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言字的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年代:唐 作者: 孟郊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言下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隐者不遇》 年代:唐 作者: 贾岛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读禅经》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戏书》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一语令人深味处,不言容易祗言难。——《送彭大老提舶泉南》 年代:宋 作者: 孙应时 神乡有道,言旋言归。——《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年代:宋 作者: 学士院 世事昏昏酒正酣,苦言难药盗言甘。——《送胡季昭窜象郡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杨长孺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吴江三高祠·张翰》 年代:宋 作者: 叶茵 五言七言句外意,千古万古江东流。——《小立赣滩崖石》 年代:宋 作者: 曾丰 万古风情不易禁,多言未似不言深。——《巫臣二首》 年代:宋 作者: 张耒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舞春风》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2.含有言字的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年代:唐 作者: 孟郊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言下忘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寻隐者不遇》 年代:唐 作者: 贾岛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年代:唐 作者: 王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读禅经》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戏书》 年代:宋 作者: 苏轼一语令人深味处,不言容易祗言难。 ——《送彭大老提舶泉南》 年代:宋 作者: 孙应时神乡有道,言旋言归。——《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年代:宋 作者: 学士院世事昏昏酒正酣,苦言难药盗言甘。 ——《送胡季昭窜象郡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杨长孺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吴江三高祠·张翰》 年代:宋 作者: 叶茵五言七言句外意,千古万古江东流。 ——《小立赣滩崖石》 年代:宋 作者: 曾丰万古风情不易禁,多言未似不言深。——《巫臣二首》 年代:宋 作者: 张耒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舞春风》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3.求带“言”字的古诗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山院锁清秋 国风:汉广 汉广 ——单相思的哀歌 【原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 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 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 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 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 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读解】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他明知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单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 这当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总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 男子见到漂亮女子总会动心,女子见到英俊男子也会动情。由动心、动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这便是功利的态度。 再进一步,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人将为或已为别人占用时,便会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动做出蠢事来。 单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对象当作审美对象;摆脱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单相思的失望和所谓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把对方拒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实现,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种方式来作心理上的转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在两性关系中完全摆脱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难采用一种纯粹的、无关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另一方。 男女双方,要么是情人、恋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敌人。是私欲使恋爱中的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心理变态。 这大概也是两性关系固有的特点? 是的,谁都不愿去培植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耕耘是为了有所收获。 为耕耘之后一无所获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况且,这种哀歌有时竟会很动人,很伟大。 月儿圆.乡思 海清 今昔月儿圆 亲人在村边 望儿归故里 相拥话平安 今昔月儿圆 伊人在溪边 思郎归故里 相偎共缠绵 今昔月儿圆 故人在亭边 待友归故里 相聚再言欢 七律 思归 绿茵湖畔天鹅戏,凝露娇荷人欲痴。勿羡小舟摇入画,宜依古柏静寻诗。 花香月近天津梦,柳翠风高心自知。母女言欢心愿足,心筹早日返乡时。 4.带言字的词语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 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 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 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规劝告戒的话叫谏言 虚伪假装的话叫佯言 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 随便戏笑的话叫戏言 使人进步的话叫良言 婉转表达的话叫婉言 有所寄托的话叫寓言 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内心倾吐的话叫真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劝人改错的话叫诤言 安脏下流的话叫污言 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 预先说出的话叫预言 胡说八道的话叫胡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欺骗臆造的话叫谎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没有根据的话叫流言 坦说表白的话叫直言 违背事实的话叫谣言 不切实际的话叫滥言 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令人吃惊的话叫危言 象征吉祥的话叫吉言 写在书前的话叫序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 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 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 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规劝告戒的话叫谏言 虚伪假装的话叫佯言 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 随便戏笑的话叫戏言 使人进步的话叫良言 婉转表达的话叫婉言 有所寄托的话叫寓言 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内心倾吐的话叫真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劝人改错的话叫诤言 安脏下流的话叫污言 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 预先说出的话叫预言 胡说八道的话叫胡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欺骗臆造的话叫谎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没有根据的话叫流言 坦说表白的话叫直言 违背事实的话叫谣言 不切实际的话叫滥言 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令人吃惊的话叫危言 象征吉祥的话叫吉言 写在书前的话叫序言(是在白度查的这些哦) 1.规劝告戒的话叫(谏言) 2.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 3.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4.使人进步的话叫(良言) 5.虚伪假装的话叫(佯言) 6.有所寄托的话叫(寓言) 7.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8.婉转表达的话叫(婉言) 9.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 10.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11.内心倾吐的话叫(真言) 12.劝人改错的话叫(诤言) 13.令人吃惊的话叫(危言) 14.肮脏下流的话叫(污言) 15.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 16.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17.坦诚表白的话叫(直言) 18.不切实际的话叫(滥言) 19.没有根据的话叫(流言) 20.违背事实的话叫(谣言) 21.挑拨离间的话叫(谗言) 22.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 5.带"语"字的唐诗宋词有哪些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唐 · 李白《夜宿山寺》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唐 · 王维《鹿柴》琵琶声停欲语迟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唐 · 岑参《逢入京使》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笑语盈盈暗香去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宋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未语春容先惨咽 —— 宋 ·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宋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唐 ·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 唐 · 白居易《南湖早春》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 唐 · 牛殳《琵琶行》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 宋 · 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唐 · 杜甫《曲江二首》满目荒凉谁可语 —— 清 ·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怨春不语 —— 宋 ·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去意杳无凭,别语愁难送 —— 宋 · 程垓《卜算子·枕簟暑风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唐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宋 ·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 唐 · 皮日休《读书》。 6.带言字的成语有哪些言之有物 言出法随 言归正传 言而无信 言多必失 言之凿凿 言行相诡 言行不一 言语道断 言犹在耳 言不及义 言高语低 言之有理 言归和好 言行不符 言多伤幸 言无伦次 言无不尽 言文行远 言外之味 言听行从 言听事行 言听谋决 言听计用 言听计行 言提其耳 言谈举止 言十妄九 言是人非 言三语四 言若悬河 言清行浊 言听计从 言必有据 言气卑弱 言论风生 言类悬河 言来语去 言近指远 言近意远 言简意深 言简意少 言简意该 言简义丰 言和意顺 言过其实 言归于好 言方行圆 言芳行洁 言发祸随 言而不信 言多伤幸 言多伤行 言颠语倒 言从计行 言从计听 言从计纳 言出祸随 言出祸从 言不由衷 言不由中 言不尽意 言不及行 言不顾行 言不二价 言不逮意 言不达意 言必有物 言中事隐 言之有序 言之有礼 言之有故 言之过甚 言之成理 言之不预 言者弗知 言者不知 言约旨远 言与心违 言语路绝 言行信果 言行相顾 言行相副 言行相符 言行相悖 言行若一 言行计从 言行不贰 言行抱一 言信行果 言笑自若 言笑自如 言笑晏晏 言笑不苟 言行一致 言谈林薮 言信行直 言简意赅 言扬行举 言外之意 言必有中 言传身教 言无二价 言之无物 言近旨远 言重九鼎 言而有信 言为心声 言人人殊 言不及私 言不愿行 言不诡随 言不谙典 言不践行 言中无物 言之不尽 言之不渝 言之有据 言事若神 言出患入 言同勒石 言多失实 言多语失 言差语错 言微旨远 言教身传 言文刻深 言无枝叶 言狂意妄 言甚详明 言笑嘻怡 言简意明 言者无罪 言能践行 言言善果 言语高低 言高旨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