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鉴赏辞典(三)苏轼专辑妍婷姝

1.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

宴山亭(赵佶,裁剪冰绡) 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千秋岁(张先,数声鶗鴂)

醉垂鞭(张先,双蝶绣罗裙)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张先,水调歌头持酒听)

青门引(张先,乍暖还轻冷) 菩萨蛮(张先,哀筝一弄湘江曲) 木兰花(张先,相离徒有相逢梦)

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 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 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晏殊,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晏殊,祖席离歌)

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 蝶恋花(晏殊,六曲阑干偎碧树) 凤箫吟(韩缜,锁离愁连绵无际)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 南歌子(欧阳修,凤髻金泥带)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欧阳修,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欧阳修,一年春事都来几)

曲玉管(柳永,陇首云飞)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柳永,月华收) 浪淘沙慢(柳永,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柳永,自春来)

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柳永,晚秋天) 夜半乐(柳永,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迷神引(柳永,一叶扁舟轻帆卷)

竹马子(柳永,登孤垒荒凉) 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

清平乐(王安国,留春不住)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 蝶恋花(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

木兰花(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 木兰花(晏几道,秋千院落重帘暮) 清平乐(晏几道,留人不住)

2.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不能感潮流。最经典的当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系列。该书于80年代陆续出版,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本)《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等,推荐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一共四本。

推荐理由:

一、该书一出,全社会诗词鉴赏风气始流行,各出版社跟风而起,随之鉴赏书开始泛滥,鱼目混珠。

二、该书在鉴赏辞典里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见得呢?因为80年代的出版社多以务实为主,无投机赚钱之心机,市场购买力有限,所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一系列可谓古典鉴赏类辞书的始作俑者,我家这本1983年12月第1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536页,才9.8元。后无来者,是指该书汇及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诗词研究大家,如萧涤非、夏承焘、唐圭璋、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余恕诚、缪钺、霍松林、沈祖棻、傅庚生等学界大家(可上网查查他们的成就),很多人现已仙逝,而且其学术成就及诗词修养后才也根本不可能超越。所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鉴赏词典。

三、现在的辞典类书籍哗众取宠者多,不求质量,只求利润,或以价格取胜,或以教子吸引父母眼球,内容无非是找些研究生、在校生批量生产,有的甚至在网上搜集后,找一名教授作序或推荐,最好的也不过是搬用已逝大家的作品不用给稿费哟。而上海辞书系列当时可是国内全部约稿而成。

四、国内各大书店好像都有销售,版本应该相同,但价格已不是从前了。买好书,不应该心疼钱,应该是世世代代传下去都是经典的那一种。

不知介绍的全不全面,全是个人观点,自家有一套,是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因为当时是陆续出版的),偶尔翻阅,受益无穷。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其后两题

(1)一个狂风大作的寒夜,作者住在江边,狂风卷起房子一样高的浪头,江涛长鸣不止,水下的鱼龙都被动惊动了。这既是写景,也是在写作者翻腾不已的忧愤心情。(3分)(参考江苏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

第二方案:夜泊江湾,江景凄寒,诗人思潮翻滚,对江长啸。以至于惊动了水底鱼龙,掀起狂风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汹涌翻腾。(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景物间寄托了强烈的忧愤之情。(参考《宋词鉴赏辞典(下)》P1574)

(2)下片的"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交待了作者的感情。朝廷偏安,无心抗敌;作者为国立功、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心中痛苦万分。所以该句所说的难以尽吐的感情,应是心系国事、报国无门的忧愤痛心之情。(3分)

4.宋词鉴赏请说说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窗前,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悼念他死去的妻子而作的《江城子》。

苏轼与妻子王弗共同生活了十多年后,王弗因病去世,归葬家乡四川眉山的祖坟。 王弗死后十年,苏轼有一次在梦中与亡妻相会,醒后写下了这首词。

所以,词一开始就点明十年来两人生死阻隔。首先,词人通过两个假设的情景写极度的思念。

第一个设想是,想和千里之外的孤坟中的亡妻,共同诉说死别后的悲凉,这是不可能的愿望,却显出了词人的一片痴心;第二个是进一步的设想,纵然有一天与亡妻相见,也应该互不认识了吧?因为这些年来,自己奔波官场,历经沧桑,以致灰尘满面,头发斑白,已不是过去的我了! 紧接着上半阕表达的情感,在词的下半阕中,词人则紧扣题意,围绕“梦”展开描写。 词人终于在梦中回到了家乡,并在梦中见到了十年来日夜思念的妻子。

他看见妻子正坐在小窗前,梳理着满头秀发。词人只选取了妻子生前极平常的一个生活细节,而“梳妆”,正是他记忆深刻、永难忘怀的情形,抒情十分真切动人。

而此时梦中相逢了,却又对面不能言,只有泪千行。 虚实相生,情境真实,的确是千回百转,无声胜有声。

在词的最后,写梦后之情,幽冷的明月,照着埋葬亡妻的长满短松树的山冈,这正是令词人最为悲痛的时候。全词以写景结束,既显得情意悠长,又照应了前面的“孤坟”,造成回环反复的抒情结构。

这首词,上半阙直抒思念之情,因情成梦;下半阙虚写梦境,梦中含情,情与梦浑然一体。 这首《江城子》,是一首使人荡气回肠的悼亡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