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白有关衡山的诗句

1.关于“南岳衡山”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望衡山》

唐代: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2、《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代: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3、《赠衡山麋明府》

唐代:曹松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

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

4、《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唐代: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 临歧惆怅若为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5、《慈恩寺上座院》

唐代:贾岛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2.关于“南岳衡山”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望衡山》 唐代: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2、《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代: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3、《赠衡山麋明府》 唐代:曹松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

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 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

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

生卒年不详。 4、《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唐代: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 临歧惆怅若为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5、《慈恩寺上座院》 唐代:贾岛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3.关于衡山的古诗有哪些

1、《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唐·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2、《望衡山》唐·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3、《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4、《赠衡山麋明府》唐·曹松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

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

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

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5、《过衡山赠廖处士》唐·张观

未向漆园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

传家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

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深云。

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楚水濆。

4.有关南岳衡山的诗词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代: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译文: 故乡的名园我们已经离别很久了,今天我在衡山上看到楚地的树木南边的枝头已经开花。

晴朗的天空中,回故乡的道路上希望你赶快追上来,现在也正好时值回雁峰前的大雁回归北方之际。 扩展资料: 此诗洋溢着一种枯木逢春般的喜悦、期望之情。

十载谪居,终于等到了还京的诏命,虽然还不知道将有何新的任命,但总算有了希望,因而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此二句诗人从眼前衡山梅树南枝新开的花,自然回想久别的长安家园。 以楚树新花象征人生有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

柳宗元的故乡有数亩良田,山丘上建有亭台馆舍,池塘与深泽碧水相连,这美好的家园引起了游子的思念。更何况那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地方。

以上将蕴藏已久的思归情绪,借早春新花开放表露出来,郁积的愁闷,仿佛豁然开朗。“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衡山有回雁峰,传说雁到此即不再南飞,春至又返回。这里运用了回雁峰的故事,实指北归的鸿雁。

在这难得的晴朗春日,我恰好和那些雁群相随北归。 敦促弟弟也快点启程,由于心情好,就觉得天气也好,路也好,而且恰逢大雁北归,多好的兆头。

末句以眼前景物作结,雁能传送书信,更点出“寄”弟之意,可谓余音袅袅,情绪开朗,表现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也体现了在贬永期间与之相依为命的兄弟情深。 全诗即景生情,温馨脉脉,相邀相约,尽在物物之中。

京都名园,令人神往;春和景明,楚树南枝;晴天归梓,载欣载奔;南雁北返,峰前成阵。这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是心灵的洞察,是寄意的心旌。

羡雁阵比翼相逐,恨故国返而不得。深婉蕴藉,期待有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5.描写南岳的诗句有哪些

南岳也就是衡山,关于衡山的诗句如下:

1、《衡山》宋代:黄庭坚

原文:

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

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

原文:万丈的高峰直插云霄,在没有路的地方架起桥梁。向上看可以近距离看星辰,向下看红尘世界又是这么遥远。

2、《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宋代:柴元彪

原文:

历井扪参上祝融,半空烟霭数声钟。

地连云汉九千丈,天柱东南七十重。

译文:离参、井两星宿非常近,半空中全是烟霭,听见数声钟声。地下与相隔九千丈,在东南方向还有七十重山。

3、《望衡山》唐代:刘禹锡

原文: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译文:东南方向依着高山,是南岳的柱石。以前是祝融居住的地方,天上有朱鸟在展翅。

4、《题衡山县驿》宋代:李曾伯

原文:

平生足始涉南方,邸舍稀疏驿路长。

尚隔三州才岭峰,更行几日是潇湘。

译文:这一生第一次踏足南方,房屋稀疏道路非常遥远。还隔了三州才到岭峰,还需要多久才能到潇湘。

5、《步入衡山》宋代:范成大

原文:

应有人家往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译文:应该有人家往在溪边上,在中午绿阴亭里听到鸡叫声。松根横在路上好像龙筋一样,竹笋漫山遍野地生长。

6.写衡山的诗句

1、登山有作

宋 朱熹

晚风云散碧千寻,落日冲飚霜气深。霁色登临寒月夜,行藏只此验天心。

2、赋秋鸿进刘衡州

宋 梅尧臣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3、寄赠衡州杨使君

唐 李益

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

4、念双娇· 南岳怀古

明 王夫之

井络西来,历坤维,万迭丹邱战垒。万析千回留不住,夭袅龙骧凤起。云海无涯,岚光孤峙,绾住潇湘水。何人能问,问天块磊何似?南望虞帝峰前,绿云寄恨,只为多情死!雁字不酬湘竹湘,何况衡阳声止。山鬼迷离,东皇缥渺,烟锁藤花紫。云傲无据,翠屏万片空倚。

5、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唐 李白

6、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7、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 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绀雪饮琼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