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郑成功的古诗句

1.有关郑成功的诗句

郑成功个人诗集作品有:《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复台》。

1、《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郑成功词》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谒郑成功祠》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

扩展资料

郑成功诗集典故: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

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2.有关郑成功的诗句

郑成功个人诗集作品有:《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复台》。

1、《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郑成功词》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谒郑成功祠》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扩展资料 郑成功诗集典故: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

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 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3.称赞郑成功的诗句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于官商家庭. 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叔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字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长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340年前的今天,侵占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宝岛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人物:"复台开台"第一人.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

作案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

民族英雄郑成功

"代代传"

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技术,坚强的意志,塑造了白衣天使美好的形象,铸就了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伟大"抗非精神".

4.赞美郑成功的诗句》

1、《复台》明末清初军事家郑成功 原文: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译文: 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要付出十年辛勤,才能恢复祖宗基业。

我们有三千袍泽,象一家人样亲爱团结;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离别。 2、《竭郑成功祠-其一》近代张学良将军 原文: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译文:郑成功是一个不受重用的臣子,但他却能维护正义而去抵抗荷兰人。 扩展资料: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5.郑成功有什么诗句

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西山何其峻,嘎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陟,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仰看仙岑碧,俯首菜花黄。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忽见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嗽腭争峡虮,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傍。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闲来涉林趣,信步渡古原。

松柏夹道许,瞻盼无尘喧。清气荡胸臆,心旷山无言。

行行过草庐,瞻仰古人园。直上除荆棘,攀援上桃源。

桃源何秀突,风清庶草蕃。仰见浮云驰,俯视危石蹲。

拭石寻旧游,隐隐古迹存。借问何朝题,宋元遑须论。

长啸激流泉,层烟断屐痕。遐迩欣一览,锦缔罗江村。

黄鸟飞以鸣,天净树温温。远色夕以丽,落日艳危墩。

顾盼何所之,洒然灭尘根。归来忘所历,明月上柴门。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濯足清流下,晴山绿转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盈白云飞,谁能窥真谛?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相娱能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妹。 龙海桥头观江潮(1652)神州鼎沸横胡虏,禽兽衣冠痛伪朝。

十万健儿天讨至,雄心激似大江潮。克长江重镇镇江(1659)春风得意马蹄轻,满目青归细柳营。

横槊赋诗曹孟德,词锋先夺镇江城。登岘石山访古祠黄叶古祠里,秋风寒殿开。

沉沉松柏老,暝暝鸟飞回。碑帖空埋地,社阶尽杂苔。

此地到人少,尘世尚堪哀。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复 台 即东都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干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6.关于郑成功的诗词

歌颂郑成功的诗句 1、蔡延锴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对郑成功赞美有加。 2、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

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也对郑成功大家赞颂。

3.气止惊涛,波澜处,白袍身觅。遥海望,北风狂啸,浪流还击。

五十万顷国土裂,七千里路人声寂。仰天叹,三百载轮回,骄阳熄。

4.祭沧海,行舟疾。假潮水,山河辟。

渡我明师,踏浪驱荷夷。血染沧海何畏首,复我华夏犹不弃。

期夙愿,秣马厉寒兵,江山易。 扩展资料: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成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