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玉泉山诗句翠 华 洞 鹧鸪天 元·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 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玉泉山 明·曾棨 跳珠溅玉出岩多,尽日寒声洒薜萝。 秋影涵空翻雪练,晓光横野落银河。 潺潺旧绕芙蓉殿,漾漾今生太液波。 更待西湖春浪阔,尊罍再听濯缨歌。 吕公祠 明·文征明 何时雷雨破幽崖,吐纳春云古洞开。 翠壁欲磨耶律字,石床会卧吕公来。 苦寒四月留苍雪,未蚀千年老紫苔。 我骨非仙留不得,罡风吹下夕阳台。 2.关于玉泉山的七言绝句的古诗翠 华 洞 鹧鸪天 元·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 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玉泉山 明·曾棨 跳珠溅玉出岩多,尽日寒声洒薜萝。 秋影涵空翻雪练,晓光横野落银河。 潺潺旧绕芙蓉殿,漾漾今生太液波。 更待西湖春浪阔,尊罍再听濯缨歌。 吕公祠 明·文征明 何时雷雨破幽崖,吐纳春云古洞开。 翠壁欲磨耶律字,石床会卧吕公来。 苦寒四月留苍雪,未蚀千年老紫苔。 我骨非仙留不得,罡风吹下夕阳台。 游玉泉山 明·胡应麟 湖亭望不极,渺渺入长川。 仙洞古云驻,御沟春色连。 芙蓉名殿阁,金玉有山泉。 更上遗宫顶,千林起夕烟。 上华严寺 明·于慎行 峰盘一径入珠林,绝顶凭轩气郁森。 磴道松杉晴作雨,洞门萝薜昼成阴。 秋横城阙青山迥,地绕园陵白露深。 回首千门车马路,翠华前日此登临。 吕公洞 明·华延琳 泉周山址岭围岗,左右钟声争夕阳。 仙自洞居僧自寺,云栖林嶂月栖廊。 白头守火生丹灶,黄面随钟散讲堂。 不道宦游茫似海,归玄归释也茫茫。 玉泉山 明·李濂 章宗避暑玉泉山,宫女随銮到此间。 昔日翠华歌舞地,於今犹见五云还。 望湖亭 明·李梦阳 晓行不厌湖上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安得移家此中老,白云长在水潺潺。 玉 泉 清·纳兰性德 芙蓉殿俯御河寒,残月西风并马看。 十里松杉清绝处,不知晓雪在西山。 清明登玉泉山 清·爱新觉罗·玄烨 寒食登高芳草青,泉声映柳出春亭。 心中怀得天然处,坐对沙鸥乐野汀。 幸华严寺 唐·李忱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题华严寺木塔 唐·张泌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 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乾隆十七年,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 功德无双水,名称第一泉。 合教崇庙貌,用以妥神筵。 方落临佳令,肇禋卜吉蠲。 瓣香亲致敬,清酒命申虔。 灵贶时旸雨,鸿庥利涧瀍。 黄图佑千载,壬养纪今年。 乾隆十八年御制玉泉趵突诗一首,诗云: 济南将浙右,第一让皇都。 镜水呈功德,屏山叠画图。 涧瀍千载利,玉帛万方趋。 日下传成说,於今始正诬。 饮玉泉 明·吴宽 龙蜃喷薄净无腥,纯浸西南万叠青。 地底洞名疑小有,江南泉品类中冷。 御厨络绎驰银瓮,僧寺分明枕玉屏。 曾是宣宗临幸处,游人谁复上高亭。 玉 泉 明·何景明 行游金山寺,坐爱玉泉名。 云去随龙女,风来动石鲸。 入宫朝太液,穿苑象昆明。 去望天河水,迢迢万古情。 小憩玉泉亭 明·蒋山卿 山下孤亭好,窗窗当玉泉。 湖光开镜远,石溜溅珠圆。 水落鱼龙见,风回藻荇牵。 尘心俱此豁,静日欲如年。 玉 泉 明·王英 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与众泉同。 地连琼岛瀛洲近,源与蓬莱翠水通。 出涧晓光斜映月,入湖春浪细含风。 迢迢终见归沧海,万物皆资润泽功。 游西山玉泉池 明·黎民表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望采纳。 3.关于玉泉山的七言绝句的古诗翠 华 洞 鹧鸪天 元·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 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玉泉山 明·曾棨 跳珠溅玉出岩多,尽日寒声洒薜萝。 秋影涵空翻雪练,晓光横野落银河。 潺潺旧绕芙蓉殿,漾漾今生太液波。 更待西湖春浪阔,尊罍再听濯缨歌。 吕公祠 明·文征明 何时雷雨破幽崖,吐纳春云古洞开。 翠壁欲磨耶律字,石床会卧吕公来。 苦寒四月留苍雪,未蚀千年老紫苔。 我骨非仙留不得,罡风吹下夕阳台。 游玉泉山 明·胡应麟 湖亭望不极,渺渺入长川。 仙洞古云驻,御沟春色连。 芙蓉名殿阁,金玉有山泉。 更上遗宫顶,千林起夕烟。 上华严寺 明·于慎行 峰盘一径入珠林,绝顶凭轩气郁森。 磴道松杉晴作雨,洞门萝薜昼成阴。 秋横城阙青山迥,地绕园陵白露深。 回首千门车马路,翠华前日此登临。 吕公洞 明·华延琳 泉周山址岭围岗,左右钟声争夕阳。 仙自洞居僧自寺,云栖林嶂月栖廊。 白头守火生丹灶,黄面随钟散讲堂。 不道宦游茫似海,归玄归释也茫茫。 玉泉山 明·李濂 章宗避暑玉泉山,宫女随銮到此间。 昔日翠华歌舞地,於今犹见五云还。 望湖亭 明·李梦阳 晓行不厌湖上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安得移家此中老,白云长在水潺潺。 玉 泉 清·纳兰性德 芙蓉殿俯御河寒,残月西风并马看。 十里松杉清绝处,不知晓雪在西山。 清明登玉泉山 清·爱新觉罗·玄烨 寒食登高芳草青,泉声映柳出春亭。 心中怀得天然处,坐对沙鸥乐野汀。 幸华严寺 唐·李忱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题华严寺木塔 唐·张泌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 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乾隆十七年,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 功德无双水,名称第一泉。 合教崇庙貌,用以妥神筵。 