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考验的诗句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关于科举的诗句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名联谈趣》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4、《琵琶记》 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5、天一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6、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7、《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8、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恐是孙山朝升落、雏雁凯归草再升。 3.描写权势的诗句如下,望采纳: 《权势》宋·张耒 权势世所重,桓温役孟嘉。 桓公自人雄,为下未足嗟。 颇怪蔡中郎,为董受疵瑕。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汉家。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它。 搜牢则可诛,好邕自其佳。 《有感》宋·詹初 世道已趋末,人心觉更殊。逐逐在势利,权势竞吹嘘。 忠言翻为怨,成风在谄谀。谄谀势立至,势去还踌躇。 小人夸得志,君子思归欤。不忍同世浊,深山高结庐。 闭门守吾拙,势利安可居。势利一时荣,时过祸反予。 不如守贫贱,履道常坦如。所以介然志,三公不易诸。 诗句—— 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寓意诗五首》白居易 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出府归吾庐》白居易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紫藤》白居易 蔓如谀佞依权势,色比空华易死生。-《藤花》董嗣杲 未出尘埃真落魄,不趋权势正因循。-《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高骈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孟浩然 富德鄙利徒,贵道轻权势。-《赠天柱山昕禅老》释文兆 胆略肯因权势屈,事机果中日前筹。-《送陈智叔舍人赴召》陈藻 4.关于“出发”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出发”的诗句有: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3、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6、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7、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古人为何爱写出发的诗 因为古代人们之间通讯、交通非常不便,又由于战乱,自然灾害频发,相逢很难!所以造成出发诗很流行,寄托双方的思念之情! 5.关于秦晋的诗句哭明堂裴主簿 卢照邻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 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 遽痛兰襟断,徒今宝剑悬。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李百药 秦晋积旧匹,潘徐有世亲。 三星宿已会,四德婉而嫔。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年华与妆面,共作一芳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 杜甫 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联翩。禁掖朋从改,微班性命全。 青蒲甘受戮,白发竟谁怜。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 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典郡终微眇,治中实弃捐。 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去去才难得,苍苍理又玄。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 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 他乡饶梦寐,失侣自屯邅。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 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大理 杜甫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 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 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摸鱼子 张炎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 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 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 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元非捷径。深更静。 待散以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 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游 无名氏 上苑莺调舌。 暖日融融媚节。秦晋新婚,人间天上真奇绝。 傅粉烟霄,倾国神仙列。彼此和鸣,凤楼一处明月。 歌喉佳宴设。鸳帐炉香对爇。 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罗带盘金缕,好把同心结。 终取山河,誓为夫妇欢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妆 卢储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炙毂子歌二首 希道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安 王安石 谢安才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6.关于执着追求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于谦《石灰吟》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____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杜甫《蜀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____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____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佚名《长歌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郑燮《竹石》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____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7.关于责任的诗句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出自宋代郑思肖的《二砺》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释义: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释义: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释义: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8.关于出发的诗句【标题】:秋日旅途即事 【年代】:唐 【作者】:刘沧 【体裁】:五律 【内容】:--------------------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标题】:题大庚岭北驿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体裁】:五律 【内容】:--------------------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标题】:清明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