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是一部无解的情毒

1.《淡淡我对宋词的认识》 注:800字左右.

宋词起源于唐朝民间.叫"曲子词".后文人改为抒情诗样式,经五代渐成熟.还有诗余,乐府,琴趣的别称.特点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一.词分为三类:1.小令:58字以内;2.中调:59--90字;.3.长调:91字以上

二.调分为四类:1.单调:不分段;2.双调:分两段;3.三叠:分三段;4.四叠:分四段.后两种少用

三.1词牌与音乐结合成曲调名称;2.词牌与音乐脱离就成了填词的格式.3.词牌不是标题,与内容无必然联系.4.押韵对135句不严,对246句较严.5.词牌有800多种,常见的有100多种

四.两大阶段:1.北宋<;公元960--1127年>;2.南宋<1127--1279年>;风貌不尽相同这是搜的资料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2.求《我在宋词中等你》原文

曾经在漫天飘雪的季节里,在梦里看见了唐朝飘来的雪花,看见了那些伟大的诗人留下的华美篇章;而此时,秋末近冬。

于千年之后的这个傍晚;窗外,一缕缕清风卷起凋零的枯叶,上下翩翩起舞,在空中留下一道道凄美的弧线,然后静静地落下;是呀,这是秋天的景色。翻开书本,不经意间看见“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老范的这首《苏幕遮》漾起了那莫名的凄凄心情。

淡淡的几个字将那份淡泊宁静描写的如此生动,丝丝间竟如此美丽,如一缕微凉的秋风轻轻拂过脸颊,无限惬意。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当浮华烟云散去,宋词就宛如透过窗棂照进深深庭院的一抹斜阳,尽显大宋王朝的风华灿烂和悠悠遗韵。

宋词大多数以秋景为背景,徜徉于宋词间感受大宋的动荡、战乱、无奈;深深体会文人墨客从风花雪夜到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悲剧。这种情怀也许只能在秋意中慢慢的释放出来。

一直很喜欢宋词,花开,无声;花落,亦无声;流年,无绪;记忆,亦无绪;静静地凝望夕阳西下,无边的天际;读一首词,动一次心,任牵念在沉香间尽情舞动,无声无息。

一本宋词,一根香烟,思绪仿佛在一个个烟圈中游弋于大宋年代。

南北宋这两个朝代,真真应了一句千古名言,史家不幸诗家幸。于颠沛流离中,诞生了这不朽的文字。

在岁月的河滩,抓起一把沙,多少时光,像手中的细沙,轻轻地滑落而不留下痕迹;只有在风中沉淀下来的留在了手边,如同千年之后那一首首唯美的词。( 文章阅读网: )这些穿越了无数岁月的宋词,在后人看来是袅袅升华的一缕馨香;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两处闲愁;是梧桐细雨的绵绵忧伤;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愁绪;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光流逝;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怀;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愤慨;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焦灼。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开篇语。

而宋词有这样的境界。读宋词,触摸的是形象,品味的是意境;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律,有着特殊的乐感;宋词的魅力不在于华美绚烂的辞藻,而在于百转千回、真挚动人的情感,在于那些深藏于其中的生命体验。

我们能够不断地从中寻觅鲜活的心境,找到于己一样的影子。一层秋雨一阵凉,一瓣落花一脉香,一样流年自难忘,一把闲愁无处藏。

而在这个秋天的傍晚,终于能够与淹没在那些浣花词中的词人相遇;一丝丝暗香浮动,一股股豪情满怀;一缕缕轻烟细雨,一场场聚散离合;一段段柔情蜜语,一阵阵愁肠欲断;几经风花雪夜,几番豪情壮志,在宋词中无不淋漓尽致的显现出来。品着一首首、一阕阙,心灵之间的默契似乎早已没了千年的阻隔,只是静静地赏读,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

关于宋词的记忆。

先前是如画的词句,每一首词,都是一幅画。“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晏殊.踏莎行】”。后来慢慢长大,开始明白,每一首词,都会有一段心情。

才发现柳永“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的脉脉深情,苏轼“人生如梦”的豁达静然,稼轩“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的慷慨激昂。

