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阳询五言绝句集字古诗与欧阳询互嘲(询嘲无忌)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道失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嘲萧瑀射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 2.请问倪宽赞集字古诗有哪些这叫五言绝句。 给些典型的诗歌你。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古诗《蝉》 虞世南 “绥”读音1、原文是”緌“,读音为【ruǐ】。 2、原文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4.学书法应该如何选择字帖经常有人问我:学书法应该如何选择字帖?今天就简单写一下学书法该如何正确选择字帖。 我这里所说的字帖首先一定是古代的经典碑帖,不是市面上现代人写的字帖。这就是选择字帖的第一个要求,一定要选择经时间考验的古代经典碑帖。 为什么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选择古代工典碑帖就是取法乎上。 所以我们要在书法艺术上有造诣,有传承,就必须以古为徒,认真研究古人的经典之作。 上面是定好了方向,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了。 但还有一个选择字帖顺序的问题,初学其实建议从篆书开始,因为这是汉字的源头,也是锤炼基本功的好方法。有一定基本后选择隶书,然后再练楷书,然后进阶的话就可以从章草开始,然后到行书,再到草书。 这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路子。当然也因人而异。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碑帖,仅供大家参与。欢迎批评指正。 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文物出版社 学颜楷必备的一本原帖,这个版本比较好。 买了这本后可以同时买一些颜勤礼碑集字古诗古文类的参考书籍。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赵孟\胆巴碑 赵孟\《道德经》,学硬笔必备,学书法的同时又可以学习千古经典道德经,一举两得。 《曹全碑》,这是中国书法经典导读系列的字帖,有译文和注音,对初学者是不错的选择。 这系列的书其实都不错。 《张迁碑》 赵孟\六体千字文,一本书可以对比六种不同字体,好玩有趣 智永《真草千字文》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以上是教学中常用到的字帖,以下分类列出其它经典,可以选购: 陈嘉强老师推荐的各种书体(篆、隶、楷、行、草)临摹范本: (一)篆书 《峄山碑 》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泰山刻石》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 (二 )隶书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张迁碑》 《石门颂》 《西狭颂》 (三 )楷书 欧阳询《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传) 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赵孟\《胆巴碑 》《三门记》《妙严寺记》、小楷《道德经》 钟繇《宣示表》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灵飞经》 (四)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集王圣教序 》 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稿》、《祭伯文稿》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赵孟\《洛神赋》 米芾《蜀素帖》 黄庭坚《松风阁》 (五)草书 赵孟\六体千字文 皇象《急就章》 陆机《平复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 唐孙过庭《书谱》 张旭《古诗四帖》( 传) 怀素《自叙帖》 陈嘉强老师推荐的经典临摹范本: 《泰山刻石》 皇象《急就章》 《张迁碑》 《石门颂》 《西狭颂》 《张迁碑》 钟繇《宣示表》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伯远帖》 《张猛龙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等慈寺碑》 孙过庭《书谱》 《灵飞经》 张旭《古诗四帖》( 传)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松风阁》 米芾《蜀素帖》 赵孟\《道德经》 每一本字帖就相当于一副药品,可以治理不同的问题。 以上只是部份的推荐,这些书籍当然都可以买回来有空翻一翻,看一看。但现在的印刷技术比我们古人先进多了,我们能接触到的字帖也是非常多的,但究竟要如何选帖和临帖,要因人而异,所以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选帖,先坚持学习一本,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换帖。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或联系陈老师。谢谢。 作者:陈嘉强 作者本人声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5.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唐代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 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术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术上的时代性标志。 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 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 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 之后,他还参与了朝廷收购征集王羲之书作的参校工作,能经见“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学书的一大良机。史书关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记述中,每一环节均有其书名书事,尤以与唐太宗的亲近起缘于书法。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 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 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我认为学习褚遂良楷书必须认识到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1、端庄而秀丽。 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 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 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