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陆游关于食的诗句

1.关于食物的诗句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关于美食的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3.美食佳肴的诗句

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寄胡饼与杨万州》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南宋陆游《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食竹笋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

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食白菜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

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食栗子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食梅花梅花既是著名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

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庆长叔招饮》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食百合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荠菜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

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食茼蒿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

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食热粥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

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文人雅士。

4.关于吃饭的诗句

1、《行行重行行》汉代:佚名

原文: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代:苏轼

原文: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冬天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洛涧入淮后水势一片茫茫。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而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4、《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宋代:陆游

原文:

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

一饼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几春风?

译文:蓼菜嫩芽鲜嫩翠绿,饭桌上欢声笑语。望着那人没有把饼分出来,老了不知道还有几年春风。

5、《煮粥行》清代:尤侗

原文: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译文:去年送米的时候有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有几百人。去年领米的有完整的衣服,今年看见领粥的都瘦的皮包骨了。

5.关于吃的诗句,谁有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是时也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真管。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苏轼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陆游 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 一饼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几春风? 吃茗粥作 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煮粥行 尤侗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食笋 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五古·食笋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现代的诗词: 甘薯 青藤绿叶满畦爬,胖体红颜串串瓜。 貌不惊人心地美,浑身是宝献农家。 花生 田野山坡尽是家,丛丛绿叶衬黄花。 深埋根底长生果,不露锋芒品性嘉。 燕江美食园小吃 几回光顾齿留香,美食名园耐品尝。 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 靖安椪柑吟 形美味浓鲜果珍,健脾润肺九州闻。 产销两旺年超亿,绿色“香田”出国门。 靖安娃娃鱼 濒危物种叹珍稀,繁育放流举世奇。 翘企明年鱼上市,佳肴佐酒欲涎垂。 绿色食品 天然食品神,返扑又归真。绿色无污染,清醇可健身。 田畴千里碧,棚室四时春。淡饭粗茶饱,青蔬弥足珍。 绿水茶苑品茶 温馨雅室正阳春,宾至如归笑语频。 冷气舒身身解暑,热茶润口口生津。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绿韵悠悠今胜古,香茗似酒醉游人。 行香子·清水笋 沐浴春阳,毕露锋芒。一宵间、列队成行。下山进厂,净体清裳。看料精选,工精制,品精装。 天然美食,绿色家常。透晶莹、展玉飘香。畅游商海,远渡东洋。喜绽千花,旺千户,举千觞。

6.陆游食粥诗 长是读zhang还是读chang

长:读音cháng。长年,意思是长寿。

宋代陆游《食粥》原文: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译文:

世间的人都想学长寿之道,却不曾领悟到长寿的秘方就在自己眼前。我得到诗人张耒的平和简易养生方法,只需食用粥就可以延年益寿似神仙。

扩展资料

这是陆游74岁时写的一首诗。诗中的宛丘,指宋代诗人张耒,其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陆游的《食粥》是秉承北宋诗人张耒的食粥说的。全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肯定食粥是一种长寿之道。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米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陆游还不可能通晓粥所具有的这些营养价值,但其食粥可以延年的经验之谈与科学道理暗合,这颇值得称道。

该诗是作者兴起而作,主要讲述了喝粥延年益寿的好处,表达了作者对于喝粥的喜爱和推崇。

所谓“食粥致神仙”并不是说喝粥就能成仙。这句诗的本意是说粥有很多养生功效,经常有选择地食粥有助于养生长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