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茶器有关的诗句

1.与茶具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有关茶具的古诗有很多,各个朝代的文人墨客们有很多都是爱茶之 人,所以茶具也成了他们抒发爱茶之情的对象。

早在西晋时期,左思就著有《娇女诗》, 这首诗通过对两姐妹容貌及举止的描写,体现了她们对饮茶的兴趣,还对茶器和煮茶 习惯进行了详细描述。 唐代是我们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关于茶和 茶器的诗歌,皮曰休的《茶中杂咏》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就是最为著 名的作品。

到了宋代,更是有很多诗词围绕着茶具展开,也是因为这些诗词,让我们更多地 了解到那个时期饮茶及茶具的内容。 其中较为著名的诗词有刘过的《好事近•咏茶筅》、刘挚的《煎茶》、苏东坡的《试院煎茶》和《次韵黄夷仲茶磨》、郭祥正的《白沙泉》、张扩的《均茶》、秦观的《茶臼》以及梅尧臣的《茶磨〉薄等。

明代的文人们对品茶的讲究精致,除了对茶叶和泡茶用水的要求很高以外,对茶 具及品茶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这首《题〈事茗图〉》诗是明代唐寅(1470〜1523 )的作品,《事茗图》也是唐寅的作品, 堪称佳作,而这首诗更是为画增色不少。

诗中说长夏之日无所事事,便在南窗之下捧 着茶碗饮茶,清风吹过银色的鬓发,悠然自得。 明代进士於若瀛所作的《龙井茶歌》“西 湖之西开龙井,烟霞正接南山岭。

飞流密泊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拄杖寻源到上方, 松枝半落澄潭静。

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山岂惧涸。

2.描写茶器的诗句有哪些

1.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唐代:朱庆馀

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沈。

拂石安茶器,移床选树阴。几回同到此,尽日得闲吟。

2.和访寂上人不遇 唐代:陆龟蒙

芭蕉霜后石栏荒,林下无人闭竹房。经抄未成抛素几,

锡环应撼过寒塘。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3.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唐代:白居易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4.山居诗 唐代:贯休

闲担茶器缘青障,静衲禅袍坐绿崖。

虚作新诗反招隐,出来多与此心乖。

5.醉太平 宋代:米苇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高梳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

3.和茶有关的诗句

和茶有关的诗句太多了,请看下边: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4.和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元稹《一七令·茶》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译文:茶,叶香,嫩芽,诗人喜爱,僧侣喜爱。

2、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3、宋代·黄庭坚《品令·茶词》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宋代:黄庭坚《满庭芳·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释义: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释义: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5.跟茶叶有关的诗句

1、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

《琵琶行》

2、酒阑更喜团茶苦

李清照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3、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

《浣溪沙》

4、鬓丝几缕茶烟里

陆游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5、鬓丝几缕茶烟里

陆游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6、待羔儿、酒罢又烹茶

辛弃疾

《满江红·天上飞琼》

7、林间携客更烹茶

辛弃疾

《鹧鸪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8、馀甘解助茶清

无名氏

《临江仙·促坐重燃绛蜡》

9、三杯浊酒一瓯茶

无名氏

《鹧鸪天·云外青山是我家》

10、早茶采尽晚茶出

陆游

《示儿》

6.有关茶的诗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一叶知秋zd

以下是关于茶的诗: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佚名)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魏时敏)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詹同)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杨基)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杨基)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德祥)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唐寅)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文征明)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浦瑾)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孙一元)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吴兆)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佚名)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蓝仁)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潘允哲)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周杏村)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杨万里)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轼)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苏轼)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同)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苏轼)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陆游)茶映盏毫新乳上,琴

7.有关古代喝茶器具的古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是诗人元稹所创作。

作品原文

茶,

赵玄荒院士刻石拓片《一字至七字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作品注释

⑴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⑵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⑶铫:煎茶器具。

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作品鉴赏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8.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关于茶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9.有关茶具的诗词有哪些

1、《汉宫春·行李溪头》宋·辛弃疾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

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 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

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 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

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2、《西河·天似洗》宋·黄升 天似洗。

残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

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 少年事,成梦里。

客愁付与流水。 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

想悠悠千古兴废。 此地阅人多矣。

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 目送蜚鸿归天际。

3、《褚家林亭》 唐·皮日休 广亭遥对旧娃宫,竹岛萝溪委曲通。 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

萧疏桂影移茶具,狼藉苹花上钓筒。 争得共君来此住,便披鹤氅对清风。

4、《满江红·秋水涓涓》宋·周密 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 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

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 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

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 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 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

5、《过千顷寺访谷隐老》宋·胡仲参 别久交情淡,重来似旧时。 人生云聚散,世事月盈亏。

茶具权行酒,禅床借看诗。 漫天多雪意,预约探梅期。

上一篇
合古诗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