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欢乐的诗句《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 莺啼燕语报新年唐·皇甫冉《春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逝去。屠苏:屠苏草浸泡的。 曈曈:太阳初升时的光景。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挑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驱鬼压邪。 后以桃符为春联的别名。宋·王安石《元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意谓一年过去, 除旧布新。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比喻绚丽多彩的花灯烟火。星桥:桥上满缀花灯,远看似布满星星。 铁锁开:桥上打开了铁锁。此写正月十五夜景。 唐代有宵禁制度,夜晚桥上禁止通行,正月十五夜特许开锁放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象千树花发。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拓:又名黄桑,茎皮可造纸。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的仪式。 唐·张演《社日村居》(又作王驾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社:指春社。宋·晏殊《破阵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古代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前两天,家家禁火,故名寒食。 汉宫:指唐宫。传蜡烛:寒食禁火,唐制特许宫中可以举火,燃烛传火以赐近臣。 唐·韩雄《寒食》宠柳娇在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宠柳娇花:受到人们宠爱的花木。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两天。 宋·李清照《念奴娇》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泥新:燕子衔泥筑新巢。 宋·毛滂《蝶恋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断魂:形容内心极度凄楚纷乱。 唐·杜牧《清明》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子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已《蝶恋花》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武《浣溪沙》清明后。风流万缕亭前柳宋·周邦彦《渔家做·般涉》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龙蛇蛰:雷声震醒了蛰服土中的龙蛇。 草木柔:草木受雨滋润都转为柔绿之色。宋·黄庭坚《清明》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白下: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北,又名白石坡。 郭:外城。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限《积雨》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此宵:指农历七月七日,传说此夜牛郎、织女二星在银河相会。唐·白居易《七夕》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屈指:屈指可数,比喻临近。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唐·皇甫冉《寄权器》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酩酊:酒醉。佳节:旧俗九月九日登高,即重阳节。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满城风雨近重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宋潘大临《致谢无遗书》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有没有描写快乐开心的诗句比如:弯钩圆月,猩红纯白.余香萦绕,一曲额.妙趣横生的谐音联 汉字中有很多读音相同、相近而意义迥然不同的谐音字.巧用谐音字创作的谐音联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共显式.对联中出现同音字.娃挖蛙出瓦; 妈骂马吃麻.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1组谐音字.移椅倚桐同玩月; 点灯凳阁各攻书.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2组谐音字.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3组谐音字.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饮酒.“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也有用韵母相同、相近的字创作的谐韵联: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单显式.与对联中某些字谐音的字并不出现,借助谐音关系表达双关意义.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金圣叹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上联“橹速”与“鲁隶”、“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为另一人所对,“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敢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此联为戏谑之作,上联为一人所出,“对锯”与“对句”谐音;下联是另一人反唇相戏,“出蹄”与“出题”谐音.。 3.描写人们心情高兴的诗句要古诗的,是要非常欣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①彩云间, 千里江陵②一日还③.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简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唐代诗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孟郊,以诗名闻,未及第时,作《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哀怨清切.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则作此诗.由“昔日龌龊”到“春风得意”,自然是纵马长安,在春风中游杏园、雁塔题名。 4.形容高兴的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卜算子(王观)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僧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赞同51|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