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兵马俑”的诗句有哪些1、《古风·秦王扫六合》唐代诗人 李白 原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译文: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 天下兵器铸为十二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国内太平。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哦,那鲸鱼多么大啊,额头就有山丘大,呼吸时扬起的波浪势如云声如雷。 鱼刺一张开,青天看不见,有他们在海里,怎能到蓬莱? 徐芾用楼船载三千童男童女去寻仙药,至今没有回来! 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2、《兵马俑》 唐代诗人 李商隐 原文: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译文: 一字罗列,诚心守护着帝王陵寝,谁说人偶没有情谊。 3、《青玉案·秦俑怀古》明代诗人 宋义 原文:千秋功过谁评说?俑坑畔,心胸豁。 栩栩如生天下钺 ,威然风骨,阵容寥阔,犹见秦王悦。 译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千百年来有谁来评说呢?我站在秦俑坑畔,心胸赫然开朗。秦俑栩栩如生如同皇上的仪仗队一样,威风凛凛,阵容壮阔,此情此景我好像看见秦始皇喜悦满面。 4、《观秦兵马俑杂感》清代诗人 黄航诗 原文: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译文:坟墓下面绝对没有藏着匕首的刺客,又怎么需要三千兵马俑呢。 5、《七绝·秦兵马俑》现代诗人 龚启俭 原文: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 译文:在西行的潼关路上,兵马俑仍然忠诚的拥护当年的秦始皇。 2.关于兵马俑的诗句有哪些1.《兵马俑》李商隐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2.《青玉案.兵马俑》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 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3.《观秦兵马俑杂感》 郦山驱役血殷鞭,霸业蒸腾虑九泉。 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4.《绝句》 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 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然征战忙。 5.《绝句》 庞大恢弘世无双, 耗工费时难估量。 今人惊为天下奇,犹怨古人骂始皇。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3.关于兵马俑的诗句有哪些1.《兵马俑》李商隐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2.《青玉案.兵马俑》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 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3.《观秦兵马俑杂感》 郦山驱役血殷鞭,霸业蒸腾虑九泉。 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4.《绝句》 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 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然征战忙。 5.《绝句》 庞大恢弘世无双, 耗工费时难估量。 今人惊为天下奇,犹怨古人骂始皇。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4.关于兵马俑的古诗1、《观秦兵马俑杂感》清-黄航诗 原文: 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译文:坟墓下面绝对没有藏着匕首的刺客,又怎么需要三千兵马俑呢。 2、《青玉案·秦俑怀古》明代-宋义 原文: 千秋功过谁评说?俑坑畔,心胸豁。 栩栩如生天下钺 ,威然风骨,阵容寥阔,犹见秦王悦。 译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千百年来有谁来评说呢?我站在秦俑坑畔,心胸赫然开朗。秦俑栩栩如生如同皇上的仪仗队一样,威风凛凛,阵容壮阔,此情此景我好像看见秦始皇喜悦满面。 3、《题秦始皇兵马俑》 现代-许清泉 原文: 六国烽烟一扫平,人间无可再相争。 幽冥闻有称王者,未死先屯十万兵。 译文: 六个国家的烽烟一旦都扫平了,那么人间就再也没什么可争斗的了。地府的幽冥间有传有想称王的人,还没死就先屯十万兵。 4、《七绝·秦兵马俑》 宋-佚名 原文: 顿觉长安虎气扬,俨然将士戌疆场。 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 译文:来到长安突然就觉得长安虎气飞扬,就俨然像将士戌疆的战场。向西一路行至潼关道,仍然拥有当年秦始皇路过的风光。 5、《兵马俑》 唐-李商隐 原文: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译文:一字罗列,诚心守护着帝王陵寝,谁说土做的泥偶就并非不能表达这豪迈的情意。想当年,始皇架龙骑向北远离咸阳都城,来到渭水边列阵威慑,明光远扬。在芝罘射杀大鱼降服毒蟒,在泰山封禅刻石惹动天地雷霆。那里甘心在九泉之下,做个小鬼,且抖落这黄土一杯,再让这举世皆惊吧。 5.描写秦兵马俑的句子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 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 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 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 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 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 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 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 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 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 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 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 6.秦王嬴政诗词秦始皇嬴政轻生似芥,造墓焚书行酷法;纳谏如流,废封置县统乾坤。 