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上日出壮观景象的古诗词】咏初日 宋·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登单于台 唐·张槟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关于泰山的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咏初日 宋·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曾旧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登单于台 唐·张槟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3.描写春夜江上的美景诗句是什么参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4.形容江边美景的诗句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5.描写江边景色的句子有哪些1. 夜里在江上看灯火,确实壮观,排列在两岸的街灯、码头灯,像一支支万人游行的火炬。 天色煞黒,江两岸,已是点点渔火赛似繁星了。 2. 日出江花红胜火,无边光景一时新,水面初平云脚低,水村山郭酒旗风。 ——王维 《渭城曲》 3. 春江潮水连海平,沙暖睡鸳鸯,海上明月共潮生。 ——杜牧《江南春》 4. 春色满园关不住,千树万树梨花开,多少楼台烟雨中,绿阳阴里白沙堤。几处早莺争暖树,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 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到秋来。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老树阴郁地站着;鱼鳞的微波,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雨打着她们的脸。夕阳是时间的翅膀,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 1. 阳渐渐隐落山头,远处的那是星星还是荧灯,让我的视线模糊了.群山环抱着江水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置身其间,让人心旷神怡,遐想连连.蒙蒙迷雾中,一切是那么不可捉摸,一切又都是那么耐人寻味;万籁俱寂,只偶尔从远远的江水另一端传来一阵悠长而尖厉的气笛声,划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的夜空,更是增添了无穷的宁静.幽幽江水,在习习秋风中,在江对岸的灯光还是头顶的点点星光的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好一派静谧的秋夜图.凉风令每一根神经都感受到不可言喻的抚慰. 2. 以前的我,常常和朋友们一起在家乡的湖边散步,晚风在那时,显的格外的亲切和洒脱!坐在湖边的半月亭里,随意着喝着凉粉,看着灯光映衬着点将台,虽然没有往昔的威武壮观,但是那种古色古香的独特感觉很容易的就让我进入到一种久违的洒脱随意的梦境里!湖面上,不时的飘悠着几只小船,给这个画面增添着一点动感!风里的我,很随意;雨里的我,很洒脱;这里的我,很眷念! 3. 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响。 无因得似灌园翁,十亩春蔬一藜杖。——陆龟蒙(唐) 4. 没有风的热情,哪有海的波涛。 接受风的洗礼,享受海的拥抱。 5. 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像个乡下姑娘,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 了凋敝的颜色,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晶莹透明。 6.描写江南美景的古诗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