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多义的古诗词

1.初中的古文所有的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 ——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 —— (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 —— (皆被绮绣) ③被子 ——(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 ——(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 ——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尽 ——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 —— (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 ——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 ——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 —— (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 ——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 —— 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 ——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 ——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锐不可当)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②敌人——(盖以谤敌《狼》) 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②慰问——(人皆吊之) 24.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①怎么——(恶能无纪) 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 ④征发——(发闾左遮戍渔阳)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⑦伯,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①凡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总共——(凡三往) 29.方:①方圆——(方七百里) ②长方形——(方以长) 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fēn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②恶,坏——(陟罚臧否) 33.夫:①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③丈夫——(夫鼾声起/罗敷自有夫) 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②搀扶——(出郭相扶将《衣兰词》) 35。拂:①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②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①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②好事,有福之事——(此何迭不为福乎) 37.富:①富裕——(苟富贵,无相忘) ②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②进而——(醉。

2.当在古文中的一词多义“当”字在古文中有几种意思

dāng①对着;面对.《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②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③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④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⑤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⑥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⑦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后序》:“北邀~国者相见.”⑧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⑩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操者.”⑾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南日.”⑿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陨首,结草.”⒀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续发人众.”⒁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焚汝庐,戕汝家矣!”⒂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①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②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意.”《芙蕖》:“群葩~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③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人.”④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⑤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药钱.”⑥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⑦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⑧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贤,后子孙必显.”【当路】⒈当权.⒉拦路.。

3.古代文言文一词多义

兵1。

兵器,武器 兵,械也。--《说文》2。

军队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3。

士卒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4。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5。

用兵策略,战略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6。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乘:1。

读shèng,计量单位,一车四匹马拉叫"一乘" 千乘之国2。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左传》3。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

汉·贾谊《过秦论》4。趁;利用(机会等)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

汉·贾谊《治安策》5。驱马驾车;驾驭 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6。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

清·姚鼐《登泰山记》7。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汉·贾谊《论积贮疏》从:1。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2。

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3。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4。

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5。介词,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6。

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

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出师表》4。

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

抵挡 锐不可当 故1。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2。

原因,缘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3。特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4。

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1。解体,离散 恐天下解也。

《汉书》2。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3。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

《战国策·燕策》4。解开 解带为城。

《墨子·公输》5。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唐·韩愈《师说》6。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7。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赵策》8。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

《南史》9。剖开 庖丁解牛10。

调和 排忧解难 绝:1。停,没有 群响毕绝2。

没有出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极 以为妙绝4。

非常 佛印绝类弥勒5。断 往来而不绝者 属:1。

类 忠之属也《曹亏论战》2。侪、辈 徒属皆曰《陈涉世家》3。

管辖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相同、相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5。

通“嘱”,嘱托 属于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遗:1。丢失的,遗失之物 道不拾遗。

--《史记·商君列传》2。死去的人留下的 深追先帝遗诏3。

读wei(四声)留给,给予 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4。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5。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汉书》6。遗忘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7。遗留 因遗策。

--汉·贾谊《过秦论》族:1。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书·尧典》。2。

箭头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说文》。3。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韩愈《师说》4。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5。

灭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宫赋》6。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7。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何:1。什么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2。

怎么样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3。

通"荷"。背,扛,担。

4。副词 开国何茫然《蜀道难》5。

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6。

谁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7。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论语》8。盘问,诘问 陈列兵而谁何。

--《史记·秦皇纪》9。通诃(呵)”谴责;呵斥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

《新唐书》10。甚;多么 水何澹澹。

曹操《步出夏门行》11。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乎:1。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2。

相当于“吗” 可乎。--《列子·汤问》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

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5。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6。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韩非子》7。于;在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8。从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9。因为;由于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10。按照;根据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礼记》11。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12。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汝识之乎 呼,终于完了~。

4.古文常用词类或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 实弹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 老子 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 丈人 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用说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的地方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 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此,在这上 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 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出来给……看 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进,进献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 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横行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关切、问候 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现在中原地区 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 不超过 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势形成 从事 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官名 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刚刚开始。

5.古诗文中“可”字的一词多义

可:(1) (会意。

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

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2) 许可;同意;准许 [approve;permit;allow]可,许可也。——《广韵》去不我可。

——《诗·小雅·何人斯》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陈寿《隆中对》(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4) 能够;可以 [can;may]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可与俱。

——《史记·魏公子列传》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可治。

——汉· 贾谊《论积贮疏》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可不可乎?——明·宋濂《看松庵记》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袁可立)一览,立得籍甚。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6) 值得,堪 [be worth doing;need doing]可爱者甚藩。

——宋· 周敦颐《爱莲说》(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8) 相称;适合 [accord with]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make]。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11) 应当,应该 [should]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

——《史记·陈丞相世家》(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13) 病痊愈 [recover (from an illness)]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

——《水浒传》〈形〉(1) 善,好 [good]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correct;right]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

——《韩非子》(3) 适当[appropriate;due;fit][驴]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5) 满的 [full]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

——《儿女英雄传》〈副〉(1) 可是;却 [but]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 元· 关汉卿《窦娥冤》(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3) 大约、近似 [about]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5) 就,便 [at once;right away]。

如:可便(便,就)(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used to form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7) 岂,难道 [as,used in written language,usu.before a negative word to form a rhetorical question]。

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8) 表示程度 [used to express high degree]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10) 表示久望而获 [used to indicate that sth.has been long awaited]。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11) 无义。

语助词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12) 表被动的助动词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3) 另见 kè。

6.常见文言诗词一词多义6~10

6、舍:(1)屋舍俨然 房屋(2)便舍船 丢弃(3)太守舍去 离去(4)舍其文轩 舍弃 7、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2)固以怪之矣 本来,原来 (3)吾义故不杀人 坚决(4)汝心之固 顽固,固执(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一定,必定8、加:(1)万钟于我何加焉 好处(2)大王加惠 施及(3)弗敢加也 虚夸(4)既加冠 戴(5)而山不加增 更加9、得:(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2)得其船 寻到,找到(3)得无异乎 能够(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体会(5)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以,能够10、故:(1)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2)温故而知新 旧的(3)故虽有名马 所以(4)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5)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6)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

7.初一到初二文言文古诗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意谁有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

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

【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

((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

【古义】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

【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

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

(《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

【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