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笔墨纸砚的诗句

1.关于文房四宝的古诗

文房四宝【五律】笔墨纸砚

胡秉言

翠竹化玉管,绝代四德全。

挥洒墨如意,苍毫劲健欢。

轻描凤漫舞,龙跃若惊天。

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醇烟百炼久,万杵臼中锤。

规矩方圆定,花鸟松鹤偎。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存迹经年远,余香依旧挥。

塑身薄如翼,泼墨弄丹青。

鸿雁报音信,诗词诵韵精。

雅俗各品味,经典万年灵。

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秉承亘古奇,妙手绘端庄。

百世玩石友,松腴掭润香。

盘龙闹墨海,野露和乌霜。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2.描写文房四宝的古诗词有哪些

《赠笔工冯应科》年代: 宋 作者: 方回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

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乍可微钝勿太尖,又恐过肥宁少瘠。

一兔仅足成一枚,奈何攟束动{在角右戢}{在角右戢}。氄毛乱毳纷交加,醉人蓬首发不栉。

落腕当如画铁椎,顾乃蒌弱欠筋力。山谷道人昔有取,诸葛鸡距异枣核。

长句哦赠林为之,余子徐偃似无骨。上党华陵君家孙,苦心隐艺造玄极。

买非其人拂袖行,但取赏音不论直。二毫三副及散卓,随意真行作波磔。

燕丹匕首付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紫鸜鹆眼刷丝文,谁无端石与歙石。

奚李法传外诸孙,我亦尚有潘衡墨。捣冰槌玉乌丝栏,百轴千筒动充斥。

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3.写出积累关于书法、墨、纸、砚的诗句

书法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墨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韩偓《草书屏风》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孟郊《归信吟》纸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明 · 文征明《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明 · 文征明《拜年》砚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唐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

4.描写文房四宝的诗词有哪些

笔: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翻译:今天有了这笔,布衣百姓都将通过它富贵。

墨: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翻译:墨丸像玄玉刚刚形成一样只敢轻轻的用,因为这东西可是曾经入贡的啊。

砚: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宋·苏轼《龙尾砚歌》)

翻译:你看那龙尾砚难道仅仅是石头吗,好的品德和赞美都在里面。

纸: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翻译:好像来到了一个富贵的地方,美丽的春色通过毫楮留下来。

扩展资料: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论洮砚的升值空间:

1、稀少。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其他文房工具:

1、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2、诗筒:在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3、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4、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塔形。

5、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6、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

7、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8、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5.歌颂笔墨纸砚的诗句

大唐歙砚惊现山西稷山

米芾《研山铭》得破译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山西省稷山县见到一方大唐歙砚,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反复论证,请教专家,初步得出结论,此砚正是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书法作品《研山铭》所形容的歙砚!

此砚长25厘米,宽13厘米,高15厘米,砚底部全文为“ 精华其骨,莹润其身,太和三年,弘山敬。”“太和三年”即为公元830年,弘山是唐朝高僧,唐代大诗人韦庄就有一首诗〈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据此可以推测,弘山高僧制作此砚当时必定赠与皇家贵族!

从外观上看,此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呈金星纹,颜色为苍青色,为歙砚中的极品!

砚正面,中间上有日潭,用于研墨;下有月潭,用于储墨。潭两边各有一龙怪,砚面上金星点点,犹如龙在水中遨游,日潭中倒入清水准备研墨时竟显出一道象闪电一般的痕迹,水去电痕自动消失,日潭月潭寓意阴阳变化,砚台的整体造型即佛家道门形状,观者无不惊叹,真千古奇观也!

米芾〈研山铭〉全文:“研山铭 五色水 浮昆仑 潭在顶 出黑云 挂龙怪 烁电痕 下震霆 泽厚坤 极变化 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经过仔细对比,分析,推敲,可以初步断定,这方大唐歙砚正是米芾〈研山铭〉所描绘的歙砚。

歙砚名贵,大唐歙砚尤其珍贵,古人评价“滑不拒墨,涩不留笔”。“呵气生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古代文人学士如欧阳修、苏东坡、米芾等,均视歙砚为宝,多有赋诗评之。

面对这一宝物,笔者感慨万千,国宝啊!您终于要和〈研山铭〉一道,记入史册!

笔者为了让大家一饱眼福,和藏家约好,欢迎各界收藏、鉴定专家前来山西稷山观看大唐歙砚!

