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昆虫的成语(10个)、俗语(3句)、诗句(3句)飞蛾扑火、招蜂引蝶、作茧自缚、蜻蜓点水、蜗角虚名、螳螂捕蝉、映雪囊萤、蝇头小利、蚕头燕尾、蚕食鲸吞、金蝉脱壳、如蚁附膻、螳臂当车、朝生暮死。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屎壳郎趴公路上,充那小汽车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2.关于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3.关于跟蜂的成语一窝蜂 [yī wō fē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窝风 百科释义 一窝蜂的意思是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同时说话或行动,其实并不是贬义词。“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末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到了明朝,人们使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