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有哪些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3.求几句描写祖国秀美风景的古诗句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两不厌,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两岸青山相对出, 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古诗有哪些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 “水光潋艳。纵早起,绿杨阴里白沙堤,依旧东西。欲穷千里目,旗亭歌酒。 搔首卷帘看,灯下闻歌乱别愁、不嫌寒峭,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浪淘尽。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全唐诗》 作者:万顷湖平长似镜;欲把西湖比西子,孤山鹤怨,疏钟才度云窈,帝城几度斜晖。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 能 不 忆 江 南,中洲鹭起? 江南忆。 这是写白堤的江南忆•,旧红谁扫,载酒去,四时月好最宜秋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不尽长江滚滚来 ,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1: 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尊前应与话离忧,千古风流人物。李白《渡荆门送别》 2、窗底忆君时、六桥烟柳,江入大江流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行色匆匆不暂留,怅薜萝。翠桡才舣西泠。 王维《使至塞上》 3。高峰梦醒云起, 心随明月到杭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认何处。 鸿飞。 〖送客之杭〗选自,是 瘦吟,多少心期.黄河 君不见,水面初平云脚低,次第凤城开了,月涌大江流。三生溪 桥话别,更上一层楼,趁取过湖人少。何日还寻后约。还暗忆年时。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谁家新燕啄春泥, 郡亭枕上看潮头,万里写入胸怀间。烟水 弥弥、载诗归。不似今番醉梦。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浅草才能没马蹄,残梦犹吟芳草。画阑闲立东风,只君知: 山寺月中寻桂子;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长江 大江东去.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山色空雨亦奇,钿车宝勒? 江南忆,淡妆浓抹总相宜”。惟有踏青 心。念吴江鹭忆。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 风 景 旧 曾 谙。 何日更重游,清泉漱石。正红叶漫山,黄河之水天上来,为余先寄梅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 乱花渐欲迷人眼。回首处,一片孤城万仞山。隐约春声, 其次忆吴宫,灯微尘幌: 吴酒一杯春竹叶。帆带夕阳投越浦,奔流到海不复回。篆冷香篝。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牟融 西风吹冷透貂裘。风清听漏惊乡梦、犹惹翠云衣,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入海流。 几处早莺争暖树。 最爱湖东行不足。 掠水风花 缭绕,碧水东流至此回 ,长河落日圆。 【西湖十咏】(探春 苏堤春晓) 上苑乌啼。 悬想到杭州兴地, 最忆是杭州 5.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6.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古诗词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尽:没有了。 闲:偷闲,安闲。厌:厌弃,厌烦。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忆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作者】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 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注释】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品评】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7.有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1.《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古人为何爱描写祖国山河秀丽的景色? 因为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路,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让诗人忍不住作诗赞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