注: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抗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如役狗,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而不衰,功莫大焉,故说他生性残暴,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他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的文字是如此的豪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的诗句是如此的快意。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忘了作者,应该是个明朝的官写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 《沁园春/雪》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六合已横扫,何须地下军?干戈区宇息,图匕梦魂惊。 嗣子鹿迷马,遗尸臭杂腥。徒凭黔首力,奇迹世无伦。 《咏秦始皇兵马俑》。 7.秦兵马俑相关图片、诗词、楹联、故事、传说诗词 兵马俑 一派诚心护帝灵, 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 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 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 抖落黄尘举世惊!青玉案*兵马俑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 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对联 王霸雄图,念往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长莺飞,看今朝枯木独冢,土掩千年孤独横批:千古江山上联:翻身不忘**; 下联:致富多亏兵马俑; 传说 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仍有千军万马陪伴自己。于是秦始皇准备搞大规模活人的陪葬,有大臣不愿看到这到这种残无人道路的做法,建议仿人的模样做成陶俑,既不会腐朽,又栩栩如生,后来就被采纳了。 资料 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1]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2] 。 8.关于秦兵马俑的名人名言有哪些1.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2. 不死的传说-秦始皇兵马俑一、不死的传说 3.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支军队,他们黑衣如铁、迅捷如风,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们令天下为之丧胆,为之变色。他们被称为虎狼之师。但事实上,他们比饿虎更加凶猛,比狼群更加团结。他们的军歌里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他们的事迹在千百年后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们留给我们的启示永远都如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闪闪发光。 4. 全世界都惊呆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以空袭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世界惊呼,海湾战争开创了人类战争史的新纪元。此时,在遥远的东方,一座巨大的穹顶形建筑里,一群古老的陶俑正在窃窃冷笑。他们庞大的军阵所构筑起的,正是这样一种作战体系:先用强劲、密集而且持续的弓弩压制住对手,骑兵迅速从两翼包抄,撕开对手的防线,然后由步兵长驱直入,完成那封喉的致命一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强弓换成了导弹,硬弩换成了飞机,战马换成了坦克,刀剑换成了机枪……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却没有改变,隐藏在进步背后的人欲没有改变,隐藏在文明背后的残忍没有改变。从西安火车站乘306路公共汽车向东30公里,便是闻名天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两千年前那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就静静的伫立在这里,静静的聆听着后人的评说。在各种各样的评说中,有这样几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人的话语尤为引人注目 5. “世界上已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雅克·希拉克如此说。 6.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基辛格如此说。 7. “这才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蒙代尔如此说。 8. 兵马俑们默默的站着,一如他们两千年来一直做的那样。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用说,时间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证明了他们的英勇,证明了那个时代的奢华,证明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智慧,也证明了人性的欲望与贪婪。 9. 公元前218年,大秦王朝始皇帝二十九年,河南博浪沙。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正行进在一条狭长幽深的山谷里。四下里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和马铃的细响。卫戎车队的士兵一个个神情肃穆,姿态威严,鲜亮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人一看便知都是帝国里最训练有素的精锐。为车队开道的是两辆黑色的马车,饰着斑斓的金银饰物和五彩的花纹。 10. 前面的一辆名叫立车,御手和乘人都站在车上;后面一辆名叫安车,有一间御车,御手坐在前御室,乘人坐在左右两侧开窗,后部留一单扇门的主室。两车分别控御着四匹骠肥体壮的骏马,马的额头上都戴着光彩夺目的金银络头,耸起的鬃毛在尘风中烈烈飘扬。突然,空中传来了异样的声音,像冬夜刺骨的寒风掠过破损的窗棂,像饥饿难耐的猛兽拼尽全力的冲刺,像旷野里冤魂发出的悲愤呐喊。 9.有关于秦始皇马陵兵马俑的诗歌兵马俑 驰骋了千年的古战场 如今在秦皇的脚下 埋葬了一代英杰的 英雄豪情 后来经过巧匠的雕琢 他们就屹立在打下的江山下 守候用血肉捍卫的城堡 屹立了千年 站成永恒的历史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轮回 成为历史的遗产 千万人观赏、模拜 他们的祖先 金戈铁马的一生 让世人咏唱 咏唱成千年的诗篇 路过你的身旁 望你 你渲染着秦皇的势力 高昂着头骨 却不知 尘世里为你年年 留作压金线的女人 依旧在等待 从战场归来的男人 要为她 走出坟墓中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