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刚和柔的名言老子名言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 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2.急求描写古代女子练剑的语句写出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的感觉,还要写沐浴着早春的阳光,伴着曼妙的琴声,她是那么的美.慢慢的,她抓起剑,舞了起来.只见她把手挥向前方,用她的手腕转动剑柄,剑也慢慢转了起来.渐渐地,剑越转越快,把地上的花瓣也卷起来,空中飘着淡淡的花香.远处,聚集了所有蝴蝶,往这个方向飞来,陪伴着紫梦一起舞剑.浅青色的身影如同雏燕般的轻盈,伴随着幽幽的琴声,玉手抻出剑鞘里的青剑,手腕轻轻旋转,青剑也如同闪电般快速闪动,剑光闪闪,却与女子那抹青色柔弱的身影相融合.青色的剑光在空中画成一弧,女子的腰肢随机顺着剑光倒去,却又在着地那一刻随机扯出水袖,勾上房梁,绕着大殿如天仙般的环绕在青色的剑光中,只在一瞬,瞅准宫人手中的剑鞘,水袖扯下,作一飞仙之状,随即把手中的青剑甩出,正中剑鞘.水袖与青色的身影一同落下.》剑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游龙穿梭,行走四身,时而轻盈如燕,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真是一道银光院中起,万里已吞匈虏血.。 3.举出一些柔和刚的关系和事例 跟柔有关的诗句,名言,或诗句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道德经 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老子的“以柔克刚”学 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决窍。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要表现坚强,不要表现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人要表现柔弱,不要表现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表现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选的权变,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4.形容女人柔中带刚的句子有哪些1、世界上有几个女人敢这样,把脆弱当成了坚强。那一夜疾来的风和雨,吹落了满园的芬芳。 2、谁说女子不如儿郞,是谁说柔胜不了刚,看千古风流人物,还有谁独秀一枝万年长。 3、姑姑虽然外表看起来很温柔很善良,但其实内心就是个女强人,从不屈服。 4、人家都以为我是一个弱女子,但没想到我一出口,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横扫一气。 5、像她那种表面上水波不兴、骨子里铮铮作响的风度,真是太有魅力啦! 6、在妈妈看来,女人的外柔内刚便是其一种智慧。她懂得示弱,懂得柔情,懂得厚积薄发,小女人大能量是对她们最后的诠释。也正是这样才让爸爸这么爱她。 7、她已经遇到很多很多困难了,挫折和打击以后,她还是能够微笑面对,热爱生活,真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 8、其实我觉得女人最佳状态是外柔内刚 。外柔,宽容,仁慈,温柔,给人一种想要保护的感觉。 9、姐姐在外受了欺负回家总是不说,只报喜不报忧,表面温柔的他,内心承受了多少,内心多么的强大。 10、表面温柔的她如果真的遇到原则问题上的事,据理力争,刚正不阿,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对的事就是要指出来,真佩服她这种性格。 5.含有柔字的诗句《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枇。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李从善 绿影复幽池,芳菲四月时。 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 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日照玲珑慢,风摇翡翠帷。 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 晚香难暂舍,娇自态相窥。深浅分前后,荣华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映篱。 绛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 晶荧歌袖袂,柔弱舞腰支。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 匀妆低水鉴,泣泪滴烟雨斯。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 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赠别唐太师道袭》李建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苏颋 彤管承师训,青圭备礼容。 孟孙家代宠,元女国朝封。柔轨题贞顺,闲规赋肃雍。 宁知落照尽,霜吹入悲松。《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苏颋 戏藻嘉鱼乐,栖梧见凤飞。 类从皆有召,声应乃无违。美价逢时出,奇才选众稀。 避堂贻后政,扫第发前几。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省中何赫奕,庭际满芳菲。吏部端清鉴,丞郎肃紫机。 会心歌咏是,回迹宴言非。北寺邻玄阙,南城写翠微。 参差交隐见,仿佛接光辉。宾序尝柔德,刑孚已霁威。 巨源林下契,不速自同归。《仪坤庙乐章•金奏》徐彦伯 阴灵效祉,轩曜降精。 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 徽猷永远,比德皇英。《咏欧阳行周事》孟简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 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 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 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 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詹生喜言旋,倒履走迎门。 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 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 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至日登乐游园》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新桃行》张籍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 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 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 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野居》张籍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 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城南》张籍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輈。 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留别贾舍人至二首》李白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 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秋风吹胡霜,凋此檐下芳。 折芳怨岁晚,离别凄以伤。谬攀青琐贤,延我于北堂。 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劝此一杯酒,岂惟道。 6.题目为刚与柔的作文世人皆认为:男人为刚,豪气冲天,阳刚之气。四川大地震中,是他们勇敢冲在救援第一线,拯救出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男人的刚强,在他们身上尽显;而女人为柔,温婉如玉,柔情似水。千年前的易安居士,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轻落笔,深深的思念化作优美的文字,如此温柔而多情。 而我们都忘记,武警战士,也有落泪的一天,当他们听到自己的亲人不幸罹难,然而,他们背过身去擦干泪水,用手指轻轻拂过被救孩子的脸颊,不易觉察的温情悄悄显露;而那个早年与丈夫柔情似水,晚年悲痛地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般叫人不禁怜惜心伤句子的柔女子,也曾在丈夫匆忙之中逃离职守之时,面对滔滔江河,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此时的他们,似乎更显美丽。 是的,若武警只是刚直顽强、毫不退缩,而没有默默的泪水、轻轻的触摸,或许我们还不会这般深深地被感动;若易安只是垂泪忧伤、敲字引怜,而没有面对南宋混乱显出的刚毅与决然,或许我们还不会用几千百年的时间去这般纪念一位女词人。 正是他们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才让我们更加铭记他们的美丽。 非只是人,世上事物大都如此,刚或柔也许只是它的一面,而当我们发现另一面,才会愈觉其夺目的美丽。 世界之初便是诞生在刚与柔的糅合之中。雄伟的盘古崛起于一片混沌之中,以刚强之气开天辟地;温柔的女娲降临于人间,妙手纤纤为人类的未来缝补了蓝天。千万年前的古人已经懂得刚柔兼济的重要性,将这般的期望寄予了浪漫的传说之中。而如今,千万年已经过去,刚与柔在漫漫长河的流淌中,更是完美而融洽地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于风景,刚是高山屹立、雄伟峻拔;柔是溪流缠绵、叮咚轻语。 于文字,刚是铿锵有力、字字珠玑;柔是温柔婉约、优美动人。 于性格,刚是刚正不阿、顽强执著;柔是谦逊温和、能屈能伸。 道家曰:“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天下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此乃水之本质,至刚至强,至柔至善。 大抵拥有大智慧者,皆是如此。 刚与柔,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看似对立,实则统一。 愿我们在这个刚柔兼济的世界里,都能成为一个能屈能伸,却又正直刚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