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词坛的辉煌表现在哪词的真正“春天”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鴂然降临,呈现出了 空前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宋词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以晏殊、欧阳修的小令词为代表,承袭“花间”余绪,是由唐 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和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对词进行 了新的开拓,柳永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发展起到 了奠基的作用;苏轼“以诗为词”的变革,打破了 “诗言志”而 “词言情”的题材分工,变革了“诗庄词媚”的风格;第三个阶 段,周邦彦注意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范, 促进了词体的成熟。 澶渊之盟指的是什么?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所 缔结的盟约。 盟约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以白 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每年向辽提供 '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 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幵展互市贸易。 这个盟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 负担,对于北宋来说,这是个屈辱的合约,但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结束 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从此辽> 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北宋从此进入了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这也有利于词的发展。 。 2.北宋苏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原因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自然条件好;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到了南宋之后,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一直是江南地区,扬州、苏州、南京、松江(现上海)、杭州等城市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3.给我一份宋朝初年姑苏国的历史姑苏位于苏州 宋朝(960年-1279年)在苏州置平江府,为浙江西道治所。当时苏州已经是重要的工商业都会,特别以丝绸著称。1035年,范仲淹建立文庙、创办府学,此后,苏州长期文风鼎盛,历代文人雅士辈出。 1130年2月,金兵南下,曾毁坏并屠杀该城,战后不久得到恢复。 1275年,蒙古军队占领苏州。元改平江路。元末,张士诚自称吴王、改平江路为隆平府,都治苏州。 1367年,朱元璋的军队攻破苏州,张士诚投降。明改苏州府,直隶南京。但摧毁了城中心的皇城。明时苏州从江浙行省划入现在意义上的江苏行省,管理南直隶长江以南部分的应天巡抚驻扎在苏州。 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出现在当时的苏州,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这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清代画家徐扬所绘反映苏州盖世繁华的《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 清代,苏州为江苏巡抚和江苏布政使驻地。 明清两代,苏州经历了一段更加繁荣的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中心城市集聚大量人口,长期保持在50万以上,最高将近300万市镇人口,城市街区沿几条主要通航河道向外呈放射状延伸,最远处距离城门(阊门)已经超过10华里。所谓“苏州以市肆胜”。明代苏州的浒墅关在全国8个主要钞关中税收额名列第2。当时活跃于全国的徽商这样评价全国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会);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清代苏州更名列天下四聚(四大商业中心)之一。由于消费人口集中,城外枫桥形成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粮食供应来自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南,一部分通过海路转销浙江、福建。苏州的外港,在明朝是太仓的浏河(通过娄江联系苏州),在清朝则是上海(通过苏州河联系)。 这一时期,苏州是全国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明清两代全国状元共出204名,而苏州即产生了34名。苏州籍的名相重臣蔚为大观。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苏州建造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有许多为回苏州的退休官员所建,体现明显的士大夫情趣,与北京的皇家园林或扬州的盐商园林有明显的不同。苏州以其精致典雅的文化风格,备受当时人的赞赏。 4.北宋时期有苏州府吗北宋时期,并无苏州府的建制,直到明初才设立;上海地区当时属于平江府及秀州管辖。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苏州地区设平江军,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设平江府,属浙江西路(两浙西路);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平江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设隆平府;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设苏州府,隶属于南直隶。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当时华亭县隶属于秀州,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改苏州为平江军,昆山属平江军;政和三年(1113年),升平江军为平江府,昆山属平江府。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海门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分出两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东部春申乡、临江乡、安亭乡、平乐乡、醋塘乡共5乡,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