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冬至吃饺子的诗句

1.冬至吃饺子七言诗

冬至饺子打油诗(一)

案板方方刀光寒,或菜或肉剁成馅。

面团圆圆杖下扁,筷子取馅面中填。

巧手捏出玲珑褶,皮薄馅大锅不沾。

山西陈醋山东蒜,饺子浮沉几人馋?

冬至饺子打油诗(二)

动冻纤指玲珑褶,或蒸或煮诱人涎

温暖乡屋香飘远,再蘸陈醋不一般

冬至饺子打油诗(三)

北方冬至包饺忙,冬至南方熬高汤

若要一年不生病,快找名医下膏方

冬令进补是时尚,别忘祖宗烧点香

阴阳调和很重要,阖家幸福都无恙

冬至饺子打油诗(四)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纪念医圣张仲景,千年习俗又流传。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2.冬至,吃饺子作文

还在儿时就知道冬至这天必吃饺子,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记得妈妈的那句话: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那个年月饺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况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来可以有饺子吃了,这是我家的传统习惯一直沿续到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程,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不断的被国民所认同和传承。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民间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辞官回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的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来求药的每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妖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医圣张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今人们讲究进补养生保健,在严冬季节里进补是多数人的选择。从中医养生方面讲,冬令进补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开始。

民间早就有“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九九歌》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3.描写冬至的诗句有哪些

陆游有《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杜甫有《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白居易有《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俗话说,“冬至如年”。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

据考,远在周代便以十一月(农历)为正;秦沿其制,以冬至日为岁首,称为“过小年”;到宋代以后,冬至已成为祭祖的节日。 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等民间风俗,至今仍有流传。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在冬至这一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多首冬至诗,其中一首《小至》影响很广,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当时冬至的天气、物候和风俗,诗人身在异乡,其冬至事物却与故里差别不大,虽有乡愁却不浓重。

尤其是第三个联句,已成为后世过冬至时常贴的一副对联: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而杜甫的另一首《冬至》七律诗,心境则与前一首完全不同。 时处“安史之乱”,诗人在外飘零,思念故都长安,逢节更加感时伤物,诗中充满悲情: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诗,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逢节有感而作,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冬至日深切的“佳节思亲”之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宋代诗人陆游的五绝《辛酉冬至》诗中,反映了诗人在冬至节时对自己年老家贫的叹息,但从诗中也可看出,古人对待冬至有如过年的重视程度。

诗曰: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4.冬至吃饺子的谚语有哪些

1、冬至到,吃水饺. 解释:到了冬至这一天,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娇耳”,吃水饺成为一种习惯。

2、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解释:公历十月一日是冬至节气到了的时间,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包饺子过来吃。

3、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解释:东汉的张仲景辞官回家后,发现白河两岸的亲民因寒冷坏了耳朵。

他命徒弟取锅熬至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然后将这些东西煮熟后捞出剁碎,用面包成如同耳朵一样的“娇耳”,让大家喝汤吃面,这样身上暖和,冻过的地方也渐渐痊愈。 人们感谢张仲景的善良,学着他的样子做成了“娇耳”来治病,慢慢的谐音成了“饺子”,然后就流传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谚语。

4、冬至饺子夏至面。 解释: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都会吃一顿饺子,喻义团团圆圆。

而夏至的时候则要选择吃一顿面条,预示着风调雨顺。 扩展资料冬至其它谚语: 1、晴冬至,年必雨。

解释:这句谚语是说,冬至这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么新年的时候一定会下雨。这句谚语多流传于南方地区。

而北方估计就不会下雨而是下雪了。 2、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解释:冬至这天如果非常暖和,说明明年必是个冷春,如果冬至这天寒冷,明年一定是个暖春。 3、阴过冬至晴过年。

解释:冬至这天若是阴云密布,那么春节一定晴空万里。 4、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解释:冬至这天如果刮北风,则预示着未来几天一定奇冷无比,所以要防霜防冻,多添衣服防止受凉。 5、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解释:冬至的时候如果降雪,那么来年的夏天必定雨水充沛。

5.本人初三,找冬至吃饺子的作文写冬至的也可以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6.立冬吃饺子的诗句

宋·陆游《立冬日作》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明·王稚登《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唐·李白《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7.关于水饺的诗句

1、《水饺》 作者:何耳 时代:清代 诗句: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释义:水饺和面条竞争着新年的喜气,荠菜的鲜味留在筷子和牙齿上。

特别是立春后的三五天,餐盘里最常见的食物就是水饺了。 2、《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时代:清朝 诗句:扁食捏似月牙弯 释义:把扁食(水饺古称)捏成好像月牙那样弯弯的样子。

