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冬末春初的句子与春关联的成语和熟语: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万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 万木萌发 万象更新 蛰虫昭苏 春燕回巢 春生秋杀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与春风关联的成语和熟语:春风骀荡 春风荡荡 春风煦煦 春风送暖 春风曛暖 春风温煦 春风料峭 与春光关联的成语和熟语: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气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万紫千红 百紫千红 千红万紫 万红千紫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柳绿桃红 桃红李白 桃李争妍 桃李争辉 桃柳争妍 杏雨梨云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飞花点翠 草长莺飞 莺飞草长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燕舞莺啼 花香鸟语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红瘦绿肥 绿暗红稀 乍寒乍暖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 乍:忽然。乍暖还寒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又例“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莺:黄鹂。 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莺飞草长 形容明媚的春景。 例:“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 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例:“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也作:漏泄春光,漏泄春光 春光明媚 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鲜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鲜妍悦目。 例:“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又例:“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 [辩析]“春光明媚”重在“明媚”,多形容春景美丽;“春暖花开”则重在“花开”,多形容春景宜人。春暖花开 春光和煦宜人,百花纷纷绽放。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例:“后又杂植四方所贡奇花异木于其中,每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赏晏。” 亦作:春暖花香。例:“春暖花香,和风淡荡。 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辩析]“春暖花开”着重于“花开”,多形容春景宜人;“春光明媚”则着重于“明媚”,多形容春景美丽。 春寒料峭 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 形容初春的寒冷。例:“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 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亦作:料峭春寒 春色撩人 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撩:撩拔,挑逗、招惹。例:“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春色满园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亦作:满园春色 春色恼人 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烦恼。 例:“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春意盎然 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 春意阑珊 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又例:“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阑珊。” 亦作:春事阑珊 春回大地 1)春色降临到广阔的大地。如:“四月,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2)也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如:“落实政策同欢庆,春回大地喜安居”。 亦作:大地春回,大地回春 花香鸟语 花儿散发着清香,鸟儿在欢唱。形容动人的春天景象。 例:“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又例:“春天一到,公园里花香鸟语,充满了生机。” 亦作:鸟语花香 惠风和畅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 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 也比喻男女爱情。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亦作:流水桃花。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动人。 语本宋·郭熙·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辩析]“春山如笑”偏重于春天的景物;“燕语莺啼”则偏重于春天的气氛。 燕语莺啼 燕子喃语,黄鹂歌唱。形容春光明媚。 莺:黄鹂。例“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蕙风飘荡入芳丛。” 又例“燕语莺啼,和风迟曰,郊外踏青,禁烟寒食。” 亦作:莺啼燕语。 例“见百花盛开,莺啼燕语,触景伤情。” [辩析]“春山如笑”偏重于春天的景物;“燕语莺啼”则偏重于春天的气氛。 燕舞莺歌 燕子飞舞,黄莺歌唱。形容春光明媚。 同“燕舞莺啼”。例:“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亦作:莺吟燕舞。例:“日丽风和熏协气,莺吟燕舞皆欢意。” 亦作:燕舞莺啼。例:“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莺歌燕舞 同“燕舞莺歌”。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冬天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2.描写早春时节的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宋)王安石2.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已酉新正(明)叶颙3.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甲午元旦(清)孔尚任4.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涯《春游曲》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 3.描写初春寒冷的诗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韩愈《春雪》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 杜甫《腊日》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唐·东方虬《春雪》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蝶恋花》 惠崇《春江晓景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描写早春的诗句有哪些1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5.关于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羌笛何须怨杨柳。 2、早春、杨花落尽子规啼。 ——孟浩然《春晓》 3, 草色遥看近却无,处处闻啼鸟, 绝胜烟柳满皇都,闻道龙标过五溪,烟花三月下扬州,海上明月共潮生、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锦江春色来天地,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春江潮水连海平,似曾相识燕归来:不知细叶谁裁出: 天街小雨润如酥。 ——贺知章《咏柳》 7。 ——叶绍翁《游园不值》 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早春。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春眠不觉晓,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双绿江南岸,玉垒浮云变古今。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1。 ——杜甫《登楼》 4。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王之涣《凉州词》 10。 最是一年春好处,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几处早莺争暖树。 6.描写早春的诗句.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韩愈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 译文: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唐代:杨巨源 译文: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4、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早春》——唐代:白居易 译文: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 5、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早春寄王汉阳》——唐代:李白 译文: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6、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零陵早春》——唐代:柳宗元 译文: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 7、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代:杜甫 译文:正当扶病强起之际,忽接来诗为春天的旱来而悲哀。 8、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早春野望》——唐代:王勃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7.描写初春的诗词一丛花 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⑴,冰雪破春妍⑵。 东风有信⑶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⑷。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⑸。 衰病少悰⑹,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⑺。 注释 ⑴ 在阴历遇有闰月的年,其前立春节后较迟。虽交正月,过了年,却未交春,尚在腊月(十二月)的节气内,故云“春浅腊侵年”。“春浅”犹言春迟。腊,岁终之祭,祭日旧在冬季后约二十多天,称为腊日。 ⑵ 春意在冰雪中含孕著等待展放,开下“东风”“花柳”等句。 ⑶ 曹松《除夜》:“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⑷ “寒夜”以下三句,感觉兼有想像在内。其实并不必真暖和,却仿佛暖和了,暮鼓晨钟其实也还是平常的声音,却仿佛格外清圆了,写早春极细。这和下片“初日”“楼阁”句并用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之一:“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占。”亦与此词意合。 ⑸ 直说春来以后怎样怎样,在预期想像中。 ⑹ “少悰”,少乐趣。 ⑺ 结句较衰飒,亦病后实情。全篇说冬尽春来,自已虽老病,而万物已有苏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