.如今再读宋词,每一首词,都有一个故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好像看见了后主李煜的故国情怀。“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钗头凤】”好像看见了放翁和婉儿的凄凄惨惨。

.曾经,青春年少;多少时候,听雨窗前;多少时节,听雪松下;一盏孤灯,一本宋词,一纸,一笔,一人一夜一梦。如果我喜欢唐诗的大气光明,我也喜欢宋词的委婉清冷。

如果大唐是中国文化阳光普照的时代,那么两宋就是中国文化冷雨敲窗的时代。酒已冷,心未温,哀伤思恋,愁肠百转。

此中风情,几人能懂。如果非要把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那是不对的。

宋词就只有婉约。豪放派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宋词的婉约。

大江东去不是宋词的常态,去年春恨才是宋词的感觉。当然婉约不代表哀怨,婉约是可以风流的,是可以潇洒的,也可以有钱塘自古繁华的赞美,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骄傲,甚至可以有沙场秋点兵的当时激情。

如此,行走在宋词的词句里,就走进了宋词的烟雨中。读宋词,就会发觉每一阙词,都会言语;每一个字,都附着着情感;每一位词人,都会有一段故事。

在深邃天涯的时空里,我和他们都是一叶漂泊的小舟,永远都不会知道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千年吗?只是借着一种感觉,找到一处停泊的渡口,一起投宿在宋朝的某个不知名的客栈;也许是张择端画笔下的那个客栈?自此,就可以将那些遥远的记忆和故事,都藏在这册书里,即便是多年以后,就像观看一部古老的影片,依旧黑白分明,情节如初。在客栈的窗棂旁,看着萧瑟的季节;时光的纸签,在这个秋天的清凉里铺开;既有“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的凄然,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的豪气!推开房门,我寻。

3.求恶搞宋词

《江城子·葛军传奇》 :拿到 试卷透心凉,一紧张,公式 忘,似曾相识,解法却不详 ,向量几何两茫茫,看数列 ,泪千行。两小时后出考场 ,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 绩无脸见爹娘,待到老师发 卷日,去坟场,饮砒霜。 ———转载自网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青春作伴好还乡

问君能有几多愁,困了累了喝红牛

老夫聊发少年狂,且插梅花醉洛阳。不见年年辽海上,谁念西风独自凉。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宵苦短日高起,江州司马青衫湿。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

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

【满意请采纳,弓之力谢楼主】

4.都说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那么花间词是什么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①]这也可见选者态度客观,毫无私 温庭筠心。入选的作者也不限于后蜀一地。例如孙光宪虽是蜀人,却长期在荆州(今湖北宜昌)高季兴部下做官(926—963年),《花间》结集时他也不在成都,而他的词却被选了六十一首之多,仅次于温庭筠。其中有的词说到“木棉”和“越禽”,说到“铜鼓与蛮歌”,都是咏南方的风物,可见编选者的材料来源不限于成都一地,他和当时别处的文人也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花间集》当作某一地方作家的选集,而应该说,它是代表中国在第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百多年中新兴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歌的总集。北宋词人奉《花间集》为词的正宗,把此书的作品称为“本色词”,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事,故亦称“长调”;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花间集》所收,只有小令和中调而没有长调慢词。这倒并不是选者对小令有偏好,故摒弃慢词而不录,实在因为自晚唐至五代(甚至在北宋初年)慢词还没有发展出来。另外一个早期选集《尊前集》也是如此,只收小令和中调。

花间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贵尚含蓄,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另外,婉约词又是按词的风格对词的一种分类,一般与豪放词相对。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5.趣味猜谜

1、泳装(打唐诗一句) 【游子身上衣】 2、丢脸(打唐诗一句,首字为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 3、药丸(打唐诗一句) 【粒粒皆辛苦】 4、服(打唐诗一句,首字为身) 【身上衣裳口中食】 5、祝寿(打宋词一句) 【但愿人长久】 6、李逵对镜频叹息(打宋词一句) 【怎生得黑】 7、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无与伦比】 8、冰簟银床梦不成(打一成语) 【天良难昧】 9、月有阴晴圆缺(打一经济学名词) 【自负盈亏】 10、明月照我还(打一晚明文学家) 【归有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