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平乐古镇的诗句

1.写平乐古镇的作文

平乐古镇(14张)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

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

1950年镇、乡分置,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平乐地处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

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古镇区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平乐古镇历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层叠,竹树繁茂。

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 远望去如云盖地。

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平乐之神奇,弹丸之地演绎了中国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明。

南方丝绸之路上,似乎还回响着驮运丝绸的马队清脆的马蹄声、铜铃声;古川南蜀道里,似乎还飞扬着诸葛亮率大军西征和七擒孟获的猎猎军旗;神秘幽深的李家大院,似乎还传诵着“天下第一圃”的进贡佳话;石板市井之间,似乎还传承着司马文君的浪漫爱情;竹海掩映中的金华山,似乎还讲述着“三教合一”的神话;青山碧水的芦沟幽谷,似乎还彰显着蔡伦后裔的聪明智慧……。

2.描写古镇的古诗词

请楼主注意,一楼的很多词句,并不是江南的风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说长安的。

好雨知时节,那首是说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首是说塞风的……

关于江南的:

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关于古镇的:

杜荀鹤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你喜欢诗词,喜欢江南吗?

有空发消息联系吧!

或者我的 QQ:书剑怀茗:450842297

其实我个人也写过一些江南诗词的。

3.描写“古镇”的古诗词有哪些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4.描写古镇的古诗词

请楼主注意,一楼的很多词句,并不是江南的风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说长安的。好雨知时节,那首是说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首是说塞风的……关于江南的: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关于古镇的: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你喜欢诗词,喜欢江南吗?有空发消息联系吧!或者我的 QQ:书剑怀茗:450842297 其实我个人也写过一些江南诗词的。

5.描写西塘古镇风景的诗句

七绝 雨里西塘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首波主打《唐宋元明清》,曲如其名,让听者瞬间犹如置身与书香的历史画卷中,不断翻开人们在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在曲风上,更是极尽弦式RnC曲风之精华,不但有成名曲《西厢》、《昆明湖》的古韵意境,更是具备了“听两遍即会吟唱”的流行张力。

十足体现了后弦对这张专辑“高度流行”的定位。 专辑中的一半歌曲将会“非常上口”。

一改之前后弦歌曲好听难学的特点。可以预见,K歌市场中必又增添一首抢麦热播的怀古流行曲。

酷爱“驴”的后弦,喜欢在旅行中享受创作,往往会得到很多创作上的惊喜。 去年游历浙江古镇西塘,夜晚在河边欣赏对岸戏台的戏曲声色时,旋律灵感顿时油然而生,当场写下这首《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词曲:后弦 (三百首偶尔路人念,谁把地上霜劝归我床前 ) 寒窗苦读瘦了谁的脸 兰亭有摘落在你案前 一卷空白 心照的人不宣 砚剩泪思念 二十四桥终别明月浅 藏头的诗不忍吐再见 抖下枕边灰 尾音还留回荡耳边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念藏头诗: 棠叶心事重 送行诗无用 远去故人容 明夜雨不懂 轻逝花落空 已隔几朝梦 别泪掩妆浓 去年剪春风 文章孤独借纸续断篇 残梦重温拓不回从前 一曲告别 丝竹废很多年 灰尘四五钱 笔锋眷恋我填《西江月》 琴心流连你叹《春去也》 惊醒诗中美 韵脚不倦哪怕遥远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茉莉花唱段:书中的茉莉花 ,凋谢后,只丢下这淡雅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我,此生,不想再错过)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清终须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其一 长廊隐住廊桥梦,漫曲轻歌忘念归。 夜枕清流思若水,晓听软语满檐飞。

注:西塘乃吴根越角之地,吴歌越语总温柔。夜宿酒家名曰廊桥梦,临河木窗清风隔,雕花床上拢碧纱。

十分的古朴,甚喜之。 其二 桥头酒家唤钱塘,几代风雨亦寻常。

纵有灰鸭三白嫩,还输一脉水菱香。 注:三白泛指白水鱼、白米虾和银鱼。

嫩角指菱角。 其三 青石桥傍木廊旧,细柳阶边水阳楼。

小院真情休莫问,岂与花事竞风流? 注:水阳楼,西塘古旧。主人好金石竹刻、小女儿一心求画。

看主人家如今的恬适,不禁想起水阳楼的过去。存先人的旧物易,存先人的风骨难! 其四 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

不是夜来非月色,清河与我共孤声。 其五 胥塘寂静如秋水,几盏花灯轻浅洄。

料得游人应记取,清流枕上梦同魂。 注:西塘古称胥塘。

永夜思绪亦如水,此时魂梦与谁同? 其六 淡我前生孤寂梦,行云逝水纵吴歌。 依依垂柳缠丝絮,绊入残塘又橹波。

6.游平乐古镇作文

早上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可是丝毫不减我们去游平乐古镇的性子。

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川西古镇——平乐。蒙蒙细雨好像给古镇披上了一层面纱。

据说古镇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青青的石板路、木制的住宅,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都说后街那条白沫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我们沿着白沫河这条时光隧道寻找古镇的足迹。来到“秦汉驿道”妈妈告诉我说,驿道就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道路,就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看着驿道上一个个清晰的马蹄印,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身穿官服的骑手在这窄窄的驿道上急驰。

穿过白沫河上的竹桥,我们又来到了卢沟竹海。

这儿的竹子很奇怪和别处的不一样——连最细的也有大人的手臂粗,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楠竹,是造纸用的上好原料,在宋朝这里是一个造纸作坊群。密密的竹林、弯弯的山道,路似乎在我们眼前消失了,只听到前方有人在谈笑,这不禁让我想起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放眼望去被雨洗刷过的古镇是那么清新:青山环绕,绿水穿镇,真让人心旷神怡。

