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蒹葭的句子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又是蒹葭苍苍的季节。弯弯曲曲的小河畔,白色的花絮从浅褐色的芦苇上,轻轻的飞舞,幽幽的飘落。河面上几分静谧,几丝忧伤。 薄雾升起来,在小河的水面上,像一条乳白色的丝带,轻盈的飘起来 李群玉 【青鹢】 独立蒹葭雨,低飞浦屿风。须知毛色下,莫入鹭鸶丛。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陆龟蒙 【和袭美钓侣二章】 一艇轻撶看晓涛,接抛下漉春醪。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王昌龄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嘉佑 【过乌公山寄钱起员外】 雨过青山猿叫时,愁人泪点石榴枝。无端王事还相系,肠断蒹葭君不知。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张乔 【春日游曲江】 日暖鸳鸯拍浪春,蒹葭浦际聚青苹。若论来往乡心切,须是烟波岛上人。 杜荀鹤 【旅怀】 蒹葭月冷时闻雁,杨柳风和日听莺。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声。 李中 【放鹭鸶】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薛涛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韩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薛能 【夏雨】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齐己 【湖西逸人】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君能许邻并,分药劚春畦。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李嘉佑 【送李中丞、杨判官】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李嘉佑 【九日】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苹。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钱起 【送唐别驾赴郢州】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卢纶 【送朝长史赴荆南旧幕】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 卢纶 【送永阳崔明府】 鹤唳蒹葭晓,中流见楚城。浪清风乍息,山白月犹明。废路开荒木,归人种古营。悬闻正讹俗,邴曼更知名。 李端 【山中期吉中孚】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李端 【送友人宰湘阴】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太傅怜群从,门人亦贱回。入官先爱子,赐酒许同杯。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司空曙 【送卢使君赴夔州】 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政成知变俗,当应画轮车。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峡州】 峡口巴江外,无风浪亦翻。蒹葭新有雁,云雨不离猿。行客思乡远,愁人赖酒昏。檀郎好联句,共滞谢家门。 2.蒹葭中描写恋人间艰辛与漫长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3.古诗词中哪些化用了蒹葭中的诗句吴文英《踏莎行》中的“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孟郊《古别离》“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