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行走的诗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形容“行走”的古诗词有哪些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释义: 重重叠叠的山,弯弯曲曲的水道,看上去好像无路可走了。突然,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小村庄。比喻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希望和解决的办法就在前方。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释义: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4.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 王安石《江上》 释义: 江水两岸山峦叠嶂逶曲回旋,还以为前面没有路可以走,然而江面远处忽见许多隐隐约约的白帆,渐渐驶过来。 5.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唐 王维《老将行》 释义: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6.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十五锐行走,快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一去无还期。——唐 郭周藩《谭子池》 7. 痴呆已肖木鸡状,行走不减竹马时。太平期恰当今日,嬉戏翁浑如小儿。——宋 刘克庄《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8. 少年走马去如飞,大笑吾衰行走迟。吾同君健应无日,君似吾衰定有时。乌兔交驰犹急传,能令海水桑田变。物之大者尚难常,何况百年如迅电。要知此语非相诬,更当持以问麻姑。——宋 释文珦《少年走马行》 9. 自在逍遥,清静恣闲行走。拄灵杖、慢垂宽袖。任彩霞、缭绕紧相随,更远远香风,翠雾同来诱。忽昂头,蓦观莹景添秀。见青衣、半空召手。便唤余、休更别追寻,指白云深处,这里神仙有。——元 王哲《郭郎儿慢·自在逍遥》 10.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宋 陆游《春日杂兴》 3.有关“行走”的诗词有哪些1、《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 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术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野糜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2、《宣城书怀》宋·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 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丁令鹤归晚,琴高鲤疾驱。 高城布渠答,近市表浮屠。龙具深耕雨,牛车富入租。 钟鱼广教饭,箫鼓敬亭巫。祷请俱先诣,斋修必尽愚。 虔恭问杯珓,畴昔梦摴蒱。桃李万家邑,鱼盐百贾区。 棋争三品胜,钱为七郎输。湖上同皇甫,楼中记独孤。 五云裘可作,天马锦应无。射的穿云白,莲房照水乌。 山精今及采,鹰爪得同拘。右史隶题榜,太和存漏壶。 劘牙虞吏像,衣褐卯神图。蝎走收宵螫,蜂讙保穴雏。 泉甘黄薜旧,茶隽白云腴。幽寂谷留马,凌歊舟若凫。 山登天柱石,水暖句溪蒲。洞启三天秘,滩愁六刺迂。 轻烟藏石女,微雨浴花姑。半夜笛声起,临轩桂影敷。 谢公亭别范,孔子井犹洙。舟起鹭前导,桥横龙未雩。 子安飞远近,杜宇诉朝晡。示爽归田约,怀冰洒篆娱。 白公谢霞绮,荀媪进雕胡。神王能旁达,心闲免外虞。 白龟飞入楚,赤马棹通吴。孤枕喧鼯鼠,南亭听蟪蛄。 贡先红毯贵,俗尚褐袍粗。 4.带“走”的诗词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虚空走日月,世界迁陵谷。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五年两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唱和笔走疾,问答杯行迟。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摧击竟自碎,映空白烟走。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 山上黄犊走避人,山下女郎歌满野。 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 5.描写离别的古诗词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 6.关于路的名言,诗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五灯会元>;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舂日杂兴>)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送人之巴蜀>)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老将行>)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琴>) 7.离别的古诗词名句《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8.送人离别的诗句是1、《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2、《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3、《别诗二首·其一》 南北朝: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译文: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相见。 4、《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