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朣的古诗词

1.带“月”的古诗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六夜玩月】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对月】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海上生明月】朱华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杂曲歌辞·竹枝】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中秋月二首】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 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咏月】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无可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中秋台看月】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中秋江驿示韦益】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

2.有关锦字的古诗词

王建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①娘行。 【新嫁娘词三首 其二】

令狐楚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 【王昭君】

司空图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牡丹】

成彦雄

自从君去夜,锦幌孤兰麝。 【夜夜曲】

张碧

金炉烟霭微,锦釭残影灭。 【幽思】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山鹧鸪词】

李商隐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柳枝五首 其四】

赵谦光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 【荅户部员外贺遂涉戏赠】

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 【江上山】

3.【描写明月的诗句

明月 唐 李如璧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逾江越汉津无梁, 遥遥永夜思茫茫.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昭君此时怨画工, 可怜明月光朣胧.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 沅湘纠合淼漫漫.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团团. 逐臣恋主心愈恪,弃妻思君情不薄.已悲芳岁徒沦落, 复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唐 元稹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唐 刘长卿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故人不在明月在, 谁见孤舟来去时.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阳关曲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相见欢 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翦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月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西江月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叁点雨山前 旧时茆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李白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余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4.带有秋字的诗句

白马秋风塞外,杏花春雨江南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声甘州》(网上找的)。

5.关于朱唇的古诗词有哪些

1.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2. 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

3.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4.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5.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6.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7.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8. 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

9. 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10. 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

11.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12. 丹唇翳皓齿,秀色若珪璋。(《有女篇》傅玄)

13.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宛转歌》江总)

14.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张好好诗并序》杜牧)

15. 卢姬少小魏王家, 绿鬓红唇桃李花。(《卢姬篇》崔颢)

6.咏月思乡的诗句

关于咏月思乡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2、唐代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原文: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露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此时月光如水,明亮如昼,好似那月中的兔儿,也秋毫可见!

3、唐代李白《望月有怀》

原文: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译文:

清泉映出株株枝叶稀疏的古松,不知已在这里生成了几千年。寒月照着流荡的清水,流萤的光芒闪烁在窗前。

对此我不禁发出长叹,因为它也引起了我对您的深深思念。在这美好的月光中我无法见到您这戴安道,游兴虽尽,心中却又被一种别愁充满。

4、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5、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月夜忆舍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望月有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月下独酌四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菡萏的古诗词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迨至菡萏成花《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清洪升《长生殿·窥浴》:“悄偷窥,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李璟《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赏析:开头两句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名。

“翠叶”,指荷叶。这两句写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使人发愁。

两句中已含有无穷悲秋之感。接下来写人物触景伤情:“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韶光”的憔悴,既是美好的时节景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下半阕交代“愁”的原因,并具体描写思妇念远之情。“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鸡塞,泛指边塞戍远之地。思妇醒来时,正值细雨迷蒙、寒意袭人,梦中鸡塞似近在咫尺,而醒后回味却远在天涯。

惟有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然而风雨楼高,吹笙非但不能减轻相思愁闷,反而更添怀念之情,她依然泪流不禁。

“多少泪珠何限恨”,“何限”,即无限。词人写到怨恨的无穷无尽,却不再作情语,而是以“倚阑干”三字做结,含蓄不尽。

一个有无穷幽怨含泪倚栏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秋雨绵绵、梦境缈远、玉笙呜咽,构成悲凉凄清的意境,使全词惆怅伤感的气氛愈发浓烈。

这首极富感染力的词作,历来为评家所推重。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最推崇“菡萏”一联,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之所以如此评价,是读出了这首词中的寄托之意。作者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国君,史称“南唐中主”。

他是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也极易引起后世读者的感触。

[唐]李商隐《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白居易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

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

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

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

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