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两首【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 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 《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主要词作】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永遇乐(千古江山) 摸鱼儿(更能消) 祝英台近(宝钗分) 清平乐(茅檐低小)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简析】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 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 "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 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quot;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 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下片笔锋一转,进人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第二句?quot;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 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水龙吟 辛弃疾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简析】 这是辛词中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 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 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在祖国遭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该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凶残。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 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势分不开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 2.3首杜甫的古诗,2首辛弃疾的词,1首元曲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永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 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3元曲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 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 香径独徘徊.就这些可以么?可以采纳了么?。 3.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的宋词各两首,岳飞,李清照的宋词个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五绝·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绝·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浣溪沙 辛弃疾 花向今朝粉面匀, 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 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4.【辛弃疾的所有宋词名称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清平乐.村居 满江红 青玉案 元夕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摸鱼儿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浪淘沙 送剑与傅岩叟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汉宫春 立春 定风波 浣溪沙 生查子 独游西岩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 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西江月定风波 水龙吟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临江仙清平乐 木兰花慢 浣溪纱 清平乐东坡引 露天晓角 南乡子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鹧鸪天 喜迁莺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水调歌头 舟次扬洲和人韵 临江仙鹊桥仙 己酉山行书所见 西江月 遣兴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卜算子 为人赋荷花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 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一剪梅 阮郎归 生查子 独游雨岩 祝英台近 晚春鹧鸪天 贺新郎 满江红 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满江红 浣溪沙 八声甘州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鹧鸪天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行香子 一翦梅 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破阵子贺新郎 赋水仙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满江红 暮春 洞仙歌醉太平 春晚 蝶恋花 破阵子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生查子 玉楼春 破阵子 水调歌头江神子/江城子 鹧鸪天 东阳道中 山鬼谣/摸鱼儿 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水龙吟 哨遍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满江红 简兮 柏舟 谷风满江红 满江红 沁园春 临江仙沁园春 醉花阴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贺新郎 用前韵送杜叔高水调歌头 生查子 哨遍 念奴娇婆罗门引 满庭芳 六州歌头 满江红满江红 声声慢 浣溪沙 沁园春念奴娇 蝶恋花 满江红 清平乐最高楼 最高楼 贺新郎 水调歌头小重山 玉蝴蝶 满江红 摸鱼儿沁园春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水调歌头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卜算子 闻李正之茶马讣音洞仙歌 洞仙歌 永遇乐 江神子/江城子鹧鸪天 汉宫春 破阵子 一翦梅卜算子 漫兴 满江红 减字木兰花 鹧鸪天后彩云曲 本事诗 鹧鸪天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东坡引 东坡引丑奴儿/采桑子 近来愁似天来大 杏花天 生查子 昭君怨一落索 满江红 一翦梅 好事近满江红 满江红 贺新郎 临江仙临江仙 南乡子 鹧鸪天 鹧鸪天卜算子 饮酒不写书 千年调 临江仙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归朝欢 瑞鹤仙 玉蝴蝶 洞仙歌鹧鸪天 谒金门 水调歌头 盟鸥 蝶恋花 送佑之弟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 水龙吟 满江红 满江红鹧鸪天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念奴娇 贺新郎木兰花慢 声声慢 六州歌头 虞美人昭君怨 满江红 满江红 西江月鹧鸪天 临江仙 八声甘州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 六么令水调歌头 杏花天 定风波 定风波临江仙 鹧鸪天 鹊桥仙 浣溪沙浣溪沙 鹊桥仙 虞美人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水调歌头 念奴娇 念奴娇 水调歌头水龙吟 水龙吟 水龙吟 归朝欢水龙吟 鹧鸪天 洞仙歌 蝶恋花减字木兰花 满江红 感皇恩 新荷叶一枝花/促拍满路花 永遇乐 御街行 渔家傲蓦山溪 永遇乐 柳梢青 王孙信/寻芳草玉楼春 南乡子 满庭芳 贺新郎贺新郎 水调歌头 南乡子 沁园春行香子 鹧鸪天 昭君怨 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柳梢青 贺新郎 水龙吟 贺新郎满江红 满江红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口茶〕.鹧鸪天 玉楼春 念奴娇 赋雨岩 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谒金门 鹧鸪天 满江红 雨中花慢临江仙 临江仙 玉楼春 玉楼春卜算子 齿落 生查子 鹧鸪天 鹧鸪天鹊桥仙 鹧鸪天 鹧鸪天 临江仙蝶恋花 定风波 临江仙 汉宫春江神子/江城子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念奴娇 贺新郎水调歌头 满江红 瑞鹤仙 西江月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如梦令 菩萨蛮一翦梅 如梦令 柳梢青 生查子谒金门 酒泉子 鹧鸪天 浣溪沙浣溪沙 太常引 减字木兰花 鹧鸪天瑞鹧鸪 瑞鹧鸪 鹊桥仙 玉楼春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清平乐醉书其壁 好事近 丑奴儿/采桑子 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 丑奴儿/采桑子 寻常中酒扶头后玉楼春 西江月 西江月 朝中措 为人寿菩萨蛮 菩萨蛮 西江月 西江月玉楼春 玉楼春 瑞鹧鸪 瑞鹧鸪临江仙 鹧鸪天 恋绣衾 浣溪沙浣溪沙 霜天晓角 点绛唇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武陵春 鹧鸪天 念奴娇 江城子谒金门 金菊对芙蓉 水调歌头 贺新郎渔家傲 霜天晓角 苏武慢 生查子眼儿媚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念奴娇沁园春 沁园春 贺新郎 贺新郎卜算子 漫兴 卜算子 漫兴 哨遍 兰陵王洞仙歌 临江仙 蝶恋花 鹧鸪天鹧鸪天 西江月 鹧鸪天 卜算子 饮酒败德卜算子 饮酒成病 卜算子 用庄语 鹧鸪天 玉楼春玉楼春 玉楼春 鹧鸪天 鹧鸪天临江仙 祝英台近 江神子/江城子 水龙吟念奴娇 丑奴儿/采桑子 和铅山陈簿韵 清平乐 醉翁操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鹧鸪天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定风波 暮春漫兴贺新郎 赋琵琶 满江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朝中措 。 5.古诗:唐诗宋词各两首唐诗: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杜甫:蜀相 ·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