7.描写三河古镇的诗句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话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

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江南

8.描绘古镇的诗词

《龙门镇》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富池镇上感怀》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荒村风物几嗟吁,鬼笑陈人旅更孤。

鸦黠待船抛食饱,骨灵撑岸蚀泥枯。

酸肠百结攒年里,古镇三叉截路隅。

平漠展残斜日赤,有书无雁过西湖。

9.平乐古镇的介绍

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早在公元前150年的西汉元年,这里就已形成集镇,并开始兴旺发达。穿镇而过的白沫江见证着平乐两千多年的历史,“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使平乐在白沫江的滋养下,形成了灿烂的八大文化(水、火、贡茶、铁、纸、民风民俗、路、宗教文化)及独特的建筑风格。

加之平乐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平乐自古便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在今天的平乐,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历史的足迹——九古(古街、古寺、古道、古桥、古风、古居民、古坊、古堰、古歌)。 如今,平乐已是**六部委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及四川省“十大古镇”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之一,05年又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

平乐古镇以镇区古朴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在古镇区内,我们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

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看到那充满灵气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我们拥有的是放开心胸,忘记烦忧,纵情山水,任时光倒流…… 一、畅游平乐之景点游览: 古镇附近有金华山、芦沟、花楸山、骑龙山四大著名风景区,原生态徒步旅游区金鸡沟,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水上风景张飞滩、狮子滩,齐口、寨沟、金龟山、狮子山等众多风景名胜。 平乐还拥有众多人文古迹:具有浓郁宗教文化氛围的观音院、历经沧桑的古驿道和倒石桥、倒马坎、落凭寺、五通碑、三义庙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明代造纸作坊遗址、邓通和卓王孙冶铁遗址、天官试剑石、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古码头、邛南第一桥、元帅井等众多古迹、景点。

景点一:古朴详和、品位民风民俗之古镇区 古镇区是游客平乐之行的第一目的地,也是平乐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漫步古镇,游客将亲身体验到古街13条的种种风情,聆听古桥乐善的代代佳话,坐享古树黄桷的片片浓荫,观赏古堰分水的滚滚波涛、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悠悠气息,加入古歌“竹麻号子”的声声呐喊……作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平乐曾是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物换星移,古镇在今天又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那沿袭千年的民俗艺术、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筑,浸染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成为川西水乡古镇的缩影和象征,演绎出一幅融古贯今的“清明上河图”。

景点二:呼吸山水,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芦沟自然风景区 闭上眼睛,轻轻地呼上几口气,首先你感到的是一种无比的轻松和振奋;这里就是千年古镇之幽谷画廊,位于平乐古镇区西北1公里,方圆8.6平方公里,竹木覆盖面积1.6万亩,享有“二十华里绿色长廊,天然氧吧”之美称的芦沟幽谷了。 入沟4公里,一天然石佛像掩映于竹海之中,双目微闭,慈祥亲切,佛身即百米山峰,高过乐山大佛(72米),山人称“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竹为佛依,佛是竹魂”。

沿溪而上,巨岩整齐中裂,分水而立,相传为明代天官杨伸试剑之处,胜似镇江“天下第一江山”孙权试剑石,且气势更足。寨子岗上天官墓,国宝大熊猫时常出没附近。

鱼崖脚下“元帅井”,当年徐向前元帅率红二方面军与国民党军队鏖战七天七夜,即在此井取水做炊和饮马。鱼崖上红军作战掩体犹存。

登临最佳观景点尖山子,可远眺临邛古城全景,尽览邛崃山脉秀色。 在景区内还散布有零星的古造纸作坊遗址,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尽在芦沟幽谷中。

景点三:瞻拜神灵,灵秀之地——金华山 “邛崃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位于平乐古镇东南1公里处。灵山杰地,声名上溯秦汉。

自中唐后,金华大佛和天宫寺香火鼎盛,誉满川西。奇山秀水,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众多人文古迹,特色鲜明: 一是“一步呈一景”,大佛沟极其自然的弯成一个巨大的“S”形,恰似一幅天然太极图,给金华山平添几分神秘。

险峻清幽的石梯山道、绿水青山中极具川西特色的吊脚楼阁……给人无限遐想。 二是“三教汇于一山”,儒、释、道在数不清的摩崖造像群中形成奇妙和谐。

山腰峭壁上的摩崖石佛宝相庄严,山顶天宫寺古朴庄重,大佛座前一幅“天马行空图”是摩崖造像中的精品,全国仅存两幅。 景点四: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皇恩浩荡之花楸山风景区 西出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穿过10余里竹海,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山风景区。

景区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

以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风貌。零星散落于竹林深处的川西民居,构成了这里浓郁的乡土特色,纯朴的百姓躬耕田陇,辛勤劳作,过着恬静,惬意的农家生活,是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感悟田园的乡土人家,是颐养身心、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

景点五:千年古道,踏寻历史空谷足音之秦汉驿道 秦汉驿道遗址,在平乐镇骑龙山城隍岗。它是当时由成都、经邛州、雅州通往吐蕃、党项、南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韦皋出兵与吐蕃作战的十一条路线之一。

当地老人称驿道。

10.形容古镇的诗句有哪些

1.凉州词三首 唐代:张籍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2.《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唐代: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3.《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唐代: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4.《有所思》 唐代:孟郊 桔槔烽火昼不灭,客路迢迢信难越。

古镇刀攒万片霜, 寒江浪起千堆雪。此时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远凄切。

5.《边游》 唐代:项斯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