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咏竹的宋词

1.关于咏竹的古诗名句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三、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摘自《樊川诗集注》新竹 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

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摘自《陆游诗集》第一册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诗竹) (三国)关羽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 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引多少骚人墨客。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满江河!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写赠琅环着意看。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 (明)李日华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题画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二)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摘自《清诗精华录》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摘自1988年《绝句千家台历》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2.从古至今,有很多咏竹的诗词,那一篇咏的最佳

觉得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出自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郑板桥)的《竹石》一诗。

郑燮画的竹子特别有名,《竹石》是他题写在画上的一首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雨打雷击,霜侵雪压,吃尽了千辛万苦,依旧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任凭四面八方的狂风吹击,也不会有丝毫的惧怕。

人就应当像竹一样,让每一次选择都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开始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拥有这种选择智慧的我们必将破土而出、直指云天。

全诗如下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参考资料:

3.苏轼和白居易的咏竹诗词(越多越好)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窗竹石【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别桥上竹【唐】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玩松竹二首【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东楼竹【唐】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唐】白居易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唐】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4.有关咏竹的诗词,三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

唯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竹,

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

5.关于咏竹的诗句

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6.求一首经典的咏竹诗词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本人非常喜欢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徐庭筠 《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其中非常经典的两句后人改作"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7.咏竹诗句大全

王安石《咏竹》 [ 2006-11-1 21:09:00 | By: 风雨行者 ] 0 推荐人怜直节生来瘦, 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 终随松柏到冰霜。

这是我从家里一个新买的花盆上偶然间看到的绝句。 咏竹的诗词历朝历代层出不穷,但大都直言挺拔之势,初次阅读还比较有感触,一旦看的多了,重复之余,不免觉的有些平淡。

而介甫先生一句一个转折,共三次。先说天生的不足,和后天环境的恶劣,很快便笔锋一转,强调竹子不甘堕落,勇于战胜困难,终成大器的品质。

仿佛让人领略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情,而就在瞬间已经历数次,真是耳目为之一新,印象自然深刻了。 这首七绝也跳出了常见的泛泛歌颂“松竹梅”三友的形式,成功的表现了作者作为伟大的改革家,所面对的巨大阻力这个情况,以及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

作文最难的就是如何恰如其分的表达出真情实感,而这首诗,堪称典范。 古往今来,咏竹诗是祖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林是诗歌的源泉,许多著名诗人均热爱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泽。写下丰富多彩的咏竹诗,流传我国诗坛。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小字灌朗,号半山老人,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人;幼年随父王益(县、州官)在江南各竹区度过;任官职后,在南方各地巡视,每见竹林,往往吟诗,因此写出不少竹诗。 他17岁时开始立志钻研学术,学以致用,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名列前茅。

嘉裙四年(1059年),他给宋仁宗赵祯上《言事书》;熙宁元年(1068年)奉诏至京师为相:二年,宋神宗赵顼采纳他的意见,实行新法。 。

8.求咏竹的诗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

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 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

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 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

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唐 韦式 竹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宋 陆游 东湖新竹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宋 陆游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清 郑板桥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 郑板桥 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 郑板桥 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 郑板桥 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 郑板桥 竹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 丘逢甲 题画 竹二首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明 李日华 竹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宋 朱子 谢刘仲行惠笋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宋 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南北朝 谢朓 咏竹诗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疎已密,风来起复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