方落临佳令,肇禋卜吉蠲。 瓣香亲致敬,清酒命申虔。 灵贶时旸雨,鸿庥利涧瀍。 黄图佑千载,壬养纪今年。 乾隆十八年御制玉泉趵突诗一首,诗云: 济南将浙右,第一让皇都。 镜水呈功德,屏山叠画图。 涧瀍千载利,玉帛万方趋。 日下传成说,於今始正诬。 饮玉泉 明·吴宽 龙蜃喷薄净无腥,纯浸西南万叠青。 地底洞名疑小有,江南泉品类中冷。 御厨络绎驰银瓮,僧寺分明枕玉屏。 曾是宣宗临幸处,游人谁复上高亭。 玉 泉 明·何景明 行游金山寺,坐爱玉泉名。 云去随龙女,风来动石鲸。 入宫朝太液,穿苑象昆明。 去望天河水,迢迢万古情。 小憩玉泉亭 明·蒋山卿 山下孤亭好,窗窗当玉泉。 湖光开镜远,石溜溅珠圆。 水落鱼龙见,风回藻荇牵。 尘心俱此豁,静日欲如年。 玉 泉 明·王英 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与众泉同。 地连琼岛瀛洲近,源与蓬莱翠水通。 出涧晓光斜映月,入湖春浪细含风。 迢迢终见归沧海,万物皆资润泽功。 游西山玉泉池 明·黎民表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望采纳。 4.写玉泉山的作文玉泉山 下了河底的坡,你会来到另一个世界,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你以为是世外桃源吧?不,这是玉泉山。 星期六吃完饭,我和爸妈一起去了玉泉山。我们一进去就闻到空气特别清新,整个玉泉山就像一个储存清新空气的大仓库。 我在地面上抬头仰望,哇,天空就像一块无暇的蓝宝石,中间有白色的云,真美!我们又来到山顶上,俯视山脚,广阔无垠的田野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真想一头扑下去,那是多么令人陶醉! 玉泉山的山奇形怪状,像蝴蝶,像狮子,像小鹿,还像一匹大大的马,马背上好像还有一个人,那个长条是鞭子吧? 这里的云飘来飘去,一会儿像燕子,一会儿像龙,一会儿又籂害焚轿莳计锋袭福陋像恐龙,其实它什么也不像。你站在山上会感到习习凉风吹过呢! 我们站在山上的一片树林中听见了喜鹊、燕子、画眉、麻雀、黄鹂等,它们的歌声组成了一支赞美玉泉山的乐曲,格外好听!我们找到了一处流着泉水的地方,我们喝了口,真是甘甜可口,美味极了,就多舀了点灌入瓶中。 我们真羡慕河底的人,我想:我要是这里的人或动物,不,哪怕是一片小小的的叶子,我都感到无比的幸福。 5.写玉泉山景色作文星期天早晨,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到当阳的玉泉寺玩。 坐在汽车上,我的心情非常高兴,看见路边的地里开满了成片成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树都绿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 我们走进玉泉山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青翠的大山,山上的植物层层叠叠,青翠碧绿。 山的形状是半圆型的,像一座倒扣的船,这就是有名的玉泉山了。沿着大路往里走,就看见了一座高高细细的铁塔,这座塔有十三层,全都是用铁铸造的,塔身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 在铁塔旁边的地下,有一座地宫,地宫里有一些宋朝的文物和一颗“舍利子”,这颗“舍利子”是铁塔的镇塔之宝。我想:这座宝塔可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玉泉山下有个大湖,叫朝阳湖,湖水清澈碧绿,湖面上有一座九曲桥,沿着九曲桥就到了一个小亭子。 朝阳湖的旁边就是神奇的珍珠泉了,只要你轻轻一跺脚或一拍手,就会从清清的水底冒出一串串小气泡,像珍珠一样,漂亮极了。听导游说:“用珍珠泉的水洗手可以带来好运呢!”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泉边去洗手,湖水可真清凉啊!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玉泉寺、关公磨刀石、关公庙…… 玉泉寺的风景可真美啊!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乔老师 本文按观景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详细地描写了玉泉山、玉泉铁塔和珍珠泉的美丽景色。 读完文章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玉泉的美景就在眼前。 6.描写玉泉山作文100字星期天早晨,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到当阳的玉泉寺玩.坐在汽车上,我的心情非常高兴,看见路边的地里开满了成片成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树都绿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我们走进玉泉山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青翠的大山,山上的植物层层叠叠,青翠碧绿.山的形状是半圆型的,像一座倒扣的船,这就是有名的玉泉山了.沿着大路往里走,就看见了一座高高细细的铁塔,这座塔有十三层,全都是用铁铸造的,塔身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在铁塔旁边的地下,有一座地宫,地宫里有一些宋朝的文物和一颗“舍利子”,这颗“舍利子”是铁塔的镇塔之宝.我想:这座宝塔可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玉泉山下有个大湖,叫朝阳湖,湖水清澈碧绿,湖面上有一座九曲桥,沿着九曲桥就到了一个小亭子.朝阳湖的旁边就是神奇的珍珠泉了,只要你轻轻一跺脚或一拍手,就会从清清的水底冒出一串串小气泡,像珍珠一样,漂亮极了.听导游说:“用珍珠泉的水洗手可以带来好运呢!”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泉边去洗手,湖水可真清凉啊!