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末代皇帝的诗句

1.写溥仪 诗词

游长春溥仪伪皇宫留咏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

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

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题溥仪阅兵台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

孤人梦(新韵)

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

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

1964年4月11日,全国政协遵照政协主席**的指示,安排末代皇帝溥仪一行参观了井冈山。4月,杜鹃刚刚绽蕾开花的井冈山,迎来了溥仪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参观团的成员们,都是过去赫赫有名的人物——任过国民党战区司令、兵团司令的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等,还有声名仅次于戴笠的康泽、沈醉诸人。这批由文史专员组成的“南下参观团”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陈此生带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党、政、军、政协等的热情接待。4月12日,参观团第一站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参观。溥仪首先向矗立在哨口工事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行了一个礼,然后默读了纪念碑上镌刻着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当听完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介绍后,他深有感触,随即吟诗一首: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顾间。

参观完哨口工事,溥仪一行又来到了当年**、**和红军战士挑粮上山时休息的地方——黄洋界荷树下。望着那棵枝繁叶茂的荷树,溥仪感慨万千,诗兴大发:

伫仰当年大树风,甘棠遗爱古今同。

“五同”毕竟今逾古,六亿人民仰慕中。

实地参观井冈山,参观团的成员深受教育,溥仪回到井冈山宾馆后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参观团全体成员请溥仪代表大家执笔书写参观感言,溥仪欣然答应,用工整的楷书在红纸上写道:

感谢书

我们这次来井冈山参观,承博物馆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井

冈山革命斗争的经过,通过参观访问,更了解到当年艰苦斗争的

情形和反动派军队的极端残暴、伤天害理的种种罪行,这对我们

是一次具有极为深刻教育意义的学习。

又承井冈山宾馆全体同志对我们热情招待、殷勤照顾,使我们深为感奋。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三日。

溥仪书毕,首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范汉杰、郑庭笈、冯孜娟、楼亚隽、马招强、许长林、王子衡、李以匡力、丘文升、孙从真、罗历戎、曹秀清、杜聿明、李念淑、杜建时、溥杰、沈醉、廖耀湘、宋希濂、易吟先、宋伯兰、董益三、杨伯涛、罗启芝、贾毓芝、郝福芝等共计28人,逐一亲笔签下自己的姓名。

2.末代皇帝溥仪有一首诗是描写他平生的,是哪首诗

《火龙》——爱新觉罗·毓嶦

未驭飞龙出鼎湖,升遐南陆祝融俱。

溯自赢秦二百主,惟有末帝卜离居。

忆昔冲龄初践祚,才及三载易灵符。

辫帅辫兵何灭裂,龙旗七曜落城隅。

紫禁城中家天下,封爵赐谥圣恩沽。

一日煤山忽传警,扫地出门待须臾。

獭鹯之驱自兹始,亡羊何怨多歧途。

人间秃翁只遗臭,手持帝子赠狼狐。

暂寄东邻差安妥,却将饮鸩作醍醐。

津门七载似韬晦,窥机伺变复皇图。

蓬山岂是多仙子,黑水白山久觊觎。

贪心未敢蛇吞象,遂牵傀儡作伥菟。

一身已成千古恨,万姓流离遭毒荼。

仰人鼻息十四载,五年绝域困囚徒。

天翻地覆慷慨以,洗心重读人之初。

胜国之君不卒数,自食其力古所无。

现身说法毖于后,四载精勤纪成书。

天不假年初耳顺,浩劫何人赙束刍。

拨乱反正重哀悼,八宝山下哀荣殊。

蜡炬成灰泪未干,泪沾六马自达车。

君不见今日永宁山上西风紧,可怜秋月一茔孤。

作者:

爱新觉罗·毓嶦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子,写下《火龙》这首七言诗,为溥仪的一生作了概括。

原文赏析:

全诗在最尾用了李商隐的诗来作总结,这里用的是反用。原来有一位姓张的山东老哥,当上了香港老板,到内地来投资,就相中了河北易县西陵这个地方,在光绪皇帝的崇陵后边买了一块地,有百把十亩,建了个“华龙陵园”。有人替他出主意,把溥仪的骨灰埋在这里,一定能够招人。经过熟人的介绍,认识了李淑贤,怎么谈的条件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溥仪的坟墓给选了两个穴,给李淑贤留了一个,盖了三个坟头,一大两小,另外一个小的是为了葬谭玉龄。修溥仪的坟墓,当然是不用李淑贤掏钱了,就在1995年1月26日这天,李淑贤捧着溥仪的骨灰,乘坐的是编号为626的马拉的车只自己一人到了陵园,葬在了华龙陵园。李淑贤对蒲仪很忠贞也非常思念,祭奠蒲仪的蜡烛都燃尽了李淑贤的泪水还没干。“六马”:指的是拉李淑贤乘坐的车的编号为626的马。尽管李淑贤是自己乘马车去的,却是走了一路哭了一路。溥仪移葬在电视和报纸上都报道过,只有李淑贤一个人抱着骨灰盒,没有其他的家属前来送葬,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反对把溥仪的骨灰由八宝山公墓移走。

“君不见今日永宁山上西风紧,可怜秋月一茔孤”

