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写出两句完整的“咏兰”的古诗词名句1、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卜算子·兰》宋代:曹组 译文: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2、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3、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咏幽兰》清代:玄烨 译文:兰花的姿容婀娜,叶子碧绿修长,风吹过来,就算身处幽谷里也难掩其香味。不因为被人摘取,就甘心作为配饰,因为它的品格不是由这个衡量的。就算无人欣赏,也默默地吐着芬芳。 4、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幽兰生前庭》魏晋:陶渊明 译文: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5、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译文: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6、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代:郑燮 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2.描写“兰”的气质的古诗词室有兰花不炷香.惟幽兰之芳草,秉天地之纯精. 唐代诗人杨炯曾有“惟幽兰之芳草、秉天地之纯精”的韵兰佳句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臣闻文子曰:“。爰暨三皇,实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懿纯。三代制作,。黍程盈畴,芳草依依;灵禾重穗,生彼邦畿,年登岁丰,民无。 然其君子中,梅有花而无叶,竹有叶而无花,菊有花而无香,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茎之奇色,存国色于天然。秉笔沉思,不由神驰八极,心游万仞,忘记现实和周围的一切,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最后说说如何欣赏兰花的神韵。 难怪古人有“一香压千红”、“寸心原不大,客得许多香”之说。通过那次赏兰让我领略了什么是兰花:这小小的兰草,原是花的精魂! 说到兰文化的首播者首推孔子。史载孔子历聘诸候,诸候莫能任,自卫返鲁,窘困于滑,励其弟子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谓然叹曰:“夫兰者为王者香。”自伤不逢时,乃止车援琴,托辞芗兰做《猗兰操》。其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孔子以兰以喻人德。表现了君子困扼之时,应如幽兰一样,以无人而芳的气节,不能为外界所动,要有我行我素,孤高素谈的美德。君子困窘之时正是其表现品德操守 有诗云“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其香也,微风送之,如游丝飘弥,源源不断、不浓不淡,幽而能远,近而不急,浮而不浊,沉而不浓,薄如甘醇扑鼻,徐徐袭人,沁人心脾,令人神怡,方不枉“香祖”之誉也 3.茶 花 古诗词形容茶花的古诗词很多,选取部分共享,示例如下: 1、《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唐】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2、《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唐】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月寒空阶曙,幽萝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芳根闷颜色,徂岁为谁荣? 3、《山茶花》 【唐】温庭筠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4、《山茶花》 【唐】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5、《山茶》 【明】归有光 虽是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6、《闽城岁暮》 【元】萨都剌 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 海外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 7、《浣溪沙· 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宋】辛弃疾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8、《山茶花》 【清】段琦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9、《十一月山茶》 【唐】 白居易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10、《白山茶》 【明】沈 周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11、《山茶》 【清】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12、《山茶》 【宋】陶弼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13、《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苏轼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14、《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15、《采茶曲》 【清】黄炳 正月采茶未有茶,村姑一队颜如花。秋千戏罢买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采茶茶叶尖,未堪劳动玉纤纤。东风骀荡春如海,怕有余寒不卷帘。 4.关于秋菊的古诗词《菊》:“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 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唐彦谦) 《菊》:“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 也销造化无多力,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李山甫)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徐夤) 《菊》:“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 《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 《菊》:“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罗隐) 《菊》:“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郑谷) 《菊》:“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无可) 《菊》:“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 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徐铉) 《白菊》三首(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白菊》三首(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菊》:“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 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许棠) 《白菊》:“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 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 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张蠙) 《对菊》:“九日不出门,十日见**。 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 《对菊》:“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齐己) 《对菊》:“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 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 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齐己) 《咏菊》:“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淑达) 《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霜菊》:“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席夔) 《霜菊》:“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 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 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 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无名氏) 《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王健) 《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李商隐) 《采菊》:“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 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 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李建业) 《折菊》:“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杜牧) 《咏新菊》:“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 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姚合) 《咏白菊》:“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罗隐)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忆白菊》:“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 《庭前菊》:“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韦庄) 《十日菊》:“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 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 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薛莹)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 5.形容茶的古诗词如下,望采纳: 《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试茶》(宋)陆游 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福。 睡魔何止避三舍,欢伯直知输一筹。 日铸焙香怀旧隐,谷帘试水忆西游。 银缾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 《睡起试茶》(宋)陆游 笛材细织含风漪,蝉翼新裁云碧帷。 端溪砚璞斲作枕,素屏画出月堕空江时。 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 门前剥啄不嫌渠,但恨此味无人领。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尝茶》(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6.带有“容”字的古诗词有哪些《尚书都堂瓦松》李晔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唐大飨拜洛乐章•禋和》武则天 百礼崇容,千官肃事。 灵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仪毕备。 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虚池驿题屏风》宜芬公主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徐氏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送神》包佶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 送迎灵驾神心享,跪拜灵坛礼容盛。 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 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 7.形容回忆的古诗词萧雨 萧风入九重,筝雨落凡尘 玉面噣笛赋,相思断魂吟 红颜吟 萧萧声声战鼓魂, 玉面沉鱼醉九州. 红颜如若名将命, 白发怎许显世尘. 纪念的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清明日龙门游泛 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张说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8.咏菊的古诗词名句一、关于咏菊的诗词很多,只选取部分,以飨读者,示例如下: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汉】刘彻《秋风辞》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唐】李商隐《菊花》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1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1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1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15、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16、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18、**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宋】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二、简介(节选):1、《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作者: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 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3、《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黄庭坚**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深秋的清晨,**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赏析: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9.比喻茶的古诗词1.《茶》 年代: 宋 作者: 厉文翁 海滨鱼盐胜耕稼,尝呼父老采丁宁。 江乡鱼茗尤逐末,为分利害别重轻。 拔茶种桑何苦口,崇阳因得良吏名。 2.《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卢祖皋 秋庭木落长莓苔,寂寞东岗菊自开。 惟有诗翁幽兴熟,每携茶具竹间来。 3.《茶声》 年代: 宋 作者: 李南金 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 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 4.《茶灶》 年代: 宋 作者: 刘边 仙人足戏剧,盘石留涡房。 紫阳此来游,与客煮茗尝。 青烟久消歇,白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蒙茸屐迹在,欲步不敢翔。 三吸此清冷,回首入空苍。 5.《尝茶》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6.《石桥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郑伯英 白发青衫故倦游,何人能办钓鳌钩。 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7.《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王翊龙 春霆发蕾抽新馥,榷吏穷搜不容粟。 是谁千金收寸芽,烹鼎车声绕斜谷。 白云飘落甘露椀,清风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负将军,空揽十年灯火读。 8.《陆羽泉茶》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甃石封苔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 唯余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9.《焙茶》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异荈云边得,山房手自烘。 颇思同陆羽,全觉似虑仝。 孤阅当先破,仙灵更可能。 蓬莱知远近,我欲便乘风。 10.《茶诗》 年代: 唐 作者: 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