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尊师重道有关的诗句

1.有关于尊师重道的 古诗

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唐吕温撰《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译文: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东晋王修《苟子》

译文: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3、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译文: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4、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译文: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佚名《太公家教》

译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2.有关于尊师重道的 古诗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3.语文尊师重道诗句100条

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思念园丁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老师,我怀念中学时代,怀念母校,怀念您…… 如果时光能倒流,让我重新回到学生时代―― 亲爱的老师,多么想再聆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别后,漫长的岁月,您的声音,常在我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的心田…… 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走着,走着,不断地走着.当我疲惫懈怠时,记忆中就会浮起您坚定的面容,坚毅的声音,坚韧的精神.老师呵,您教会了我生活,我怎能将您忘怀! 每当收获的时刻,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辛勤播种的耕耘者----老师.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 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 服饰依旧,容光依旧.您那熟悉的板书、熟悉的声音,将我们的思绪牵向往昔的学生时代.哦,老师…… 怀念您,亲爱的老师!在我心中珍藏着您明眸的凝视,它们像两眼清泉,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仰慕园丁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 我的老师您. 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啊,老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 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赞颂园丁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

4.有关于尊师重道的 古诗

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唐吕温撰《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译文: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东晋王修《苟子》 译文: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3、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说》 译文: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4、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译文: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佚名《太公家教》 译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5.有关于尊师重道的诗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6.关于尊师重道的格言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2、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3、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4、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5、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6、师者,人之模范也。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7、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8、为学莫重于尊师。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7.论语中表示尊师重道的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尊师重道的诗词

1、《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答祖择之书》 北宋:欧阳修 修启。秀才人至,蒙示书一通,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既陋,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又甚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於人;亦尝有人问者。

以不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卒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

虽然,不远数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尊崇、尊敬)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於用,果於用然后不畏而不迁。

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

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

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迎合、追求当代的潮流),以希禄利为急,至於忘本趋本,流而不返。

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於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所鲜(稀少),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於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 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

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 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及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

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经书),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於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於世者果致。

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 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

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译文: 欧阳修禀告。秀才派的人已到,承蒙你托他带来书信一封和诗赋两册,告诉我说:“看一看,写得怎么样?”我自己既孤陋寡闻,不值得承蒙爱好学问的人的下问; 又因为我少年时卑贱,成年后不得志,我向来的所作所为,没有值得称誉来获取人们依赖(的地方)。

也曾经有人向我请教,因为有了不值得人问的想法,因而从来没有给予答复。 足下突然之间寄来书信,因此惶愧畏惧不知道说什么好。

尽管这样,(你)不远数百里派人亲自找上门来,情意深厚,礼节殷勤,怎敢不作答复。 我听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先敬重老师,老师受到敬重,他传授的学问道理才受尊崇;学问处理受到尊崇,学习的人才会深怀敬意;深怀敬意,才会坚守不移;坚守不移,才能敢于施行; 敢于施行,才无所畏惧而不改变操守;(当)夏商周三代衰落(的时候),学校(也就)被废弃了。

到了两汉,尊师之道还能够保存。 因此当时求学的人还能坚守老师传授的经学来供自己运用。

因此,汉代的政治、文章及当时的各种措施,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的,它的原因是很深远的。 后世尊师的风气逐渐败坏,现在可以说没有老师了。

求学的人不尊重老师,所以往往。

上一篇
宋词命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