永宁山:光绪崇陵后边的山叫永宁山。 茔:坟墓,

谭的骨灰现在在长春伪皇宫,1997年6月,李淑贤因患癌症在北京不幸逝世了。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淑贤病危时也许想起了,只有她一个人抱着骨灰盒去了华龙陵园……最后,留下的遗言大意是,溥仪当了半辈子的傀儡了,死后我不能再让他当招牌了,我的骨灰坚决不要和溥仪葬在一起,我要去八宝山人民公墓。所以,诗的结束句是:“可怜秋月一茔孤”。

从皇帝到公民,溥仪的一生辉煌过、堕落过,最终归于平凡。这一切或许都不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由于时代的裹挟。全诗一一道尽。

3.介绍一下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 宣统帝溥仪 清朝十二帝中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宣统帝溥仪。

15岁的溥?y处在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两支血缘的交叉点上,因此被慈禧选作大阿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训政。

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同荣禄作了上述对话后,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溥?y入继穆宗同治为嗣,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

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y恭代皇上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 废储慈禧预定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举行光绪禅位典礼,改年号为“保庆”。

但京师内外,议论纷纷。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烈愿鞴Ê褂幸煲椋髦质屏σ卜炊裕ㄒ榇耸峦V埂2痪茫搴屯攀缕穑劁趔菩乓搴屯牛衔ْ搴屯攀恰耙迕瘛保皇恰奥颐瘛薄N逶拢劁羧巫芾砀鞴挛翊蟪肌H毡臼构菔榧巧忌奖颉⒌鹿せعÊ箍肆值卤簧保搴屯盼Чザ½幻裣锸构荨F咴拢斯ؾ凭┦Γ褥º笸庑鞯纫恍形魈樱劁簟?y父子随驾从行。

慈禧逃到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十二月,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爵位,戍新疆。

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等回銮。途中,以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其子溥?y不宜做“皇储”,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

溥?y归宗,仍为载漪儿子。另以醇亲王奕第六子载洵为奕后。

后来溥?y生活落魄,死得很惨。 这出“大阿哥”的闹剧刚收场,溥仪继位的正剧又开场。

再立《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皇太后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兼承光绪皇帝为嗣。 后一天,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崩于西苑仪銮殿。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

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 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

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

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

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 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

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第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 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

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溥仪的外祖父荣禄。 荣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

荣禄曾因贪污罪,险些被肃顺处斩。后花银子买了个直隶候补道。

同治初,荣禄为慈禧的亲信,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帝死,光绪即位。

慈禧遇到难题:将来新皇帝的儿子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 这为慈禧提供了解决上述关系的方案,很讨慈禧喜欢。

光绪元年(1875年),荣禄兼步军统领,后擢工部尚书。二十年(1894年),任步军统领。

疏荐袁世凯练新军。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二十四年(1898年),兼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出卖机密、通过荣禄奏报慈禧太后。

当时任步军统领的荣禄,奉懿旨捉拿康有为与梁启超、斩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西逃回銮后,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

荣禄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清史稿·荣禄传》记载:“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

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

”荣禄之女,常入宫中,慈禧喜爱,认作养女。慈禧将她指配给载沣。

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儿子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载沣有两位福晋,共有四子。嫡福晋姓苏完瓜尔佳氏,名幼兰,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之养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载沣完婚,生有两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生)。

侧福晋邓佳氏,民国二年(1913年)完婚,生有二子:三子溥,早殇;四子溥任,后改名金友之,民国七年(1918年)生。 从上可以看出: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是亲胞妹的儿子,大阿哥溥?y是亲侄女的儿子,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

这表明慈禧在爱新觉罗宗室中,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之人,一代大清兴亡,系于懿亲宫闱! 虽然两代醇亲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但两。

4.末代皇帝的年号是什么

末代皇帝溥仪~年号"宣统" 关于皇帝的年号: 入关前: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年号"天命"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年号"天聪"和"崇德" 入关后: 世祖章皇帝福临~年号"顺治" 圣祖仁皇帝玄烨~年号"康熙" 世宗宪皇帝胤禛~年号"雍正" 高宗纯皇帝弘历~年号"乾隆" 仁宗睿皇帝?琰~年号"嘉庆" 宣宗成皇帝?F宁~年号"道光" 文宗显皇帝奕詝~年号"咸丰" 穆宗毅皇帝载淳~年号"同治" 德宗景皇帝载??~年号"光绪" 末代皇帝溥仪~年号"宣统" 一共是十二位皇帝十三个年号 慈禧老公是文宗显皇帝奕詝~年号"咸丰"。

5.溥仪简介

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之侄,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先后死去。

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由其父载沣摄政。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巨浪席卷全国。

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从此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政权。

按袁世凯拟定的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变”,“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并“暂居宫禁”,因而溥仪退位后,故宫内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念念不忘复辟,1917年7月1日,他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宣布复辟。

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7月12日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接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占领北京。

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限令“即日移出宫禁”。第二年,溥仪潜入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护持下去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导演下,当上伪满洲国的所谓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皇帝,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 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逃往日本途中于8月17日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他释放。随着溥仪的立场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他由皇帝被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

1964年,他担任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出现了许多末代皇帝。

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落个好下场。唯有溥仪例外,以公民的身份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的美好时光。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和李淑贤女士在1962年4月30日结婚,建立了新的美满家庭。一位外宾曾经问他:“你不以为过去当过皇帝而有自豪感吗?”他答道:“皇帝,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自豪的是我今天成了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新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罪恶的病魔——肾癌就潜入他的身体,使他在1967年10月17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60岁。 。

6.盛唐时对皇帝的评价的诗句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

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

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

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

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

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

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

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

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

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