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仙裙的典故西汉的皇后赵飞燕爱穿裙装,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突然间狂风大作,她像风筝一样飘起来,宫女慌忙追赶去抓她的裙角,赵飞燕的裙子被出褶皱,赵飞燕穿上皱纹的裙子更漂亮了,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关于“留仙裙”的典故,常入诗词中。例如,张炎的《疏影》:“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 留仙裙褶。”又如朱彝尊《风怀二百韵》:“留仙裙易皱,堕马鬓交鬤。” 2.什么是留仙裙相传赵飞燕在汉宫太液池中一高榭上表演歌舞《归风》、《送远》,由乐官冯无方吹笙伴奏。 正当歌舞酣畅时,大风骤起,赵飞燕凭借风势扬袖举袂尽情欢舞,成帝恐其被风吹走,急命冯无方拉住。冯氏于情急之下,一把拉住赵飞燕的裙角,只听得“吱啦”一声,薄如蝉翼的裙幅已被扯下一片。 赵飞燕趁势对汉成帝娇嗔道:“要不是你命人拉住我,我岂不成了仙女了!”自此以后,宫中佳丽都将裙后留一缺口以为时髦,名为“留仙裙”。后来成帝命人修筑了“七宝避风台”,又雕镂了一只大水晶盘,命宫人托举盘子让飞燕做舞于盘上,“能做掌上舞”的说法可能与此故事有关。 所谓“掌上舞”,实际上可能是某种双人(或数人)配合表演的,类似中国杂技、武术或芭蕾等舞蹈里面托举式的技艺,而不是真的说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极言如此,意味赵氏身轻如燕。 留仙裙,除了上文的这种说法外,《赵飞燕外传》还有另外一种提法:“(赵飞燕)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绉,号曰留仙裙。”但不管如何,赵飞燕的“留仙裙”确实引领了有汉一代的服饰风潮。 3.关于百帝城的诗句前苦寒行二首 杜甫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4.关于海云的诗句1.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李白 2.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刘禹锡 3. 雪暗穷海云,洒空纷似露。——徐彦伯 4. 醉夜眠江月,闲时逐海云。——李嘉佑 5. 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杨巨源 6. 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许浑 7. 笙歌入海云,声自姑苏来。——刘驾 8. 倾倒海云飞,物色又催别。——朱敦儒 9. 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李绅 10. 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许浑 11. 闲拂青铜一惘然,此生应老海云边。——陆游 12. 别后鱼封烟涨阔,梦回鸾翼海云深。——刘仲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