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玉泉寺、关公磨刀石、关公庙…… 玉泉寺的风景可真美啊!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乔老师 本文按观景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详细地描写了玉泉山、玉泉铁塔和珍珠泉的美丽景色.读完文章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玉泉的美景就在眼前。 7.描写黄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和《送温处士归白鹅峰旧居》两首,在后一首中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 在结尾处,李白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惜这一愿望李白并没有实现,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唐代诗僧岛云留居黄山,深爱黄山,据史料记载他是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的诗留存下来的有10首,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人,在他的诗中,对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羽化成仙的传说就有记载:“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元代郑玉笔下的黄山,没有过多的描写景色,但却把游山的感觉写得如此传神: 江左诸峰罕出群,谁云华岳与平分? 几千百涧流苍玉,三十六峰生白云。 幽谷高人抱真独,荒岩野草剩芳芬。 几回独向风前立,夜半吹箫天上闻。 明代诗人余绍祉的诗则更多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 这是描写黄山秋景的千古绝唱,“翠”、“丹”、“红”、“白”这四个描写颜色的字,把黄山秋日缤纷的色彩描绘得五彩斑斓,一个“云” 字,一个“溪”字,把黄山秋日的天高地阔,秋高气爽衬托得无比准确,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千丈画”三个字把黄山大自然神来之笔所绘就的巨幅画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一溪诗”三个字又赋予了画面溪水孱孱的美妙动感。 两句诗14个字,把一幅有声有色、壮阔秀丽、众花争艳、峰水相衬的黄山秋日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现当代的大家更是感怀吟咏,留下了不可胜数的名篇佳句,他们的作品几乎屡见于国内外成百上千种报刊,总数当远远超过古代诗人。 黄宾虹在迎客松下吟颂:今古几游客,劳劳管送迎。 苍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许承尧在江丽田琴台边感叹:鸣琴客久去,石床犹在兹。 蓊蔚四山静,冷冷水环之…… 郭沫若末到黄山之前就先从黄山风光摄影展上预习了黄山:我未到过黄山,今来影上大观。仿佛身在云海,胸中涌起波澜。 胡绩伟置身于黄山风云之中疑惑万千:转眼山变海,弹指岛环峰;骤然劈头雨,刹时满目松。 唐?|在黄山定是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李谪仙:千树悬崖采药去,一林幽径觅诗还。 我来欲作胡公客,求取新生双白鹇。 张万舒聆听着阵阵松涛热情地赞叹: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穆青儒雅地抒情:昂首青霄界,惊造化,黄山幻景,松奇石怪。 雪虐风摧亿万载,芙蓉娇娆不败。 邵燕详把思绪引向了千百年前:山啊山,你亲眼见过海枯石烂,你亲身经历过谷换陵移,你比参天古木的年轮该有更多的记忆。 明代的程敏政就有这样的诗句:“眼看奇绝口难名,变态分明似化成。” 清代的金照吟道:“黄山变态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 真可谓“一片之云有异势,一尺之松无凡枝”。 8.形容“山洞”的诗句有哪些1.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2.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 3.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4.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5. 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 以下为原诗: 1. 茅山洞口 唐代:綦毋潜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2. 游北山洞神宫 唐代:李中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人居淡寂应难老, 道在虚无不可闻。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3.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代: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4.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唐代:包佶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手护昆仑象牙简, 心推霹雳枣枝盘。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5. 题王处士山居 唐代:刘得仁 茅堂入谷远,林暗绝其邻。终日有流水,经年无到人。 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