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有关陕西的古诗写出包含陕西风土景致的诗,三句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南山低对紫云楼,翠影红阴瑞气浮.一种是春长富贵,大都为水也风流.争攀柳带千千手,间插花枝万万头.独向江边最惆怅,满衣尘土避王侯.李山甫《曲江二首》其一菖莆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 中,共惊云色带微凤.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蒙蒙.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卢纶《曲江春望》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琼镌狒 绕觥舞,金蹙辟邪拿拨鸣.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林宽《曲江》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杪,鸥鹭下沙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暂空.何人赏秋景,兴与此时同?。 2.描写陕西风光的诗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关中言怀 【唐】黄滔 三秦五岭意,不得不依然。 迹寓枯槐曲,业芜芳草川。 花当落第眼,雨暗出城天。 层阁浮云外,何人动管弦。 关中言怀 【唐】黄滔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 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 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 晚春关中 【唐】黄滔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3.描写陕西景色的现代诗歌情系陕西 yunzhongjiao 我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 在这里成长 在这里读书 在这里做着美好的梦 毕业后 离开了家乡 在角落里流浪 思念时时带我回到美丽的陕西 气势恢弘的兵马佣 华贵典雅的华清池 以险为名的华山 雍容华丽的大唐芙蓉园 古典神圣的明圣宫 一次次在我的梦里浮现 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可亲可敬的陕西人 让我在梦里一遍遍念叨 祝愿你们健康快乐 每天象弥勒佛一样 笑呵呵 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4.描写三陕美景的诗句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5.贾平凹描写陕西的诗句(一) 霞染山河色,乱云天地倾。泉台鼙鼓动,惊起老秦兵。 (二) 赤日柏油路,无风热浪推。灞桥人道是,不见柳丝垂。 (三)秋辞长安吟留别兼和大哥 才识长安好,匆匆辞古都。灞河清浅处,柳下晚风书。 去年去西安旅游,写了三首五绝,看看合用不 赞扬陕西的古诗和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汉中行》宋 黄裳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 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 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 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 飞刍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 十有八九归徵求。军前输米更和籴, 囊括颗粒无乾糇。棱棱杀气森平原, 虽食我肉不敢言。阵马如云动雷电, 戈戟摐撞相腾喧。口边夺食与马啮, 马饱人饥无处说。大吏明知但吁叹, 百姓俛首当擭窃。天高日薄炊烟冷, 村落萧条往来绝。君莫问我汉中连年事, 肝膈难言眼流备。似闻今年春, 关外四五州。岁饥人无食, 饿者颇亦稠。蕃人欲寇边, 此事信有不。时涂苟如此, 人生不如死。死即万事休, 生则何时已。语多情极辞转哀, 野风飒飒吹黄埃。荒村相对两呜咽, 收泪问我方来。作官骑马不易得, 具与天子怜婴孩。老翁已老死不惜, 家有儿孙方戢戢。愿群富贵为爱惜, 莫教还似翁今日。 《归次汉中境上》宋.陆游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6.贾平凹描写陕西的诗句<长安行>(一)霞染山河色,乱云天地倾。 泉台鼙鼓动,惊起老秦兵。(二)赤日柏油路,无风热浪推。 灞桥人道是,不见柳丝垂。(三)秋辞长安吟留别兼和大哥才识长安好,匆匆辞古都。 灞河清浅处,柳下晚风书。去年去西安旅游,写了三首五绝,看看合用不 赞扬陕西的古诗和名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汉中行》宋 黄裳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 椎牛酾酒不得饱,飞刍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 军前输米更和籴,囊括颗粒无乾糇。棱棱杀气森平原,虽食我肉不敢言。 阵马如云动雷电,戈戟摐撞相腾喧。口边夺食与马啮,马饱人饥无处说。 大吏明知但吁叹,百姓俛首当擭窃。天高日薄炊烟冷,村落萧条往来绝。 君莫问我汉中连年事,肝膈难言眼流备。似闻今年春,关外四五州。 岁饥人无食,饿者颇亦稠。蕃人欲寇边,此事信有不。 时涂苟如此,人生不如死。死即万事休,生则何时已。 语多情极辞转哀,野风飒飒吹黄埃。荒村相对两呜咽,收泪问我方来。 作官骑马不易得,具与天子怜婴孩。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儿孙方戢戢。 愿群富贵为爱惜,莫教还似翁今日。《归次汉中境上》宋.陆游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7.急呢、一、西安碑林对联 周秦汉唐文武圣地 钟声鼓瑟声闻于天 二、骊山明圣宫对联 临仙神往尘世飞天外 入境情真景满胸怀 三、黄帝陵轩辕廊对联 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 四、黄帝陵诚心亭对联 院内千秋柏祥云浮紫阁 亭中诚心人喜气绕朱轩 诚心圣地人文祖 心寄神州儿女情 五、大雁塔楹联 秒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光被万劫众生 胜地自西来,竹杖四春特开千载梵境 大雁塔底层四个门洞两侧分别有一幅砖雕对联。 按照南、西、北、东的方位如下: 宝舟登彼岸 妙道辟法门 西极引法雨 东垂布慈云。 8.描写西安景色的句子,最少三条,字数不超过50.四季不限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著名的古都型旅游胜地。 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作为副省级城市和陕西省省会,西安还是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11年**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安被定位为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