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所见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什么形象《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天气炎热的夏天正午,一头黄牛慢悠悠地走进林间小道. 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嘴里唱着愉快的歌儿,歌声嘹亮回荡在林间. 忽然他发现树上鸣叫的蝉,就起了想要捉一只来玩玩的念头. 于是立即停下唱着的歌儿,紧闭嘴巴,生怕一点儿声响就把蝉给吓跑了. 这首诗描绘的不是一幅静态的画,而是一幅动态的,令人发出无限遐想的栩栩如生的画. 2.10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找了几个,好像没有翻译,但都有解析,不知是否和你的意思,希望采纳,谢谢……山居秋暝①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解】 ①螟:夜色。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③春芳:春草。 ④歇:干枯。 【评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渭城①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②轻尘,客舍③青青柳色④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⑤无故人。 【注解】 ①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浥:湿润。 ③客舍:旅馆。 ④柳色:柳象征离别。 ⑤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 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 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 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 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 ①楚塞: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③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评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 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也作:枫落吴江冷)。 【简析】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 。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浣溪沙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 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3.形容文章言简意赅的古诗词行云流水 丹青妙笔 拍案叫绝 妙笔生花 笔下生花 惜墨如金 点石成金 笔下生辉 一气呵成 字字珠玉 酣畅淋漓 淋漓尽致 栩栩如生 维妙维肖 惟妙惟肖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 博学多才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言简意赅 完美无缺 一针见血 远见卓识 义正词严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惊心动魄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 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无与伦比 龙飞凤舞 文笔犀利 文风幽默 文章雅致 层次清晰 观念明确 欢风华丽 妙不可言 妙趣横生 短小精悍 4.与烁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有《眼儿媚·紫帔红襟艳争浓》,《沁园春·羊角飘尘》,《瑞鹤仙·倚格天峻阁》,《扇子诗》,《点绛唇·秀色氤氲》。 1.《眼儿媚·紫帔红襟艳争浓》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紫帔红襟艳争浓。光彩烁疏栊。香为小字,瑞为高姓,道骨仙风。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阿环见了,羞回眼尾,愁聚眉丛。 2.《沁园春·羊角飘尘》 年代: 宋 作者: 赵师侠 羊角飘尘,金乌烁石,雨凉念秋。有虚堂临水,披襟散发,纱幮雾卷,湘潭波浮。远列云峰,近参荷气,卧看文书琴枕头。蝉声寂,向庄周梦里,栩栩无谋。茶瓯。醒困堪求。粗饱饭安居可以休。算闲静胜,吾能自乐,荣华纷扰,人谩多愁。习懒非痴,觉迷是病,一力那能胜九牛。俱休问,且追寻觞咏,知友从游。 3.《瑞鹤仙·倚格天峻阁》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倚格天峻阁。舞庭槐阴转,盆榴红烁。香风泛帘幕。拥霞裾琼佩,真珠璎珞。华阳庆渥。诞兰房、流芳秀萼。有赤绳系足,从来相门,自然媒妁。 游戏人间荣贵,道要元微,水源清浊。长生大药。彩鸾韵,凤箫鹤。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看千龄,举家飞升,玉京更乐。 4.《扇子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石 猛火横秋如烁,银河冷浸月脚。 三更独立梧桐,不恨夜凉衫薄。 5.《点绛唇·秀色氤氲》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秀色氤氲,郁郁缭空廓。光飞烁。梦适吞珠,一点胎星落。谪降人间,愧恨当初错。情消索。诱引门生,共赴青都约。 5.包含烁的古诗词《七夕曝衣篇》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夏云曲》齐己 红嵯峨,烁晚波,乖龙慵卧旱鬼多。 爞爞万里压天堑,飏雷电光空闪闪。 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 男巫女觋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闻。 天若闻,必能使尔为润泽,洗埃氛。 而又变之成五色,捧日轮,将以表唐尧虞舜之明君。 《灵松歌》齐己 灵松灵松,是何根株。 盘擗枝干,与群木殊。 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八月天威行肃杀,万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痴冻顽冰如铁坚,重重锁到槎牙颠。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 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乍似苍龙惊起时,攫雾穿云欲腾跃。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千年朽枿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 安得良工妙图雘,写将偃蹇悬烟阁。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元稹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 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 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 二十走猎骑,三十游海门。 憎兔跳跃跃,恶鹏黑翻翻。 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 下观狰狞辈,一扫冀不存。 名冠壮士籍,功酬明主恩。 不然合身弃,何况身上痕。 金石有销烁,肺腑无寒温。 分画久已定,波涛何足烦。 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 瘴水徒浩浩,浮云亦轩轩。 长歌莫长叹,饮斛莫饮樽。 生为醉乡客,死作达士魂。 《酬刘猛见送》元稹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 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 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 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 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 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 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 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 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 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 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 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 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6.古诗词《池上》鉴赏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7.古诗词《池上》鉴赏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