6.谁有关于笔墨纸砚的名言啊

:“不见字形,唯见神采,方为上乘”

文房四艺 指琴、棋、书、画。

文房四物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士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散文之笔墨纸砚

笔意

之于灵魂,它是另一张嘴,另一扇窗。

永远保持倾吐的欲望,横驰竖纵,大开大合。书写世间的荣耀与梦想,崇高与伟大;也从不避讳暗夜中的软弱与卑劣,苟且与暴力。它触须劲健,延伸民间的每一条江河,所以从不缺少滋润。

之于江湖,它是另一把剑,另一篇檄文。

大风起兮,剑气若兰。幽幽泠泠的呼啸,切开凝固的时间,输入真气,解冻淤血,江山的垂死经脉便活络起来。尔后存筋藏锋,退回文字内部,致力于火种的打造。务使一点一画,须充盈坚韧的骨力,这样才能间架瑰丽的江山。

风雨如晦的岁月,一盏灯语熄了,另一盏灯却在心头不屈不挠地亮着。

从一支笔出发,缄默的嘴如何不再走失心灵,让村庄的老槐树自豪地绽开芬芳。大朵大朵,纷扬如雪。

飘摇的土地上,志士们已纷纷举起如椽大笔。笔锋似剑,刺向天空。

墨殇

一条史前的河流,汩汩流淌。轻盈而沉重地秀出彩陶纹饰,甲骨文和缣帛书画。

终南山侧,松烟溢彩,涂鸦着文明的天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时间之岸,谁的喟叹深重而朴拙。

可是多少墨客骚人浸霪其中,终生不复出焉。龙飞凤舞的天空,墨雨纷呈,一下便是朝秦暮楚历朝历代。

然而只需一个字,你便一叶舟轻,宦海沉沦。翻江倒海处,似风似雨还是晴?

有谁能懂力透纸背的沧桑?

谁人又会解惜墨如金的吝啬?

一滴墨纵然可以穿透肺腑,响遏历史的足迹,可它怎么能填满凹瘦深陷的目光?

滴水成冰的日子,拥炉而读。干枯的手指该如何去研热,瑟缩而冷凝的墨迹。

纸言片语

告诫自己,沉下去,踱进一张纸的背面,呼吸,抑或溺水。

不再弄出声响,哪怕吐半个泡泡也是一种亵渎。你看,荷叶下的鱼儿婚纱一样静美,任月光如水般汩汩淌过,熟睡的眉睫。

许多时候,它不仅是一条路,一弯桥,一面镜,甚至无柄的红雨伞,情感的荒冢,祈祷的教堂,更是温度计,火焰,门楣,花园和风铃。

然而我徘徊,像缥缈的幽灵,饥饿而迷茫;

然而我哑默,仿佛失语患者无奈的手势;

环顾一张纸,陷入一川无色无味的沼泽地,离开还是出发,我都将趟不回最初的时光之岸。就像恋爱中的一双手,颤抖着,却终究画不出通向你的那条交叉线。只好陷落为孤独的城堡。

纵使找到那把独孤九剑又怎样呢?

也不必再教我所谓的凌波微步了,我面对的仅仅是一张皱巴巴的纸。切入或打开皱折里的秘密,不只是脚下功夫,还有泪和血,沉默和暧昧,乃至最后一滴光阴。

又一个浪头汹涌而来,匆匆将我彻底淹没,来不及向世人告别,我便悄悄地沉了下去。

缺席之砚

当我勉强挤出牙缝中的几个字眼,才发现一时语塞。转身,挟风裹雨的河流已渐趋干涸。

曾经打包一个家园的秘史,也承载过民族的辉煌与辛酸。如陶,如瓷,甚或更为古远,潮涌潮落,一滴墨好似一滴黑色的眼泪,润湿泱泱五千年的苍茫。

终南山中那双烟曛火燎的墨手已然遁去;

汨罗河畔的赤足也消隐在无尽的天问中;

浔阳江头,秋枫瑟瑟;零汀洋里,叹息声声;南京街巷,残骨凄凄。华夏的历史总是关乎一条墨色河流,香消玉陨时,是谁连将那不堪重负的古砚也一并捣碎,而瓦全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愤懑?

骸骨犹在,火焰犹在,方方正正的汉字犹在。然而盛墨的砚台何在?坎坷的文明之源不在,我又将从何处蘸墨,舒活曾经贫血的风中之躯。

当嘈嘈切切的眸子在快餐盒中挣扎横扫,请赐我以快意的乞丐之躯,让我退回原始的山洞。毕剥燃烧的荒原火烬里,我会继续固守那堆残骸,就像守着一个缺席太久太深的梦。幽幽梦境中,一条血肉丰满的文明之河自五脏六腑穿过,塑我成冷冷的礁,凹凸的砚,深陷一如史前的目光。

横亘在起起伏伏的中原大地上,期待一双慧手再次将我书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