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扬州建筑的诗句

1.扬州有哪些建筑是世界有名的

应该是瘦西湖的五亭桥和鉴真纪念堂…… 五亭桥是以15桥洞各衔一月有名,而鉴真纪念堂则是建筑名家最终设计(梁思成),荣誉不断,先后被评为世界经典建筑和建筑奇迹。

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江苏扬州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

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

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

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 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

他使魏晋以来中日两国人民互相友好的夙愿和以圆满的实现。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纪念堂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四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

另一组为仿唐式四合院,由纪念碑亭、纪念堂,再由超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园内植佳兰芳卉,其中樱花为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 这两组纪念堂一为清式,一为唐式,分之为二,但同处一条中轴线上,又合之为一。

纪念碑是梁思成一夜之间设计而成的,他设计成功后,高兴地告诉陈从周教授,说是我国传统的纪念碑以竖碑为多,碑面光滑,天花饰边框,而鉴真纪念碑采用横式,周围边框突出,中间阴文镌字,正面为郭沫若题“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刻赵朴初在纪念堂奠基典礼上写的文章。 这就打破传统格局,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有了时代感。

底座的花饰采用莲花座作底,莲花座托碑,因莲花独具神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枝不蔓,且莲的丝长(思长),象征佛教思想天下众生,所以莲花一直成为佛教的象征。莲花座之上有卷叶草为主题的纹样花饰,原来梁思成在快设计完毕时感到“唐”这个字不好体现,陈从周立刻提议用该草为纹饰,因其是唐朝特有的草,以象征鉴真生活的年代。

正堂完全仿照日本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只是型制由七楹变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保持了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又揉和了日本当时建筑的特点,现在纪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当然是体现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 纪念堂座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高大的台基上粗可两人合抱的檐柱,柱为腰鼓状,柱头斗拱三重,线条浑圆飞动,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祥

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象回故里时,现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长老所赠,已经十多年,长明不灭,站在灯前,不由使我们想起郭沫若先生对鉴真的赞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纪念堂的千载盛事 李家池 大明寺的东北角,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唐式建筑,这就是鉴真纪念堂。 鉴真是唐代大德高僧,在大明寺传戒授律期间,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玄朗的邀请,发愿东渡。

历时十年,六次东渡,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不仅辛劳传法,而且将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并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1974年纪念堂竣工,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纪念堂是由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的。鉴真大师在日本时亲自主持建造了唐招提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寺内有佛殿、戒坛、金堂等唐式建筑。鉴真纪念堂便是仿照招提寺金堂设计的。

纪念堂坐北面南,有门厅、碑亭和陈列室。正殿和碑亭东西两侧由长廊相抱,形成一个阔敞的庭院。

院内花木扶疏、芳草如烟,生机盎然的扬州琼花和日本樱花,更使庭院生辉。

2.摘抄并搜集有关建筑的诗句

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登扬州栖灵寺塔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部分为节选,满意请采纳~。

3.关于建筑的诗词有

1、《夜宿山寺》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滕王阁诗》 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

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3、《登锦城散花楼》 唐代: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译文: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

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 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

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 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

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4、《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4.摘抄并搜集有关建筑的诗句

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登扬州栖灵寺塔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部分为节选,满意请采纳~

5.关于建筑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潜心画栋亦雕梁,

恍如隔世散古香。

时光仿佛已倒转,

孔孟入室已登堂。

6.历来与扬州有关的诗句及比较出名的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南朝宋人殷芸《小说》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孤狼说明:这个“上”字现在多用“下”字) 另外孤狼自己一向认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