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焦山古诗词

1.金山、焦山、北固山有关的诗词

金山: 饮中泠泉 文天祥(南宋)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去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游金玉岩 冯子振(元) 双塔嵯峨耸碧空,烂银盘涌紫金容. 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瀛第一峰. 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 问僧何处风涛险,郭璞坟前风浪冲. 春日与乔白岩游金山 唐寅(明) 山峙清江万里深,上公乘兴命登临. 凭阑指顾分吴楚,满眼风波自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祗园兵燹废黄金. 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 浪淘沙江行望金山 宋婉(清) 谁削玉嶙峋,千尺云根,蛟龙深户海西门. 金碧楼台青黛树,小李将军. 雁影落纷纷.浪起江豚. 钟声两岸客边闻. 登涉不如遥望好,倒景斜曛. 金山寺 吴承恩(明) 几年梦绕金山寺,千里归舟得胜游. 佛界真同江月静,客身暂与水云留. 龙宫夜久双珠贝,鳌背秋生片玉浮. 醉倚石栏时极目,霁霞东起海门楼. 访金山.登楞枷台 赵朴初 再来眼顿明,挂壁雪舟雪. 忧是旧金山,江心云月下. 江水不尽流,花开春复秋. 了了因缘法,低头五比丘. 焦山: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作者:唐寅 人间道路江南北, 地上风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 给园兵燹废黄金. 《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发,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北固山: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水调歌头 多 景 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 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 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 烽火连空明灭, 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 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 岁方秋. 使君宏放, 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 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 名与汉江流.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南 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关于焦山的古诗

睢 工 神

小住袁浦日,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自言系由衡工投效,得官甚速,并述彼时有一对句云:“捷径不在终南,河水洋洋,大有佳处;补缺何须吏部,睢工衮衮,竟开便门。”且言亲在睢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神助显应,众目共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

《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

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

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

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3.焦山夜泊清王昙古诗赏析

严灵馆压嶕峣,一片风烟接寂寥。

大地星河围永夜,中江灯火见南朝。鱼龙古寺三秋水,神鬼虚堂八月潮。

独上数层扪北极,满天风露下银霄。王昙 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城东北长江中。

华严灵馆,即华严阁,在焦山。嶕峣(iāo yáo,音交遥):高耸貌。

永夜,犹长夜。南朝,即宋、齐、梁、陈四朝。

长江南北岸,为六朝统治之地。扪北极,摸到北极星,极言山高。

此诗为纪游之作,描述雄奇壮阔的焦山夜景,是属于正宗型的七律,而又无明七子的摹拟习气和空架子,又和王昙其他怪诞或粗率的作品不同。题是“夜泊”,但全诗不写“泊”字,入手即开门见山,径写华严阁的高峻,“一片”句,涵盖了整个空间,引起下面六句。

“大地”句写天上,星河,即银河及其他星辰,众星在长夜中包围了大地,不是说大地有星河。“中江”句写江中,焦山在江中心,所以南北两岸都可以望到。

两岸古代都是南朝统治之地,见到两岸辉煌的灯火,便是见到了南朝繁华的景象。五、六落到华严阁所在的佛寺,“鱼龙”、“秋水”承上句的“中江”来;“神鬼虚堂”句脱胎于朱彝尊《题南昌铁柱观》:“阴洞蛟龙晴有气,虚堂神鬼昼无声。”

朱诗又是学自李梦阳的“绝壁暗愁风雨至,阴崖深护鬼神朝。”王昙在这里,也写得幽灵恍惚,如入异境。

最后写独上绝顶,带着满天风露,自银色夜空飘然而下,大有“挟飞仙而遨游”的神气。可以说,这是一首在《烟霞万古楼》集里难得的力作。

4.金山、焦山、北固山有关的诗词

金山:

饮中泠泉

文天祥(南宋)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去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游金玉岩

冯子振(元)

双塔嵯峨耸碧空,烂银盘涌紫金容。

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瀛第一峰。

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

问僧何处风涛险,郭璞坟前风浪冲。

春日与乔白岩游金山

唐寅(明)

山峙清江万里深,上公乘兴命登临。

凭阑指顾分吴楚,满眼风波自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祗园兵燹废黄金。

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

浪淘沙江行望金山

宋婉(清)

谁削玉嶙峋,千尺云根,蛟龙深户海西门。

金碧楼台青黛树,小李将军。

雁影落纷纷。浪起江豚。

钟声两岸客边闻。

登涉不如遥望好,倒景斜曛。

金山寺

吴承恩(明)

几年梦绕金山寺,千里归舟得胜游。

佛界真同江月静,客身暂与水云留。

龙宫夜久双珠贝,鳌背秋生片玉浮。

醉倚石栏时极目,霁霞东起海门楼。

访金山.登楞枷台

赵朴初

再来眼顿明,挂壁雪舟雪。

忧是旧金山,江心云月下。

江水不尽流,花开春复秋。

了了因缘法,低头五比丘。

焦山: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作者:唐寅

人间道路江南北,

地上风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

给园兵燹废黄金。

《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发,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北固山: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水调歌头 多 景 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

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

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

烽火连空明灭,

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

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

岁方秋。

使君宏放,

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

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

名与汉江流。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南 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焦山夜泊清王昙古诗赏析

严灵馆压嶕峣,一片风烟接寂寥。

大地星河围永夜,中江灯火见南朝。

鱼龙古寺三秋水,神鬼虚堂八月潮。

独上数层扪北极,满天风露下银霄。

王昙

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城东北长江中。华严灵馆,即华严阁,在焦山。嶕峣(iāo yáo,音交遥):高耸貌。永夜,犹长夜。南朝,即宋、齐、梁、陈四朝。长江南北岸,为六朝统治之地。扪北极,摸到北极星,极言山高。

此诗为纪游之作,描述雄奇壮阔的焦山夜景,是属于正宗型的七律,而又无明七子的摹拟习气和空架子,又和王昙其他怪诞或粗率的作品不同。题是“夜泊”,但全诗不写“泊”字,入手即开门见山,径写华严阁的高峻,“一片”句,涵盖了整个空间,引起下面六句。“大地”句写天上,星河,即银河及其他星辰,众星在长夜中包围了大地,不是说大地有星河。“中江”句写江中,焦山在江中心,所以南北两岸都可以望到。两岸古代都是南朝统治之地,见到两岸辉煌的灯火,便是见到了南朝繁华的景象。五、六落到华严阁所在的佛寺,“鱼龙”、“秋水”承上句的“中江”来;“神鬼虚堂”句脱胎于朱彝尊《题南昌铁柱观》:“阴洞蛟龙晴有气,虚堂神鬼昼无声。”朱诗又是学自李梦阳的“绝壁暗愁风雨至,阴崖深护鬼神朝。”王昙在这里,也写得幽灵恍惚,如入异境。最后写独上绝顶,带着满天风露,自银色夜空飘然而下,大有“挟飞仙而遨游”的神气。可以说,这是一首在《烟霞万古楼》集里难得的力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