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风的诗句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刺客列传》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宋 陆游《钗头凤》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无题》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晓》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 令狐楚《少年行》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 杜甫《赠花卿》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分类诗句(风、云、雪)蕉雨居士 发表于 2006-3-23 12:54:00关于“风”的诗句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有关风的古诗《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杨柳岸,晓风残月 吹面不寒杨柳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风不度玉门关 风潇潇兮易水寒 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仰彼朔风。 用怀魏都。愿骋代马。 倏忽北徂。凯风永至。 思彼蛮方。愿随越鸟。 翻飞南翔。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初闻澒洞怒涛翻,徐听骖驔战马奔。 纸帐蒲团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 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苹叶微风动细波。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羣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露华摇有滴,林叶袅无声。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 我登少城门,四顾天地接。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东冈竹千竿,大者围过尺,微风生其间,萧萧戛寒碧。 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 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 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 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 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 朝暗翳白日,暮重压厚坤。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 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 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 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 有林时杳杳,无树暂萧萧。慢逐清烟散,轻和瑞气饶。 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微风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 同云幕幕,狂风浩浩,激就六花飞下。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 青海风,飞沙射面随惊蓬。 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西驰南走有何事,会须一决百年中。 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 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 草色微风长,莺声细雨和。 微风簌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 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 搏禽俊鹘横空去,卷雨狂风掠野来。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寒风凄紧雨空蒙,舍。 3.描写风的古诗词诗词: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仰彼朔风。 用怀魏都。愿骋代马。 倏忽北徂。凯风永至。 思彼蛮方。愿随越鸟。 翻飞南翔。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初闻澒洞怒涛翻,徐听骖驔战马奔。 纸帐蒲团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 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苹叶微风动细波。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羣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露华摇有滴,林叶袅无声。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 我登少城门,四顾天地接。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东冈竹千竿,大者围过尺,微风生其间,萧萧戛寒碧。 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 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 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 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 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 朝暗翳白日,暮重压厚坤。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 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 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 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 有林时杳杳,无树暂萧萧。慢逐清烟散,轻和瑞气饶。 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微风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 同云幕幕,狂风浩浩,激就六花飞下。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 青海风,飞沙射面随惊蓬。 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西驰南走有何事,会须一决百年中。 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 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 草色微风长,莺声细雨和。 微风簌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 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 搏禽俊鹘横空去,卷雨狂风掠野来。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寒风凄紧雨空蒙,舍北新丹数树枫。 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急雪打窗飞砾细,狂风卷野怒涛翻。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微风不动天如醉,润物无声春有功。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 天青无云星错落,大风忽自西南作。寿藤老木不自全,门外岂容存略彴。 翁媪惊呼儿女泣,屋瓦飞空吁可愕。巢倾共闵乌鹊死,空黑还疑鬼神恶。 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腐儒自笑独耐事,一灯荧荧犹读书。 微雨微风隔画帘,金炉檀炷冷慵添。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 渔父。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归暮。 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微风生青苹,习习出金塘。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微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 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微风故。 4.带风的诗句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荆轲刺秦王》)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李白《春思》) 风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 (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5.描写风的诗句1、《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6、《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7、《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9、《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21、《冬夜》【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下雪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今年冬天特别冷,雪下的有两尺多厚。 早晨起来,风门都推不开。而天上大块大块的乌云,像瓦一样,堆叠在一起。 鹅毛大雪还在继续下着,看起来老天爷真要把天地间的空间填满。那山上地下全盖上一层厚厚的白被子,天地连在一起,白茫茫地看起来怪美的。 冯德英《苦菜花》 白雪像小银珠,像小雨点,像柳絮杨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好像在雾中,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 我踏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耳边飘来絮絮叨叨又自豪的声音:“瞧我来了。” 潘凯华《啊,白雪》 天气阴沉沉的,雪花成团的飞舞着。 本来是荒凉的冬天的世界,铺满了洁白柔软的雪,仿佛显得丰富了,温暖了……这时每株树上都积满了白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宗璞《红豆》 春雪 雪花悄然地飘落着。 那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又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苍茫的夜空中颤动、沉浮、荡漾。神情是那样怡然,变幻是那样神奇。 田静仿佛觉得有一只白色的巨翼正在冥冥之中掩过大地,不知不觉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温暖的春雪没有一丝寒意,悠然的雪花反而给这早春的夜晚带来一种诗意的宁静。 季宇《雪花,静静地飘》 半城烟户,参差的屋瓦上,都还留有着几分未化的春雪……更还有高戴着白帽的远近诸山,与突立在山岭水畔的那两枝高塔,和回流在兰溪县城东西南三面的江水凑合在一道,很明晰地点出了这幅再丰华也没有的江南的雪景。 郁达夫《出奔》。 6.描写关于大风的古诗(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代:李峤《风》 白话译文: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两汉:刘彻《秋风辞》 白话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4)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唐代:李白《北风行》 白话译文: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5)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宋代: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白话译文:狂风像发怒一样想要拔起树木,暴雨想要掀起屋。 (6)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黄庭坚(宋代)《大风》 白话译文:北边的风不心疼是江南的客人,更加有力从破窗户吹向客衣。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白话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白话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7.关于风的古诗词全部《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 (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 (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 (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2009-4-16 13:15 回复 守_风 12位粉丝 2楼大风 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大雷口阻风 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步虚---- 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 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 风不鸣条 唐 卢肇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 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 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 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2009-4-16 13:17 回复。 8.关于风筝的古诗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3、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清·吴友如《题画诗》 译文: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 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译文:小孩子成群结伴,穿着红裤子放起风筝,提着风筝线怒骂老天爷:人人都夸奖你春天来得早,你为啥不起一阵春风把我的风筝送上天。 5、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唐·高骈《风筝》 译文:那音调模糊成曲勉强能欣赏,但不久又奏出另一种声调。 扩展资料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参考资料:风筝-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