3、《宛署染记·民风土俗》 作者:沈榜 时代:明朝 诗句: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释义:在元旦这天,制作扁食(水饺古称),奉献给年长和上位的人,用来祝贺长寿。

4、《饺子》 作者:胡秉言 时代:现代 诗句: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释义:穿白色衣服站在台案前面,一双巧手赛过天上的工匠。面粉如雪花飞舞,皎洁的月牙在空中出现。

清水里飘着芙蓉一样的菜叶,饺子像元宝落入了白玉盘子。吃货们吃遍天下美味,饺子是最鲜美的。

5、《对食戏作》 作者:陆游 时代:宋朝 诗句:春前腊后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

释义:春季之前腊月之后正是万物苏醒的时节,当时陪伴着孩子们把酒言欢。大家抢着吃东西,平常的蒸饼都能抢成十字裂开,更好吃的馄饨(水饺古称)还不得抢的分成五块啊?。

8.形容饺子的诗句

(一) 《饺子》 作者:古飞(现代) 饺子是一条小鱼, 在湖里,在你的心里。

饺子是一弯新月, 在云里,在我的梦里。 饺子是一叶扁舟, 在这头,在那头。

饺子是一朵莲花, 在风里,在雨后的彩虹里。 此刻饺子是一个字, 在璀璨的星空里, 在这满满的碗里。

(二) 《饺子》 作者:韩忆(现代) 舀一瓢村口的老井水 煮一锅野菜馅素饺子 期盼的面汤 热情深拥着期待的饺子 团圆的日子啊 请放快些脚步降临吧 那时在外漂泊的孩子 也许就会归来了 重逢的时钟啊 求放慢些转动到来吧 那时刚刚团聚的母子 肯定又要分别了 矛盾牵挂思念期盼的慈母心 您一定把所有的温情都包进了饺子吧 那一大青瓷碗热腾腾香喷喷 蕴含着满满故乡和母亲味道的饺子啊 不论已经奔波在外 漂泊了多远流浪了多久的游子啊 那种家的熟悉味道 一定一直在心中保佑着你平安归来 (三) 《饺子》 作者:窦超超(现代) 简物巧做世间形,玉盘珍馐腹中藏。 饮酒留香味无穷,莫负良辰人间情。

(四) 《饺子•暖家》 作者:秋雨飘飘(现代) 行走时佝偻的身躯 明显有些驼背 您手背上鼓起的筋 如一条条伸懒腰的蚯蚓 额头上被风霜 刻满深深的皱纹 远看似每日田间劳作时 田坎在水中留下的倒影 深褐色的眼眸里 收藏了八十多年的沧桑 其中不乏 欣喜的泪花也有苦涩和酸楚 尽管是在隆冬即使 迈着钙被年龄蚕食的双腿 每年冬至的这一天 都要回家吃您亲自包的饺子 您说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 冬至吃上饺子 来年就会安康吉祥 我们吃着饺子快乐映在您脸上 热腾腾的饺子虽然不规则 馅也剁得不均匀没了往年的味道 吃在嘴里却暖在心房 饺子里面包含着您全部的慈爱 照例吃完饺子后 我们会请您在椅子上坐好 数数您灰白的发丝按摩您的肩头 用热水泡泡您日渐萎缩的脚 试图把您脚背上蚯蚓一样爬行的筋 让它缩小恢复原来步伐 不让您越来越老此时 您满足的笑容挂上眉梢期望年年如今朝 捏呀捏捏成一个个希望的形状 边缘薄中间浑厚 无论你身上有多少皱褶 依然是我喜欢的模样 饺子们害羞了 腼腆地迎着思念的目光 微笑成花朵一样 开满我的心间 (五) 《吃饺子》 作者:剑之锋(现代) 吃饺子记着过年 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吃饺子是全家最好的团聚。 包饺子时,妈妈总是 把硬币和糖块 包到饺子里, 说是福气在饺子里, 甜美在饺子里 谁运气好, 吃到这饺子, 于是妈妈笑了, 全家笑了,过年的喜气 弥漫了整个屋子 今年冬至到了, 第一次这个时节吃饺子, 热腾腾却不知是 何种滋味? 妈妈还从未尝过, 我怎能吃第一口? 捧上一盘遥寄, 妈妈却说:“儿啊! 是过年了吗? 我记得,过年还没到期!” 我不知怎么回答,捧着饺子, 怔怔的,是思?是悲? 惟将泪滴。

9.关于冬至诗句有哪些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小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宿杨梅馆 唐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 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 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邯郸冬至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冬至宿杨梅馆 唐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 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辛酉冬至 宋 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冬至展墓偶成 宋 杜范】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冬至感怀 宋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冬至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 宋 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后,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 宋 晁说之】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