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史记古诗词

1.有关史记的诗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2.描写“史记”的诗句有哪些

1. 沁园春·读史记有感

宋代:程必

试课阳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正桃坞昼浓,云溪风软,从容延叩,太史丞公:底事越人,见垣一壁,比过秦关遽失瞳?江神吏,灵能脱罟,不发卫平蒙?

休言唐举无功,更休笑丘轲自阣穷。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真敖假孟,毕竟谁封?太史亡言,床头酿熟,人在晴岚烟霭中。新堤路,喜樛枝鳞角,夭矫苍龙。

2. 史记引语

先秦:佚名

狡兔死。

良狗烹。

高鸟尽。

良弓藏。

敌国破。

谋臣亡。

3. 史记引谚

先秦:佚名

死者复生。

生者不愧。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白沙在泥。

与之皆黑。

力则任鄙。

智则樗里。

4. 史记引逸诗

先秦:佚名

得人者兴。

失人者崩。

5. 和李德裕游汉州房公湖二首

唐代:郑澣

太尉留琴地,时移重可寻。徽弦一掩抑,风月助登临。

荣驻青油骑,高张白雪音。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

静对烟波夕,犹思栋宇清。卧龙空有处,驯鸟独忘情。

顾步襟期远,参差物象横。自宜雕乐石,爽气际青城。

目前只有这些和史记有关的诗,其余的都是古籍。

3.谁有史记的古诗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鲁国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不信。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他母亲还是不信。等第三个人告之:“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扔下梭子,抛下织布机,**逃走了。

《史记》人物小故事系列

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可爱的孔子

大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4.古文整理有关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夏本纪鲁周公世家高祖本纪孔子世家

《项羽本纪》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②去:放弃,丢下。

③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

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

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

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

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 ⑧繇:同“徭”。

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

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

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

(12)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

惮:害怕。 ①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

②会稽守通:会稽郡郡守殷通。 ③“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大约是当时成语。

“先”,在前边;“后”,在后边。④将:带兵。

⑤亡:逃亡,避匿。⑥?:目动,眨巴眼,使眼色。

⑦印绶:指印。“绶”,穿缚印纽的带子。

⑧扰乱:乱,混乱。“扰”也是乱的意思。

⑨数十百人:一百来人。⑩?b伏:因惧怕而屈服。

“?b”,恐惧。“伏”,同“服”。

(11)故:从前,原先。(12)谕:晓喻,告诉。

所为:等于说所以。(13)举:发动。

(14)下县:指会稽郡下属各县。(15)部署:安排,布置。

(16)公:对对方的尊称,等于说您。主:主管。

(17)伏:同“服”,敬服,佩服。 (18)裨将:副将。

(19)徇: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①于是:在此时。

②下:用兵力威服,降服。③矫:假托。

④以:率领。西:向西,西进。

⑤使使:派使者。后一“使”字旧读去声,是使者的意思。

与连和:跟陈婴联合在一起。⑥素:平素,一向。

信谨:老实谨慎。 ⑦长者:忠厚老实的人。

⑧其令:指东阳县县令。⑨置长:推举首领。

“置”,设立。⑩谢:推辞。

(11)便:立即。(12)异军:与众不同的军队。

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又《集解》引如淳曰:“魏君兵卒之号也。

《战国策》魏有苍头二十万。”特起:独起,就是独树一帜的意思。

(13)先古:祖先。(14)暴:突然。

大名:指称王之名。(15)有所属:有所归属,意思是去依附谁。

(16)“非世”句:意思是因为你不是世人所指说的人物。“指名”,指着称名。

(17)其人:项氏的人,指项梁。(18)必:一定,必然。

(19)凡:总共。 (20)军:驻扎,扎营。

①距:同“拒”。②先首事:最先领头起事。

③倍:同“背”,背叛。④败走:战败而逃。

“走”,跑。⑤别将:与主力军配合作战的部队将领。

⑥别:另外。⑦拔:攻下。

⑧阬(kēng,坑):同“坑”,活埋,坑埋。⑨定:确实。

⑩会:会聚,集合。 ①说:游说,劝说。

②固:本来。当:应当,应该。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反”,同“返”。

④南公:战国时一位善预言的老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南公十三篇”,属阴阳家。⑤虽三户:意思是即使只剩三户人家。

“三户”是极言其少。一说“三户”为地名。

⑥蠭午:等于说蜂起。“蠭”,同“蜂”。

“午”,纵横交错的样子。⑦然其言:以其言为然,认为他的话对。

⑧心:熊心,楚怀王之孙名心。⑨“立以为”二句:立熊心为楚怀王,是为了顺从民众的心愿。

“怀王”本是熊心祖父的谥号,立心为怀王,于理不当,但这是合于“楚人怜之至今”的心情的。 ①东阿下:东阿一带。

“下”,表示属于某一范围。②数:屡次,多次。

趣(cù促):同“促”,催促。③与国:互相联合的国家,即盟国。

④穷:困窘,走投无路。⑤市于齐:跟齐国做交易。

“市”,买。⑥屠:屠戮,毁灭。

⑦略:夺取。 ①比(旧读bì,庇):等到。

②少(shāo稍):稍。此句“卒少惰”实际是说“将骄”,即说项梁骄傲了。

这是一种委婉说法。③益:增加。

④使宋义使于齐:派宋义出使到齐国去。⑤论:推断,预料。

⑥疾行:快走。及:赶上。

⑦相与:在一起。 甬道:两旁筑墙的通道。

输之粟:给王离、间涉输送粮食。 ②之:往,到……去。

①征:征兆,兆头。②说:同“悦”。

③卿子: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汉书》颜师古注:“言其在诸军之上。”

④“夫搏”句:“搏”,抓取,这里指叮咬。“虻”,牛虻。

“虮”,虱卵。全句意思是能够叮咬大牛的牛虻并不能破牛身上小小的虱子,比喻钜鹿城虽小,但很坚固,秦兵不能马上攻破它。

(参用王伯祥《史记选》说)又:《汉书》颜师古注:“言以手击牛之背,可以杀其上虻,而不可以破其内虱,喻今将兵方欲灭秦,不可尽力,与章邯即战,或未能禽,徒费力也。”《索隐》:“邹氏搏音附。

今按:言虻之搏牛,本不拟破其上之虮虱,以言志在大不在小也。 ”⑤罢:通“疲”。

⑥承:趁,利用。敝:疲惫。

⑦鼓行而西:敲着鼓行进,向西攻秦。⑧举:攻取,占领。

⑨斗秦、赵:使秦国和赵国互相争斗。⑩被:同“披”。

坚:指坚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11)运策:运用谋略。(12)很:同“狠”,不听从,执拗。

(13)强:倔强。 (14)身;亲自。

(15)高会:大会宾客。(16)戮力:合力,并力。

“戮”通“?邸薄?17)岁饥:年荒,年成不好。(18)芋(yù,遇):芋头,这里指薯类。

菽:豆类。(19)见:同“现”,现成的,原有的。

(20)乃:却,竟然。(21)因赵食:依靠赵国的粮食来食用。

“因”,凭借。(22)新造:刚刚建立的。

(23)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