、集唐诗句:静夜思雨压残红一夜凋,我心悬旆正摇摇。 欲知写尽相思梦,此地谁能访寂寥。——集胡宿、杜牧、顾况、清江诗句21、集唐诗句:醉里看花春来还似去年时,闲倚松窗望翠微。 独抱浓愁无好梦, 今宵尽醉莫推辞。——集薛能、李德裕、李清照、白居易诗句。 22、集唐诗句:五律:秋思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坐见三生事,凄伤泪满衣。——集1联:苏颋 2联:卢照邻 3联:姚合 4联:张祜、耿湋23、集唐诗句: 静夜行细浮松月透轻明,栽得垂杨更系情。 寂寞一家春色里,忆君时复下阶行。——集李绅、司空图、顾非熊、杜荀鹤诗句。 24、集唐诗句:我念君 惜君不知。青青南陌柳如丝,似有朝愁暮落时。 乐事赏心磨灭尽,行吟怨别独迟迟。——集武元衡、赵彦昭、褚生、司空曙诗句。 25、集唐诗句: 怨怨怨数首新词带恨成,谁家玉笛暗飞声?凝情尽日君知否,悔不天生解薄情!——集薛能、李白、罗虬、顾甄远诗句。26、集唐诗句:别君后 转身泪如雨横笛短箫悲远天,尊前诗酒集群贤。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泪纵横岂偶然。——集杜甫、牟融、李白、罗邺诗句。 27、集唐诗句:学艺三年百花如绣照深闺, 秉笔三年直紫微。学尽世间难学事,紫烟丹凤亦相随。 ——集权德舆、杨巨源、齐己、鲍溶诗句。27、集唐诗句:赏菊饮酒江边枫落菊花黄,沉醉无期即是乡。 几处伤心怀远路, 天涯一望断人肠。——集崔国辅、温庭筠、许浑、孟浩然诗句。 偶回某诗坛,但见门庭冷落,连版主也无人担任——想起以往几年的热闹光景,无限感慨·!!28、摘唐人诗句以述心声:空山惆怅夕阳时,行客潜窥眼亦痴。弋者甚多应扼腕,纵然相见只相悲。 2.五言唐诗集句对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他席他乡送客怀集句联 集唐诗实事渐消虚事在长年方悟少年非集句联 集唐诗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集句联 集唐诗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集句联 集唐诗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句联 集唐诗愿得此身长报国每逢佳节倍思亲韩瑾集唐诗集句联 集唐诗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集唐诗题泰山楼集句联 集唐诗西陆蝉声唱禅房花木深西蝉寺集唐诗联集句联 集唐诗城隅绿水明秋日江上诗情为晚霞集句联 集唐诗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袁枚集唐诗)集句联 集唐诗顾视清高气深稳文章彪炳光陆离集句联 集唐诗家酝满瓶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谢默卿邑侯(元淮)集句联集句联 集唐诗鸟啼碧树闲临水竹映高墙似傍山集句联 集唐诗倾壶待客花开后出竹吟诗月上初。 3.什么是集句诗集句诗 诗的体裁之一。 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 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 创作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才能既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 起源 集句诗的起源很早,但直到北宋才发展、成熟起来。仁宗朝的石延年、胡归仁,神宗朝的王安石,徽宗朝的葛次仲和林震,是集句诗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非常关键的诗人。 集句诗在艺术上有从“贵拙速”到“意贯而对偶”的变化。南宋以后,集句诗创作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在题材上走向了专门化;集杜诗成了一个突出的品种;创作规模越来越大;“以文为戏”的特点再次被强化;甚至成了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 含义 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集句诗,要求有完整的内容和崭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诗词格律,要求上下一气,浑然天成。 “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但它的创作,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起始 唐朝称集句为“四体”。 元朝陈绎曾之《诗谱》上载:“晋傅咸作《七经》诗(今存孝经、论语、毛诗、周易、周官、左传等六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聿修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遁思,我言维服。 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 此乃集句诗之始。 4.求一首集句诗4句的出处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仰天大笑出门去-----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其他2句是作者自创的,石曼卿《下第偶成》一首七绝:“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东风舞一场。” 石曼卿,名延年,曼卿是他的字。他生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卒于康定二年(1041年)。 他的祖先为幽州人(今北京一带),因避契丹之乱举家南迁,在宋州的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落了户。 石曼卿有个好友叫范讽,曾任官职,但被人污告,石曼卿为好友范讽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受到牵连,从京城贬到海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 通判是知州的副手,还有监察当地官吏的职责,又称监州。 石曼卿是当时著名的文章高手,诗人和书法家,著有《石曼卿诗集》行世。 石棚山风景俏丽,又离州城较近,便成了他经常游乐的去处。 石曼卿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乃是他那铮铮铁骨和拳拳的报国之心。 北宋景祜五年(1038年),西夏王改称皇帝,定国号为大夏,表示他与北宋完全处于对等地位。自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西夏每年对北宋都要发动一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犯,常常把宋军打得大败。 石曼卿受命于危难之际,很短时间内,便在河北、河东、陕西等地组织起来几十万大军,开往前线抵御西夏。皇帝因此赏赐他绯衣银鱼,方准备重用的时候,石曼卿却一病不起了。 正是:壮志末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石曼卿去世时才四十八岁,当是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5.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古诗集句篇王羲之行书兰亭序集字对联99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 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 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 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虽竭力临仿,却都未能得其全。 。 6.跪求赞美老师的集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出去不祥)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 ——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 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 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 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 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 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 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 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天净沙六首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7.求一首集句诗4句的出处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韬玉.贫女仰天大笑出门去-----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他2句是作者自创的,石曼卿《下第偶成》一首七绝:“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东风舞一场。” 石曼卿,名延年,曼卿是他的字。他生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卒于康定二年(1041年)。 他的祖先为幽州人(今北京一带),因避契丹之乱举家南迁,在宋州的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落了户。石曼卿有个好友叫范讽,曾任官职,但被人污告,石曼卿为好友范讽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受到牵连,从京城贬到海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 通判是知州的副手,还有监察当地官吏的职责,又称监州。石曼卿是当时著名的文章高手,诗人和书法家,著有《石曼卿诗集》行世。 石棚山风景俏丽,又离州城较近,便成了他经常游乐的去处。石曼卿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乃是他那铮铮铁骨和拳拳的报国之心。 北宋景祜五年(1038年),西夏王改称皇帝,定国号为大夏,表示他与北宋完全处于对等地位。自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西夏每年对北宋都要发动一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犯,常常把宋军打得大败。 石曼卿受命于危难之际,很短时间内,便在河北、河东、陕西等地组织起来几十万大军,开往前线抵御西夏。皇帝因此赏赐他绯衣银鱼,方准备重用的时候,石曼卿却一病不起了。 正是:壮志末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石曼卿去世时才四十八岁,当是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