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西湖的古诗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 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描写西湖的古诗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 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写杭州西湖四季的古诗各一首写杭州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东坡(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林升(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描写泛舟湖上西湖的诗句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张孝祥《西江月》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5.描写西湖的古诗,写荷花的也行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明小品三百篇》)黑、白转色,褒、贬易位,他从诗里看到的是“西湖无有丈夫气”。 莫非此公读诗,喜欢头朝下、脚朝上“拿大顶”,何以其所见翻了个儿? 因喜“山色空?雨亦奇”句,而画其意。想及此,附记之。 注释: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li4n)滟(y4n)]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亦]也。[欲]想要。[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相宜]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5.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6.别样:特别,不一样。 7.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亦能文,有《诚斋集》。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但这两类现存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 6.描写荷花,西湖,的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 三千姑苏脉,千秋家国梦。(苏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杭州)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南京)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南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杭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苏州)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南京) 7.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晚风 【宋】杨万里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戏笔 【宋】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8.形容西湖荷花的诗句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于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 望采纳,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